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11月26日,由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23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为表彰李扬教授在金融人才培养、经济金融改革、创新与发展、经济金融理论研究和推进中国经济金融事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为李扬教授颁发了2022~2023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礼卿宣读获奖名单,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评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军致颁奖词,本文为李扬教授学术贡献,以飨读者。
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教授为《成事在人:人口、金融与资本通论》(殷剑峰 著)所作之序。
基于房地产四象限模型框架,本文分析了房产税对房地产市场均衡的影响以及税收转嫁和负担问题,探讨了房产税向房租转嫁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然后,使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本文测算了不考虑房产税转嫁以及考虑房产税转嫁下的房产税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在不考虑税负转嫁时,采取首套房免征、按人均面积免征等减免措施,可以使得房产税成为降低收入分配差距的累进税;在考虑税负转嫁时,房产税的再分配效果明显降低,收入更低的租户会因房租的上涨实际承担税负,从而抵消各种减免措施在收入调节方面的政策效果,最终房产税能起到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较为有限的。因此,应对房产税可能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保持谨慎态度,本文基于此对我国房产税税制设计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2023年11月29日
2023-11-29
2018 年,我国再次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建立了综合征收与分类征收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并建立专项附加扣除制度,这使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加科学、完善。下一步,建立家庭与个人相结合的所得税申报制度或许是一个可行的改革方向。以家庭为所得税申报单位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所得税的公平性,其具有的婚姻奖励机制在促进婚姻和鼓励生育方面有积极作用。同时,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女性就业参与率相对较高,女性劳动权益保障较好,所得税对女性就业的抑制作用是相对次要的。从技术上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所得税征收中的应用,以家庭为申报单位已具备技术可行性。因此,本文认为,以家庭为单位的所得税申报制度有积极作用,可逐步探索推行家庭申报和个人申报相结合的所得税制度。
2023年11月28日
2023-11-28
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首要任务是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与经济现实相适应,持续不断地服务于经济现代化进程。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和关键时期的转型创新,以及相应的法治约束和理论支撑,是各国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经历了相对稳定和转型创新相互交替的三个发展阶段,表现出目标多元化、工具多样化和理念系统化的鲜明特征。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的基本经验是,既要尊重经济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尊重本国经济的初始条件,创新的同时也要有所继承。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宏观经济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需要统筹和协调多重冲击下的多目标多政策系统,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宏观经济治理立法,尽快进入下一个相对稳定期,以更好应对“ 新三期叠加” ;另一方面要加快理论创新和理论构建,凝聚共识,增加透明度,减少对政策的误解和政策实施中的摩擦。
2023年11月22日
2023-11-22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新探索 ——基于国家治理逻辑的金融大分流新假说
本文通过考察中西方千年金融发展,从国家治理逻辑角度提出了中西方金融大分流的新假说。该假说认为金融大分流的本质在于能否建立起可持续的公共信用体系,根源则在于中西方政治目标与治理模式的分野以及由此带来的公共信用供求的差异。该假说强调“目标函数”决定“行为方程”,揭示了政治目标以及与之相契合的治理模式选择在各国金融制度长期演进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为分析金融大分流提供了更为完整的逻辑链条和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机制。基于大历史视域下的国家治理逻辑假说,以及近代以来中国为现代化融资所进行的艰难探索和成功实践,本文认为,超越金融大分流所暗含的“从分流到合流”的逻辑,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是金融助力现代化的必然之选: 既要深刻总结各国金融发展所呈现的规律性认识,又要找准并坚持中国特色,真正做到“以我为主,博采众长”; 归根到底,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逻辑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逻辑。
2023年11月02日
2023-11-02
20
2023-11
2023年11月
20
2023-11
2023年11月
16
2023-11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