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聚焦 > 采访 > 让数字化深植银行基因
Home > Foucs > Interview > 让数字化深植银行基因

让数字化深植银行基因

受访者: Interviewe: 杨涛 2021-07-14 2021年07月14日
“在金融科技这一新兴领域,中国虽起步较晚,但已逐渐展现出后发先至的趋势,逐步实现从‘中国模仿’(Copy to China)到‘模仿中国’(Copy from China)的跨越式发展。”日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受益于其背后的广阔市场和庞大的消费者需求。那么,在新阶段、新格局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拥抱新技术,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杨涛向记者畅谈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八大核心要素

《中国金融家》:要想打造一家安全、数字、生态、智慧、敏捷的科技强行,商业银行在数字化经营转型中应注意哪些要点与核心因素?需形成哪些核心竞争力?

杨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已大规模应用新技术并尝试金融科技输出,目前成为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的主体。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对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基本保障等要素的把握,从而实现理性、健康、高效、可持续的转型探索。具体来看,需要考虑以下核心要素。

第一,明确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定位。目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在从IT时代向DT时代转化,数字化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动力。商业银行必须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数字化探索,无论是主动出击,还是做好准备,都需要尽快实现数字化的自我“赋能”,把数字化贯穿到银行变革与发展的“基因”中。

第二,构建适应于数字化转型的组织架构。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往往是原有组织架构难以支撑敏捷反应和快速决策。尤其传统银行通常是以产品为中心,采取相对割裂的部门制,IT又和业务相互独立。近年来国内银行已经不断围绕战略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未来应该结合数字化转型战略,进一步使组织架构轻型、敏捷、智能、高效。

第三,保障数字化转型的安全原则与边界。传统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数字网络型、互联网型、直销型、虚拟型等业务类型,就行业整体来看,逐渐从过去的封闭走向开放,在此过程中,遭遇的风险挑战更加复杂,例如客户信息保护、网络风险防范、外包风险、业务连续性风险,等等。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如果离开了安全保障,就会带来难以预测的风险。当然,数字化反过来也能够服务于银行风控,例如推动风控体系的流程自动化、决策自动化、数字化监控和预警,尤其是服务于信用风险、压力测试、运营风险防范等。

第四,有效发掘大数据的内在价值。商业银行拥有大量的客户数据和交易数据,这是数字化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在银行数字化转型中,一方面需把大数据用于合规、审计、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另一方面用于数据分析与挖掘、客户画像、产品分析、盈利分析、市场情况分析、精确营销和交叉营销等,最大限度地发掘数据价值。

第五,充分利用新一代技术和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技术(移动互联、物联网)、分布式技术(云计算、区块链)、安全技术(生物识别、加密、量子技术)都在深刻改变着金融业态。银行数字化转型意味着需要更好地把握这些新兴技术,全面优化支撑业务的基础设施。科技构成了银行核心竞争力,面对业务和市场的千变万化,银行需要有更快速的响应能力、更安全的保障能力和更稳健的支持能力。当然,大银行与中小银行的资源与能力不同,对于技术的布局也有不同思路,或者可以研发和自建技术设施,或者通过外部合作加以集成。

第六,全面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场景创新。传统银行的信息化,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代替原有流程,以提升银行管理和运作效率,因此更加关注企业级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而非用户体验、快速创新和灵活的扩展能力。而与这样的企业端信息化转型不同,银行数字化本质上是面对客户端的科技创新,包含了面向业务场景的自我赋能。一是通过数字化工具与模式,全面拓展家庭金融服务链、产业金融信用链,把握好智能化家庭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服务配置,以及大企业、小企业的需求特征,真正实现场景金融的服务融合。二是着眼于支付结算、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基本金融功能,实现服务空间与时间的拓展,围绕碎片化的客户潜在金融需求,提前予以发掘、培育和满足。三是积极拓展面向政府G端的需求发掘,使之更具便捷性、智能性和公共性。最终,则是为了实现面向各类客户的无处不在的“交互”,推动客户向用户乃至伙伴进行转移。

第七,打造合作共赢的数字化新生态。数字化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互联互通,银行数字化转型本质上也是为了构建更加开放式的合作共赢生态。具体而言,包括监管部门与银行之间的合作、银行同业之间的合作、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银行与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等,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业务、技术、系统、理念的共享共赢式发展。当然,生态的建设也不能一哄而上,更非“为开放而开放”,而是需要参与者有更加清晰的战略思考和定位,并且能够在生态建设中,真正找到彼此互补、合作、共赢的着眼点。

第八,完善数字化时代的责任与文化。银行数字化转型也意味着需要改变僵化、缺乏社会责任的“公众认识偏颇”或“固有形象”。数字化时代的开放性,天然意味着彼此的责任与义务。由此,银行数字化也需要重视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将这三项非财务类因素的考核纳入运用决策中,这是一种在长期中带来更高投资回报率的新型投资策略。与此同时,充满活力与未来感的数字化银行,还需具备新型的、正能量的银行家精神,其内容包括:乐观主义与创新精神、源于管理掌控力的自信心、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的信用原则、生于忧患的危机意识、共享理念下的社会责任感、维护职业道德与市场原则的勇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

二、金融科技发展要注重合规、生态与体验

《中国金融家》:未来金融科技发展将有哪些大趋势?新格局下,银行业如何抢抓机遇,拥抱科技,实现数字化转型?

杨涛:展望未来金融科技发展趋势,金融机构需着重思考如下几个关键词。

第一,合规。金融科技正迎来发展的下半场。无论在全球还是我国,合规发展都是金融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对于金融科技企业的创新探索来说,需要关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当金融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带来更多的产品、组织、市场创新时,也必然面临更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由此,金融科技企业应该避免过度追求高风险型的金融创新活动,更加偏重于稳健创新。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创新活动都必须充分明确和牢牢把握风险底线,避免非系统性风险的积累以至于带来系统性风险影响,或者带来众多风险的“负外部性”。

第二,生态。就不同金融科技的发展格局来看,经历了从各自为战,到合作共赢的不同阶段,目前更需要强调构建新生态、支持新合作。金融科技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探索与摸索阶段。无论是主流的金融机构、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和其他参与者,都希望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金融应用场景中,找到自己的“独门秘籍”,实际上却非常困难。第二阶段是相互借力、热烈融合。不同的参与主体追求的主要有生态、跨界和共享。早期各自都想追求自己的发展模式,但面临的问题是,各主体在金融科技发展中都缺乏有效的土壤支撑,没有共赢发展的基础要素保障。所以,如何构建行业生态、优化金融科技的土壤,是第二阶段的重点。此外,由于技术使得金融机构业务产品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跨界必然成为第二阶段的重要方向之一。关于共享,则是因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创新模式,是各参与方都可以在金融科技发展中找到实现共赢的切入点。

第三,变革。引导金融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是提高和优化原有金融服务效率。从功能角度来看,考量金融科技企业创新成果,应重点关注新技术加入金融领域后有哪些重大的应用项目取得突破,而且是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又能与市场结合,有效解决现有金融的“短板”问题。例如,人工智能+金融,大数据+金融,互联技术+金融,分布式技术+金融,安全技术+金融等。

第四,差异。对于不同类型的金融科技主体来说,应该有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一是主流金融机构应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全面提升。从全球来看,主流金融机构一旦“大象转身”,将在整个金融科技应用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其中,以银行科技和保险科技作为典型代表。或许10年之后,现有的银行形态很可能转变为移动端APP。二是纯粹的新技术企业更应大胆创新,积极与金融、类金融组织开展合作。按照整个监管方向来看,金融技术应用方案的提供者更受政策鼓励,其中或将出现一批全新的“独角兽”。三是类金融需要明确定位,“老老实实”。既因为监管环境的导向,也是小而美的补充,其可争取申请持牌金融业务,可转向新技术服务。

第五,体验。当前,移动场景时代的大势不可阻挡,这意味着未来最终着眼于C端的所有服务场景,其生命力都在向移动端进行转移。过去基于线下的固定场景和PC互联网时代的场景,都会遭遇重大挑战。就金融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来看,需求侧影响因素则是不断变化的企业与消费者偏好。具体看,一是充分适应客户需求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的趋势,真正在客户服务和以客户为中心方面实现实质性的快速改进,同时构建产品和服务的联合链条,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二是实现无处不在的“交互”。我国客户主体习惯的交互界面已快速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化,整个商业生态的变化需要未来的银行服务“网”无处不在,体验一“点”触手可及。三是更好地维护客户关系,有效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