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研究评论 > 蓝皮书(5)|文化金融中心建设与我国城市发展
Home > Research > Research Comment > 蓝皮书(5)|文化金融中心建设与我国城市发展

蓝皮书(5)|文化金融中心建设与我国城市发展

作者Author:杨涛 2018-10-31 2018年10月31日
本文作者认为, “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金融发展应进入了关键时期。在千头万绪的问题当中,文化金融需要在这样三个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第一,建设文化金融基础设施,为统一的文化金融市场夯实基础;第二,强化文化金融机构专营化,成为文化金融生态中枢;第三,促进文化金融中心城市建设与发展,结合新一轮城市建设完成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战略性全国布局。本文讨论的是文化金融中心城市建设问题。


编者注:本文作者认为, “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金融发展应进入了关键时期。在千头万绪的问题当中,文化金融需要在这样三个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第一,建设文化金融基础设施,为统一的文化金融市场夯实基础;第二,强化文化金融机构专营化,成为文化金融生态中枢;第三,促进文化金融中心城市建设与发展,结合新一轮城市建设完成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战略性全国布局。本文讨论的是文化金融中心城市建设问题。

 文化产业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在现代化新型城市(群)建设和区域经济规划中,文化产业已经开始承当重要的角色。因而,当金融和这个城市、这个区域相联系时,就必然要和文化产业相遇。文化金融中心城市建设问题承载了文化产业、金融中心、城市建设、区域经济等多个内容,有可能成为文化金融发展中的重要命题。

一、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文化金融与城市建设融合的起点

2014年3月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产发[2014]14号)将“探索创建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作为文化金融机制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i]:2014年以来,很多城市将创建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作为金融工作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如文化金融发展较好的南京市在《“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建成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近几年,北京、南京、宁波、沈阳等地都启动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创建工作,而江苏省在其省内也开始启动省级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的创建工作。2017年12月15日,在北京市文创产业投融资年会上,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央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等部门和机构就东城区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或协议。

但是,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或示范区)计划一直难以实际落地。如果说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创建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应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各大城市将试验区(或示范区)当做“园区”,而金融集聚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区并不天然比邻,一般甚至相对较远,事实上对物理性园区形式的示范区造成了难度;二是依据目前申报要求,各大城市无法协调辖区内各区的利益,不得不将大半个城区联合起来作为示范区,实施上也打破了物理性界限,但同时因为“拉郎配”产生很多利益冲突;三是因为示范区集聚形式的效应已经弱化,作为一个城市的规划需求,现在更加重视试验区的辐射能力和服务功能,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功能,城市管理者在战略上就缺乏积极性。

但是,在一个中心城市建立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或示范区),仍然是文化金融与一个城市融合的开端,是文化金融融入一个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建设的良好起点,能够初步体现文化金融在城市经济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二、文化金融中心建设成为城市经济规划新选项

将一个城市建设成为辐射特定区域的文化金融中心,北京市应是提出较早的城市。2012年,时任市委书记刘琪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进一步优化首都金融发展环境,着力扶持优质品牌金融企业,加快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国家文化金融创新中心,积极推动场外市场发展,加快发展要素市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学者对于文化金融中心建设问题也有探讨,如花建(2014)认为,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打造中国版的全球文化金融中心,正从美好的愿景走向逐步推进的宏伟现实。在实施文化强国建设战略、吸取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上海可以依托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强大能量,逐步形成文化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ii]。

在2016年西安金融博览会主题论坛上,金巍阐述了对文化金融中心城市的观点:全国性的文化金融中心和全国性的文化产业中心不一定是一一匹配的,不是说有多大产业就有多大的文化金融,要看到未来的新趋势,成为文化金融中心不仅要服务当地的文化产业,还要有强大的辐射影响力,为更大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iii]。金巍在2017年天府金融论坛上也指出,文化金融中心建设首先要求这个城市是区域性的经济金融中心,同时还要是文化产业中心[iv]。

无论是国家文化金融创新中心、全球文化金融中心还是区域性文化金融中心,文化金融中心建设已经开始和一个城市的总体建设联系在一起。将文化金融中心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或产业发展规划,应更具有可行性,所以,文化金融中心可能成为城市经济布局的重要选项。

第一,文化金融连接了现代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中的两个。

没有金融血亏,没有科技腿软,没有文化心虚。在传统的生产三要素(土地、资本和劳动力)和现代经济发展六要素(技术、知识、制度、文化、管理和人才)中,只有资本、文化和技术既可以作为全要素的一部分,同时又成为遥遥领先的独立的产业业态,我们将金融、文化和科技称为“三元动力结构”,而金融产业、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称为“三大要素性产业”。能否成为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是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金融和文化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地位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v]。而文化产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同时在区域性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日渐提高。在文化中心和金融中心建设同时发力的情况下,文化金融中心建设就必然成为了重要课题。

第二,作为一种特色金融,文化金融适合很多城市的发展规划需求。

就特定城市而言,发展金融必须因地制宜。不是所有城市都具有北京、上海、深圳的条件全面发展金融业。发展什么样的金融,需要结合城市特点、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如何发展“特色金融”应是很多城市的难题。如杭州正在大力打造新金融城市,并以金融科技为重点发展方向。

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养老金融、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等特色金融类型上,发展文化金融应是很多城市的重要选项,既发展了金融,又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繁荣。

第三,文化金融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是金融中心城市承载的重要职能之一。

区域性金融中心不仅要服务城市本身,还有辐射一定的区域。如何服务一定区域,要看金融中心建设能够承载什么功能或职能。以西安为例:西安作为区域性金融中心,不仅要服务和影响西安和陕西省,还要辐射西北部大多数地区。而在西北部经济发展中,由于现代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发展文化、旅游、体育等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极为重要的任务。如何服务于以“大文化产业”为特色的西部经济,以金融支持文化发展,发展文化金融,建设文化金融中心城市就显得尤其必要。

三、形成数个全国性文化金融中心城市是大势所趋

自从2014年3月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以来,地方和基层相关的“实施意见”也相继出台,促进了文化金融合作的更加深入,北京、南京、深圳等地的文化金融合作项目纷纷落地,形成了数个全国性“文化金融中心城市”。事实上,目前我国也已经形成了几个全国性文化金融中心城市[vi]。

文化金融中心城市从城市地位看,应具有这样的特征:其金融产业和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程度较高,文化金融服务也辐射了全国或一定区域。

能够形成全国性文化金融中心城市,需要有三个基础:第一,是国家中心城市或“一线城市” 或具有其基础;第二,是全国性金融中心或区域性金融中心,金融服务辐射全国或一定区域;第三,具有较发达的文化产业基础,文化产业在全国或一定区域具有影响力。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及具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资格的城市[vii]有九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国家中心城市不仅是国家经济中心,而具有更综合全面的要求和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比如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没有公认的经济一线城市深圳,而郑州、西安是GDP没有超过1万亿的两个国家中心城市(2016年),从这个角度上看,东北不可能没有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如沈阳。显然,根据很多学者的研究,我国需要更多的“一线城市”,经济学家姚余栋、管清友认为,在综合各项量化指标与节点城市基础上,具备成为一线城市基础的城市有杭州、天津、南京、苏州、成都、武汉,而重庆、宁波、青岛、厦门、西安、无锡、长沙、郑州和合肥有望成为准一线城市[viii]。

从金融中心城市和文化中心城市看,我们可以参考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发的“金融中心指数”和深圳大学研发的“中国城市创意指数”,如下面的两个表格(见图表1-1、图表1-2):

图表1-1:2016年金融中心指数

5.jpg

图表1-2:2016年中国城市创意指数

6.jpg

综合国家中心城市及这两个指数,对文化金融中心城市我们有三点分析:

第一,国家中心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建设势在必行,文化金融发展存在很多机遇。国家中心城市、一线城市建设,虽然需要从国家战略角度综合考虑,但其金融产业、文化产业和科技产业都必须具有一定的优势,任何一个短板都很难具备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文化金融作为连接金融和文化建设两大领域的特殊金融业态,应在新的一轮城市建设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第二,国家中心城市(及一线城市)、金融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发达城市存在高度相关性。根据《2017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报告》数据结果显示,2016年各大城市的创意指数与城市GDP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934。金融中心和文化产业发达城市也存在高度相关性。在前十位中,除了南京和武汉在两个排名中稍有差异以外,其他九个城市几乎相同。文化与金融的这种关联性,使文化金融在这些城市的建设中具有先天禀赋。以上所涉及的这些城市都已经具有了成为文化金融中心的先决条件,基于各类中心城市的先天优势,很多城市成为事实上的文化金融中心城市是顺理成章的事。

第三,这些城市在金融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都有良好的基础,但并不说明文化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或者说并不天然意味着文化金融发展水平高。文化金融不仅是合作与融合,而且是一种有特色的金融服务业态,很多城市实际上在文化与金融的合作与融合方面并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也没有独特的文化金融品牌。如果一个城市拥有一个在全球都有影响力的“电影金融公司”,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城市就拥有了作为文化金融中心城市的品牌。所以,从规划和战略角度上,就要谈“建设”问题,需要发现资源优势,合力并进,推动文化金融中心建设。

总之,而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对于很多大中型城市来说,促进文化金融合作与融合,以文化金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很现实的选择;而对全国而言,形成5-8个文化金融发达的全国性中心城市是有可能的,这种趋势与全国中心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一致的。

 

[i]原文:为探索金融资源与文化资源对接的新机制,引导和促进各类资本参与文化金融创新,建立文化金融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择机选择部分文化产业发展成熟、金融服务基础较好的地区创建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

[ii]花建,上海要打造国际文化金融中心,中国文化报,2014年10月

[iii]西安能否成为文化金融中心 专家:必须是,西部网,2016年11月4日,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6-11/04/content_14235052.htm

[iv]  成都具备建设文化金融中心的潜力,成都日报,2017年11月27日

[v]引自习近平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vi]金巍:文化金融发展的四个着力点,光明网,2016年12月29日,http://wenyi.gmw.cn/2016-12/29/content_23365034.htm

[vii] 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五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和定位。2016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建设成都为国家中心城市。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8年2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

[viii]重塑中国经济新动能需要一批新一线城市,21世纪经济报道,网址

http://m.21jingji.com/article/20170916/f0291b53f544f96e9131c648abc5473c.html

[ix]该报告由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深圳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于2017年12月9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