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疫情影响下的金融科技变革与机构数字化转型
各位在线的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进行金融科技系列公益讲座的第一讲,第一讲的题目是《疫情影响下的金融科技变革与机构数字化转型》,我更多的是从研究者的角度来梳理一下在金融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下,面临当前疫情的冲击和影响。究竟给金融业带来什么样的挑战?下一步会往哪些方面来走?今天在大约一个小时内,想从几个方面跟各位进行分享和交流。
首先,把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变革的趋势做一点简单的梳理。第二部分,结合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来看一下,金融行业在此过程当中,究竟在哪些方面有一些重要的应用?这些应用下一步会往哪些方面来走?第三个方面进一步的聚焦跟各位分享一下,在金融科技发展和变化的长期短期趋势的影响下,我所认为下一步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究竟有哪些重要的元素需要进行综合的考量?所以,从这三个方面我们依次递进做一点分享,首先我们看一下对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变革趋势做一个粗略的分享。
一、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和变革趋势
导语:在第一个分享环节,梳理了金融科技的发展现状和变革趋势,提到我国当下面临数字化变革趋势,传统行业面临数字化改造,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速。目前是金融科技发展的窗口期,既要避免互联网金融重蹈覆辙,又要抓住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当下,人才、技术、数据、场景、资本、产业、监管、政策、硬件、文化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十大要义。
众所周知,当前我们讨论金融科技,实际上不仅仅是金融自身来谈的,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从背后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因素的变化、周期的变化,这样一些东西进行系统的梳理。近期无论是从短期因素还是长期因素,大家可以看到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进一步凸显。比如OECD下调了2020年的增速预期,把美国、欧元区、日本还有英国前期预期的经济增长都有所下调,这也是对今年的经济发展前景有一些负面的因素,使得大家的担忧情绪进一步上升。
与此同时,在我们国家,这两年也面临经济转型的重要挑战,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包括要素积累跟技术进步。要素积累可以是储蓄率上升带来的资本积累,跟劳动人口增长的带来的劳动力增加,现在大家可以看到,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环境也发生了众多变化,而短期的疫情冲击加剧了这种负面的挑战。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基于经济短期还是长期,大家都在想各种办法,但是短期内要有一个重大的转折是很难的。
但是从边际上来看,我们同样还有一些改良的方向,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的压力。其中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我们今天始终围绕的一条主线,所谓数字化转型。我这里面也引用了一个报告,大家可以看到,去年9月4号联合国贸发会议发了一个报告,叫“数字经济2019”。这个报告当中指出,美国跟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基本上处于全球的前列。与此同时大家可以看一个数据,近年来全球互联网的数据流量显著增长,1992年全球互联网每天才有100G的流量,到2017年已经飙升至每秒45,000G,预计到2022年会进一步快速增长。
大家可以看到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在传统的经济运行体系与空间之外,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的空间数据价值链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众所周知,中国和少数几个包括印度、美国,是全球比较少的巨国模型。一个巨国模型所代表的经济体,本质上来说,它的交易的复杂度,经济部门的复杂性、人的活动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如果说我们在现有的体系内进一步推动数字化的改造,进一步加快市场化的改革,相信数字化加上这么一个巨国模型,我觉得仍然会有巨大的发展活力,来对冲经济下行的压力,这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所谓一个数字化变革,归根结底个人觉得体现了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新的数字经济模式,自从电子商务发展以来,我们可以看到新经济模式不断的涌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疫情冲击和影响下,我们可以看到基于线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进一步获得了不断腾飞的这种动力跟生命力,这是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我们的传统行业,传统产业也有巨大的数字化改造的空间,这同样也代表了未来中国经济进行体制改造的重要动力。
第三是数字化,同样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也带来众多新的压力、新的挑战。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都一样,它决定了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究竟有多大。比如说近期我们知道线上会议越来越火爆,但与此同时制约线上会议的大家可以看到,逐渐不再是所谓获取流量软件层面的因素,而是回到了网络、硬件这样一些基础的层面,能否容纳线上活动的快速增长,所以这是我们值得关注的。
与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相应,我们就看到了金融的数字化转型与变革的大趋势,为什么我们前面要强调这些?是因为我们今天所谈的,无论是金融科技、还是数字化的转型,归根结底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短期经济下行的压力,更重要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往数字化方向进行转型的大趋势。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金融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变革,我们已经经历了一轮挑战和尝试,慢慢的金融科技的创新逐渐走上正轨。
回顾历史,2015年的十部委意见,对互联网金融做了一个描述,但这个描述其实还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并且与当时国内所比较火爆的一些典型的互联网金融业态是密切相结合的。慢慢的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当中确实出了一些问题。无论基于国际视角还是国内视角,逐渐又把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回到内在的一些金融机制、金融原理上。比如 FSB(金融稳定理事会),在2016年就对金融科技做了一个定义,这个定义大家谈的已经非常之多了,它更多指的是技术对金融带来的全面影响和创新,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仍然需要遵循金融市场的基本规律。
大家可以看到,一方面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整治逐渐进入收尾;另一方面,2019年央行等几部委也推出了金融科技的规划。与上一轮互联网金融时代,经过几年摸着石头过河的状况有所不同的是,这一轮我们在顶层设计,理论认识、规范约束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推动金融科技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应该是可以预期到的。为什么会回到金融科技的主线上呢?也是因为大家可以从这个图有所认识。
整个现代金融业其实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尤其是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基本上每隔10年技术都有快速的迭代。与之相应在金融领域以银行为代表,传统的存贷汇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只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新兴的技术快速的迭代,金融的创新与业务活动前所未有的复杂。二者相结合,肯定会带来种种具有变革意义的业务、功能、渠道、组织的创新,来重塑原有金融业的基本架构。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大家关注比较多的电子支付为例,来看一下。技术跟业务相结合演进的主要历史节点,比如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第1张信用卡是长城卡,1991年全国卫星通信电子银行就替代了手工联行。1994年是金卡工程。1995年,当时学支付的朋友都知道是电子联行的天地对接工程。90年代变化有几次重要的节点,为进入新世纪之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到后来大额实施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都在快速发展。再往后以第三方支付所引领的零售支付的一些新的创新工具和模式不断的涌现,这一系列的背后大家可以看到,只有技术的支撑和保障,才有可能使得我们在支付清算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和快速的发展。
归根结底,当前我们讨论金融科技是回到了我们所关注的主线跟主流上。当然,理解金融科技有不同的视角跟角度,除了像很多朋友喜欢从新兴的业务功能、产品的角度来理解金融科技之外,更加具有体系化的一种理解思路,我觉得是可以从我提供的这个图上面获得一点认识。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当我们谈到金融科技行业的时候,究竟从广义上来说,哪些可以算作提供金融科技服务的行业主体?有些人喜欢从广义的角度来谈,有一些人只是喜欢从狭义的角度,但是我觉得这四个方面可能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银行、保险,包括证券、信托等等这些持牌金融机构,从全球来看都在积极应用新技术,并且尝试金融科技的输出,它本身就是我们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第二归纳为互联网企业,这里面想指代的主要是这些大型的互联网企业,比如这两年全球都关注的Bigtech,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在金融业务、类金融业务,科技输出方面其实都有广泛的布局,也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第三是新一代技术企业,这类企业不做金融业务,更多的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外包服务,来支持金融机构、类金融组织,还有监管机构跟政府部门。应该说新一代企业、新一代技术企业正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最后一类是互联网金融和类金融组织,他们如果经历了进一步的整顿跟合规发展,也体现出自身的技术能力,理论上来讲也是我们提供金融科技服务的重要主体。
从当前国家的政策方向上来看,首先是最鼓励跟支持持牌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创新和发展。从央行金融科技规划落地的一系列的措施,以及近期相关部门出台的一些规则,其实大家都可以看到这一点。
除此之外,互联网企业Bigtech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既支持又规范的引导,也会逐渐纳入到持牌金融机构的这种监管约束跟支持体系当中。新一代技术企业,间接的通过跟持牌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这种项目产品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等等这样一些约束模式,也会纳入到现有的政策支持体系当中。当然像刚才提到的互联网金融跟类金融组织,如果要继续做金融业务的话,按照趋势来看,就必须要持牌,这也是各国监管未来一个重要方向。
如果要转型为技术支持企业,就逐渐像类似于新一代技术企业一样,通过与持牌金融机构的合作,从而纳入到现有的体系当中。可以预计未来几年,银行、证券、保险这些持牌金融机构将成为重要的金融科技创新主体。与此同时, Bigtech会与持牌金融机构形成重要的互补,新一代技术企业将成为重要的外部支撑。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上一轮我们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当中,大家最担心的是某些互联网金融组织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近期无论是疫情的挑战,还是来自于监管与政策,还是市场自身的优胜劣汰,是我们看到在打着新一代技术企业旗号的众多企业里面,其实也存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这是我们需要甄别的。
去年随着政策层越来越关注区块链,有一段时间据媒体统计,国内以区块链作为主题或者是经营范围或者是名称的区块链企业,已经达到近3万家,相信里面很多真正的技术能力是值得商榷的,这是值得我们必须关注的一点。所以第一部分我们简单做一个小结,目前应该是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在这样一个窗口期,既要避免互联网金融的重蹈覆辙,要抓住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所以在这里我列了10个方面的要点,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第一是人才,金融科技的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人才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在某些领域需要的可能是复合型人才,但在更多的领域,可能需要的不是说复合型人才,因为复合型人才毕竟是少数的,多数的人才应该是在现有的专业性水平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避免被AI被机器所替代。比如现有的 AI+金融,在可解释可验证很多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中间有大量的黑箱,利用人才专业的能力能否弥补这样的不足?如果弥补了这样的不足,人才的不可替代性就会进一步的上升。所以人才是第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就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快速的在经济社会发展,在金融领域得以逐渐的应用。第三个要点我会进一步在讨论后续的章节当中也会探讨的问题,就是数据。数据是数字化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第四就是场景,大家一直谈场景,所有的金融科技创新最终都要落到特定的场景当中。
再有一个是资本要素。全球来看,主要的金融科技创新中心,除了是场景应用的中心,往往也是投资和支持金融科技从业主体快速发展的资本集聚中心,这个也是离不开的。还有一个就是产业,我们所有的金融科技创新,最终这些场景都要落到某些产业的支撑上,这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的最终落脚点。再有两个是监管与政策,这个大家也知道是始终绕不开的两大元素。还有一个是硬件,这在刚才我谈当前疫情发展过程当中,硬件的要素又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关注。
最后一个文化,其实直接涉及到软实力、软性的竞争力的问题。所以我们第一方面首先是做一个系统性的归纳,系统性的归纳其实想表明,金融科技的创新、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事情,而且是中长期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最后所强调的这10个方面的要点,其实一直贯穿在我们所讨论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不同层面的金融与科技的融合过程当中。这是第一方面想跟各位分享跟交流的。
二、抗“疫”中的金融科技应用
导语:在第二个分享环节,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了金融科技在抗“疫”中的作用,提到从宏观视角看,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服务模式产生深远影响,未来经济金融体系或将呈现三方面变革趋势。一是更重视数据优化与标准化;二是进一步拥抱新技术,推动产品与服务的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三是制度规则将更加合理、透明、规范。具体来看,在疫情影响下,金融机构在延续之前金融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金融科技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非接触、零接触服务的创新;二是提高支持中小微企业力度;三是从多个渠道、多个视角协同整合银行服务的供给;四是更重视基于供应链、贸易链、产业链的产融结合式创新的B端业务;五是提高智能风控水平;六是提升自身的“数字化能力”,全面改善数字化运营能力;七是支付清算、风险管理、投资与财富管理等非融资性服务创新加速。最后,他认为此次疫情提高了监管的可容忍性,为未来进一步探索相关领域的改革试点,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
第二小节就进一步聚焦一下,我们来谈一下,在抗疫过程当中,金融科技的应用究竟有什么样的特点?近期相信各位朋友从不同的资料、媒体、分析、报告,都会看到反映金融业如何更好的适应疫情带来的挑战,更好的服务于受疫情冲击的实体经济所做的一些创新探索。归根结底我想从几个层面跟各位再做一点梳理,或者说是回顾。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较大的冲击,这个已经是不容置疑的。对于金融服务模式也会产生深远影响。首先从更加宏观务需的角度来看呢,个人认为未来经济金融体系,首先会呈现三方面值得关注的变革趋势。第一,更加重视数据优化与标准化,运用大数据方法来解决信息不对称,为数字化时代奠定重要的生产要素积累。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因为一开始我就在说,数据就是数字化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我们过去在没有迈入大数据时代之前,可能更多面临的是数据不足的问题,数据不足就会导致信息不对称。但现在反过来,在海量数据充斥的环境下,如果里面存在大量的数据泡沫,非标准化的数据、存在问题的数据,同样也会带来信息不对称。这一次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和影响,已经使我们看到了这一点。我们过去引以为傲的所谓进入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的这种局面,在很多领域都被打破。所以,经过反思,我们在下一步金融的发展当中,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当中,始终离不开对数据基础的优化与标准化。
第二个层面,也是大家形成共识的,就是可以预期金融业将会进一步拥抱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技术,来推动产品与服务的线上化、移动化、智能化。第三点需要强调的,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我们现在越来越强调金融科技,强调技术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但是大家有时候也会经常看到,技术本身其实是难以单兵突进的,因为经济活动、金融活动,它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活动,更重要的还是人的活动,所以也离不开制度规则的合理、透明和规范。在金融领域,我觉得这一点跟经济社会领域都是同步重要的。所以这三个方面是我们就务需的角度宏观上首先来看的。然后我们从中观上再进一步的聚焦,后续我们的讨论也是依次递进,逐渐把它给具象化。
这里有两个层面值得我们做一点关注。一个是当我们理解金融科技的时候,也有一种理解的视角,就是什么呢?它离不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个是可运用到金融领域的重要技术,一个是这些技术会用到金融领域的哪些业务场景与功能当中。第三个因素,技术跟这些业务和功能想要结合,中间需要什么样的环节?中间的环节,可能是技术标准,可能是平台服务模式,可能是一些生态,可能是一些产业链,或者是来自于监管和政策的一些中间联动保障。
以这种理解思路,我们可以总结的是什么呢?在这一次疫情快速的冲击和影响下,过去相对来说缓慢推进的,从技术端到业务端到中间环节的联动性,其实是进一步提升的。为什么进一步提升?就是因为短期内提出了这种项目建设、场景建设非常迫切的需求。在这种迫切的压力倒逼下,在来自于客户的倒逼下,应该说这三者的联动性,我觉得做了一个短期应用,快速的尝试,这是我觉得可以理解的一个视角。还有一个是叫什么呢?我们同样还可以把金融科技的创新理解为是来自于供给端跟需求端三大要素的影响。
供给端要素是什么呢?包括技术跟监管。需求端的要素是企业与消费者偏好。大家也可以看到,那么供给端技术不用多说了。在特定的环境下,监管政策也做了一些局部的探索,一会儿我们会单独再提一下。因为就全球来看,金融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最大的影响因素,其实也是体现在监管层面。监管给予的空间直接决定了金融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跟技术相融合。当然来自于需求端企业跟消费者偏好,在这次疫情挑战下,应该说大家对于线上化、移动化、数字化的适应程度也是在进一步的提升。
所以这两个大的视角,每个视角里面不同影响因素,我们其实都可以结合疫情的特点来看一下。究竟他们受到了短期的影响,还是说受到了中长期的影响。如果说在中长期内都有可能发生一些变化,就直接决定了我们结合这些视角所讨论的某些具体的金融科技的业务、产品和组织究竟能够走多远。这是我们想讨论这个问题依次递进的这样一些层次。然后在分享当中我就会进一步的具象化,进一步的具象化又分为两个小的视角,一个就是自从这几年以来,我们刚才也谈到了,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创新一直在延续,无论有没有疫情的挑战,很多这些创新其实推动的速度、深度、广度已经比较突出了,所以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结合疫情的挑战,来看一下,有哪些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更加突出的变化。
我们可以看到,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创新延续,也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个就是业务、产品与服务。以银行业为代表,银行的存贷汇,其实都受到深刻的冲击和影响。比如保险,这些年以来,保险科技已经成为金融科技创新当中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像过去几年在证券领域、在信托其他持牌金融机构的领域,可能创新还有所不足。但是现在金融科技的应用,在这些品牌金融机构领域也在快速的迭代和发展。
第二个层次可以总结为是主体与组织架构层面,众多的金融机构都在主体组织架构方面不断的探索一些转变。比如银行内部涉及到像网金部门,像直销银行涉及到其他一些这种创新业务还是渠道业务,在金融科技的发展当中,都在不断的探索自己的组织架构如何达到最优。
第三就是风控与安全,一直就是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生命线。前些年智能风控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第四是合作模式与生态问题。这里面不仅涉及到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还涉及到金融机构与技术企业之间,金融机构与流量组织、与平台、与大型的Bigtech之间的关系。合作模式与生态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复杂。最后一个是在技术与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这些年也是在不断的增长。因为广义上理解金融科技的创新业务,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思路,它分为支付结算、存贷款资本筹集、投资管理跟市场设施。
前三类涵盖了主要的金融业务特点,最后一类,是以非金融业务,主要涉及到能够支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比如跨行通用的一些基础设施、基础设备等等。它决定了承载于其上的金融科技创新究竟能否顺畅的推进。所以无论有没有疫情,大家可以看到过去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创新已经一直在延续,而未来仍然还有不断的推进。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来归纳一下,在抗疫过程当中是否会带来一些短期冲击和影响。这些短期冲击和影响,有的可能是阶段性的,但更多的是有可能从一个短期影响,逐渐在中长期内发挥更长远的影响力。
首先第一个方面是非接触、零接触服务,相信各位最近听这个词汇和概念已经非常之多,这也是在疫情条件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这样一个探索结果。应该说非接触与零接触服务,能够从机构供给跟客户需求两端都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从机构供给端,其实刚才谈的很多了,过去从机构自身的角度,就要不断的改善自己的服务产品。在当前的约束条件下,这种供给优化的动力会进一步突出。但与此同时,我觉得更为重要的实际上是从客户需求端带来的影响。众所周知,过去随着数字化对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的改进,我们还面临所讨论数字鸿沟的问题,也就是说也有特定的用户群体,他是否因为自身是弱势群体,难以掌握数字化的手段与能力,在享受数字服务方面有所不足,但是现在,无论是数字化手段进一步的普及,还是外部压力的倒逼,我觉得对这一方面的客户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与此同时,过去金融行业的服务客户不一定非要进行线上化和数字化,有些业务自身的特征,有些客户自身的习惯,不一定完全依靠绝对的非接触和线上化。但是现在这部分客户的习惯,有可能慢慢的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未来可以说对于这个行业带来的影响,我觉得是非常深远的。举一个例子,比如前一段时间在金融机构的探索当中,智能化的分支机构,智能化的分行,可能也是一个重要的探索方向。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探索方向,在新的这种条件下,虽然也是一个重要补充,但它的发展前景是遭遇挑战的。
为什么遭遇挑战呢?因为一方面,面对这些对线上化、数字化越来越适应的相对年轻一点的人群来说,你的分支机构再智能跟这些客户的选择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另外一方面,过去智能化的分支机构,一开始可能反而摒除了中老年的朋友,因为中老年的朋友往往是想到分支机构跟人进行交流,当然后来有些智能化的分支机构,它的温度也在进一步的提升,增加人的辅助作用。但是现在中老年的客户跟朋友,有一部分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在自己年轻的子女的指导和支持下,对于现代化的手段,应用程度也是越来越高。所以来自于这种客户端的倒逼压力,我觉得会使得线上业务快速的发展。而且跨越PC互联网阶段,往移动互联网阶段进一步的有所提升。这个在现实的业务活动当中已经有深刻的感受。
第二个短期冲击,是这一次所谓金融机构的抗疫活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给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有一些是为了面向这些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来避免出现过度的所谓抽贷、断贷这样一些现象。另外,对于中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争取给它更多的一些融资支持。虽然说在这一次金融机构支持抗疫过程当中,大家最关注的还是跟普惠金融有关的东西,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这一块个人认为作用虽然有,但是仍然有限,一方面是在原有金融科技利用在B端过程当中,还有一些天然的瑕疵跟不足。另外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即便有融资方面的需求,但在疫情冲击下,这更多是一个短期化的影响因素,更大的影响因素可能来自于金融之外。这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在现实当中必须要看清楚的。
第三个层面,是服务供给的多渠道、多视角协同。其实刚才在分享过程当中,一直也都提到了,金融机构在金融科技应用跟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布局,但是这些不同的渠道部门布局之间,是否做的协同比较好。线上与线下之间,线上不同部门跟架构之间协同是不是好。可以看到有很多机构做的还有所不足。在疫情冲击和影响下,在更加清晰的客户来自于更便捷服务的要求下,相信会进一步倒逼金融机构如何更好的协同整合原有的这种不同渠道、不同视角、不同部门,而不是说进行这种撒网式的布局。第四个是更重视B端业务,在这次疫情环境下,过去 C端业务受金融科技的冲击和影响非常之大,已经在全球都占据了一个相对有特色的地位在我们国家。但是在B端业务方面,金融科技的应用还有很大的不足之处。这一次在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下,可以看到各方也越来越关注基于供应链、贸易链、产业链的这样产融结合式的创新,这个创新我认为肯定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当然在现实当中也有一些天然的痛点,其实并不那么容易解决。比如说我看到有些机构做的类似基于供应链的,所谓一些金融科技相结合的创新方面,其实仍然体现了叫新瓶装旧酒。大家知道供应链金融的第一阶段就是离不开某个产业链当中有核心企业的信用,可以看到有的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新技术试图改良产业链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进行了非常复杂的设计。但是,最后如果对产业链中下游小微企业、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话,整个还离不开产业链核心企业的授信额度,只是在里面产生一种信用的转移。这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个所谓新瓶装旧酒。当然在基于长远来看,这也是因为供应链金融当中仍然有一些天然的痛点跟矛盾,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但是也有众多的机构进一步的利用新技术,起码可以做到缓解。同时进行平台式的合作来探索更多的场景,这也是一个短期影响的方向。但中长期它的影响我觉得会进一步的扩展开来。
第五个是全新的风控压力,因为在疫情挑战下,对于风险和安全带来更多的要求,尤其是对那些过去在线上业务方面积累有所不足,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方面也有所不足,人才跟技术能力储备有所不足的银行来说。如果说赶着鸭子上架,快速布局,所谓线上业务,必然在开放环境下面临更加巨大的风控压力。尤其是如果要服务于那些本身就不属于线上化、数字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与企业的话,如何利用线上手段来服务于这些,本身数据积累就不太多的,信用评估就比较难的企业,这个里面给风控带来更大的挑战。还有一个是对金融行业自身的数字化能力产生进一步提升的压力。简单的就是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也都在谈数字化办公、线上会议。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非常有意思的,除了一些比较行业领先的这些金融机构,很多金融机构一方面在谈金融科技的应用数字化转型,谈更好的给企业利用金融科技手段赋能,对外赋能。但反过来疫情挑战下,突然戳穿了某一些机构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足。也就是说你自身数字化能力还严重不足,你人的能力还有不足之处,过去只关注在前台给他人赋能,那么整个中后台能否面对线上化的挑战,全面改造自己的运营能力,这个反而是在抗疫过程当中,我觉得变得更加突出。这在前期大家更多注重的是往前端的这样一些产品业务竞争方面。最后一个冲击和影响,就是非融资性服务的创新也在不断的加速,包括支付清算、风险管理、投资与财富管理,这样一些领域,应该说它的创新也受到更高的一些关注,比如说保险类产品,面对不同人群的保险类产品,如何结合新技术来应对疫情的挑战。比如说大家都在家,如何更好的进行财富管理,进行资产配置,结合新技术同样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所以归纳来看,抗疫过程中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其实还是比较多的。最后一个单独想讨论一下的就是监管因素,众所周知,在疫情条件下,监管实际上给出了一些短期化可以进一步推动创新和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我觉得也体现为某种压力测试,或者说是某种监管沙箱。比如说过去我们都知道,在金融业务的某些核心业务层面,完全线上化其实是很难的。我们以线上开户为例,当前在疫情影响下,监管层也进行了指导。比如说银行可以在有效防控风险,准确识别客户身份跟开户意愿的前提下,综合运用远程视频、人脸识别、电子证照等等方式,通过电子渠道,为单位办理开户变更等等业务,但疫情结束后,银行仍需及时联系客户补齐相关手续。虽然这一系列政策,包括大家可能都关注到了,近期类似的政策很多,这一系列政策虽然具有短期化的效应。以线上开户为例,当前中长期来说,我觉得还没有到大规模的进行推动这种合适的阶段。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对于已有的这些探索来说,这次在疫情期间监管给予的一些创新空间,为未来进一步的探索相关领域的改革试点,起码是提供了一个正面积极的推动因素。
当然以远程开户为例,即便在疫情之后进一步推动改革,也需要充分考虑效率安全的平衡。因为银行账户是防范洗钱、欺诈的首道防线,你必须保证账户实名制,业务的合规性。当然,即便未来条件成熟,要推动试点,不同金融机构的综合能力也是有差异的。试点账户的功能也不能一步到位。与此同时,与远程开户有关的配套法律规则、内控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制度上还要保障类似于电子单证、影像、签章、数据的合规合法性,一旦出问题如何规则等等。从而既管控好银行的风险,又要保护好企业跟消费者利益。
所以大家要关注的是什么呢?不仅仅是在疫情条件下,我们现在在做什么样的事情,而且从业者要跟研究者和监管部门,我们共同来探索疫情之后,中长期来看,经过一个短期压力测试,哪些领域可以进一步往前探索,这个不仅仅是监管的事情,也是行业自身要从技术能力、规范性、人的认知水平、综合运用能力上全面进行提升来适应这样的政策可能给予的短期空间所带来的挑战。这是我们对于抗疫条件下金融机构它所能做的事情,未来发展的方向做了一个简单梳理。
三、金融科技助力机构数字化转型
导语:在第三个分享环节,从微观视角讲解了金融科技助力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提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以及新商业模式促使大中型银行投入到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全球范围内的大银行甚至将数字化放置到战略核心地位。我国金融科技助力机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借鉴国外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变革中的数字化重生、新兴的数字化“虚拟”银行、大型银行的数字化道路等三种类型,同时,要理性看待在转型中所面临的诸如监管机制的协调、相关策略的实施并保障有效持续推动以及完善的理论支撑等难点问题。
然后最后一个方面,就又回到中长期视角,来看一下金融科技如何助力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这里面同样以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主体——银行作为典型的案例,来做一点剖析。一个大的问题就是说整个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它受到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这些影响因素我也粗略的列了一下,比如说经济周期、产业周期、监管周期、银行周期、技术周期,我们曾经认为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银行业改革已经非常成功了,表面上看是上市股改,但背后是2003年开始的一轮全球黄金增长的周期,上行周期。但是如果说条件变了,会不会整个银行业的好日子,金融机构的好日子就不复存在了?实际上这几年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到这种挑战,这里面同样也举了一个数据,比如说以美国为例,美国银行业主要是包括FDIC体系下所有参加存款保险的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截止到2019年末,这些机构总共有5193家,商业银行4521家,储蓄机构662家,外资银行分行有10家。FDIC的数据显示,1985年美国银行数量最多时曾经达到1800多家。可以看到,银行业这个变化跟企业是一样,在一个市场经济国家里面,快进快出发生了多大的变化。1万多家退出市场的机构,其中有接近1/4~1/3的是破产,其余的主要是通过并购重组。当然破产的机构在美国更多是那些真正的小机构,所以面临着众多的一些变化,应该说在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国家里面,商业银行感到的压力是越来越巨大,应对这些挑战有不同的着眼点,技术投入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
我这里面也引用了一家咨询公司所做的预计,可以看到2019年美国银行业的科技投入还是比较巨大的。当然这里面更多是大型银行做的投入,中小银行它明显处于落后地位,更多的通过第三方科技外包,或者进行行业并购或者是被并购来获得竞争优势。当然无论是银行信息化、电子化、互联网金融、银行金融科技还是开放银行,这些概念背后都意味着新技术、新模式对银行的组织架构、业务和机理的重构,归根结底就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银行效率、效益、效果的全面提升,这种压力已经扑面而来,做了一点简单的归纳。在国外的银行数字化转型变革当中,可以借鉴的有三类,一类是中小银行的数字化重生,第二类是全新的新兴的数字化虚拟银行。从英国的atom bank到后来香港的互联网银行,到我们国家的类似于像微众、网商,这些都是新兴基因的,没有历史包袱的。最后一类是大型银行的数字化道路,中小银行的数字化重生是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一方面,大家可以看到在海外刚才我说了大量的小银行在竞争当中,最后不得不黯然退出市场,但生存下来的这些小银行,其实都跳不开几个大的这种发展方向。一个方向就是扎根于地方,扎根于社区,不做大规模的扩张,更多的服务于地方,服务于社区。在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有一些银行,在家族里面传承多年,它也不会受到太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第二类就是融入到大型金融集团的平台当中,获得更多的平台资源的支持。而第三类,你没有办法,没有平台,又想生存下去,又不想偏居一隅,只能做什么?数字化的转型跟重生,无论如何这总是一个边际上往正的方向在走的一件事情,你总是能提高一点自己的运营效率,改善自己一点产品,多获取一点客户,多提高一点服务的智能化。所以这里面我觉得是可以形成共识的。而这次应该说疫情,我觉得给中小银行发展也算提供了新的契机。
无论是从这个行业接受程度,还是监管的认知程度上,我觉得在疫情之后,应该说中小银行在快速的利用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业务方面,空间肯定是比之前是有所增大,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和节点。然后我们做一点简单的归纳,我们所认为的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我觉得离不开四个方面的目标跟痛点。这些虽然是进行理论归纳的梳理,但正如我们的改革发展与创新,还是要在战略层面上有更清晰的认识,否则的话,必然很难走得长远,所以我们需要在战略层面上有一点点更清晰的理解。
这四个目标和痛点是什么呢?第一个,客户还是客户角度,应该说商业银行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更好的服务于客户。过去其实银行对于客户的拥有量是非常之高,但是由于受到比较僵化模式的约束,在更好的服务客户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比如说现在整个商业银行业务的离柜率已经极其高了,已经百分之八十几,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手机银行对于网络银行的替代性极其高,大量的手机银行客户都掌握在国有大行、股份制大行里面。但是这样一些海量的客户,究竟活跃度有多高,有没有经常打开这些银行的手机APP还是存在质疑的。这样一些海量用户有没有服务好?这些我觉得是数字化转型阶段需要关注的,从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讲,不仅仅是获客问题,而是更好的服务于现有客户的问题。
第二个就是监管角度,我们反复的也强调,因为全球来看,银行业都是各国监管部门关注的核心地带,许多国家银行业的创新,往往是监管自上而下来推的。比如说海外的开放银行,对于各国监管部门来说,它的政策目标都是为了权衡金融稳定与安全性,提升银行的服务能力,提升本土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三者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权衡。所以未来监管的视角是值得行业和监管部门及学者共同来探索的,如何处理好不同目标之间的平衡。第三个是机构角度,因为刚才也都谈到了,从银行自身的角度来说,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要想希望通过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一步登天,要有重大的变革,基因突变其实也是不可能的。其实更重要的我觉得是利用新技术进行挖潜改造,改善体制,从银行的业务与产品、组织架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各个层面,都改变原有粗放式的发展,找到可以优化的地方来改善体质,构建更稳定、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是值得关注的。
最后一个是行业的角度,一方面银行业机构面临脱媒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有更多的相互合作,实现共赢的压力。我们要进行的数字化转型,肯定在更多层面就是为了适应整个行业带来的这种交易模式、商业关系发生的深远变化。这是我总结的银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四个方面值得关注的重要目标和痛点。
然后我们就归纳一下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归纳了几方面的核心要素供大家参考。第一个层面是明确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定位。可以看到,正如过去所说的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我们来看,无论是英国银行家媒体做的评价,还是类似于像美国的骆驼评级这样的监管评级,这些年以来对银行进行评价的时候,里面战略与管理这个要素是不断的提升,面临全球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这种环境,如果战略定位搞不好,整个未来发展就失败了大半。所以首先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一个跟风的问题,而是要结合各自特点,真正在战略意义上有更清晰的认识。
第二个构建适应于数字化转型的组织架构。光喊着数字化转型还不行,现有的组织架构能否适应这也是重中之重。有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在海外也是这样,在原有的组织架构下,你突然要生长一些新的组织业态完全是不太可能的,要嫁接也难以成活。所以有的机构在另外种植的方式来探索新的组织主体。如果新的组织主体成功了,那么嫁接到原有的主干上有可能更健康的生长,如果失败了,也可以接受这种损失。所以这一些其实都是在探索组织架构变化当中所采取的一些不同的手段。
第三个是保障数字化转型的安全原则与边界,这也是我们始终强调的。第四个也是在一开始反复讨论的,有效发掘大数据的内在价值,提升数据的质量。第五个是充分利用新一代技术跟系统,大家要注意的是金融行业在自己的核心业务层面,其实更多适用的是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处于不太成熟的创新阶段的技术,有时候难以进行广泛的应用,但与此同时,在非核心的业务地带,其实是可以进行一些探索的。
然后第六个全面推动面向客户为中心的场景创新。过去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化,主要是通过技术替代流程,来提升管理运营效率,因此更关注企业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不是用户体验快速创新。而现在的银行数字化,所有的都是面对客户端需求的创新,所以这就是面向业务场景的自我赋能,这里面我也列了很多不同的视角,相信各位从各个方面的渠道,对于这方面的信息了解非常之多了,但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面向各类客户叫无处不在的交互,推动客户向用户乃至于伙伴们进行进一步的转移。第七个是打造合作共赢的数字化新生态。归根结底,无论是监管银行间的合作,银行同业之间的合作,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还是银行与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都是为了实现业务、技术、系统和理念的共享、共赢式发展。当然生态建设也不能为开放而开放,有些也是一哄而上,先凑到一起再说,但是很快这样一个所谓的平台或联盟就散掉了。因为在生态建设当中,要找不到彼此互补、合作共赢的点,没有清晰的战略思考,这样的生态也会形同虚设。
最后一个想强调的是完善数字化时代的责任与文化,这也是这些年大家对于金融机构,经常会有一些批评背后的原因所在。这次疫情进一步使得金融机构能充分认识到责任与文化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一个公益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金融机构如何跟产业、跟行业、跟企业、跟居民真正建立一个共赢、共享、共同生存的环境。大家可以看到近期会议做了一个调查显示,我们所强调的ESG里面包含了治理、责任等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也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的重视,尤其是亚太地区的银行,最希望在风险框架当中加入ESG因素。刚才进行了主要要素的总结,最后再点几方面数字化转型的难点。
第一,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涉及到大量的监管协调问题,这是始终绕不开的。第二,如何实施差异化的银行数字化转型策略?所以对于每家机构不同区域的机构、不同类型的机构来说,别人的经验根本就不是有价值的经验,只是一个参考,因为大家面临的条件是截然不同的,能做的转型策略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最终还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的策略。第三,如何确定银行内部持续推动的动力机制?因为一个银行内部的改革跟一项社会的改革也一样,因素内部竞争是最关键的因素,要改变不能只靠目标跟理想,要从内部真正构建有效的激励相容机制,在转型跟变革当中,有利于增进多数内部人的利益。这样才能使得银行的创新与发展获得重要的支持。第四个是如何避免数字化被滥用和成为运动,尤其在疫情条件下,人人都谈数字化,人人都谈线上化,但是也并不是说所有的都要进行数字化,这个过程当中要避免被滥用。最后是如何加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支撑,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以上就是今天比较粗浅的分享,不对之处也请大家多批评。另外主办方刚刚发给我几个在线的朋友们提出的问题,我也简单的就这几个问题也做一点补充说明,就有一些其实在一开始的讲座过程当中,多少也涉及到了。
有一个问题,是说到金融机构远程办公、线上展业等业务模式发生变化,这是否会影响金融行业的发展?下一阶段金融科技您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这个刚才我在讲课过程当中,其实多多少少一直贯穿了这种思想。第一,金融机构远程办公也好,线上展业也好,从整个数字化转型大趋势来看一直都存在。这次疫情的挑战,无论是从银行面对的客户角度,还是监管角度,还是自身角度,会进一步加速这种快速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下一阶段,从机构主体的角度来讲,需要从哪些方面来着力?我个人认为我自己所列的金融科技创新的10个方面的要素,实际上归纳了其中众多重要的一些东西。对于许多还没有太丰富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积累的机构来说,更重要的其实不是你短期快速的和不同的机构合作也好,自己也好,推出一些所谓的线上产品。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这种扑面而来的挑战。从人力、运营、资源匹配上要为未来这种数字化转型先做好准备,否则的话窗口期一过,在整个快速的银行周期、经营周期迭代当中,很有可能未来就成为教科书当中类似于像美国银行业一样那种退出市场的机构,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在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面临的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当然涉及到风险有不同的视角,对于不同的机构来说,面临的最大风险特征可能也都不一样。比如在某一些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如果着眼于是业务层面,在这个业务层面,仍然绕不开传统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这样一些东西,比如更多是着眼于渠道层面,可能更多就会来自于黑客风险,网络风险、开放环境下的欺诈风险,这样一些技术端的风险特征,但是可以形成共识的是什么呢?我觉得对于所有银行业来说,在推动转型发展当中面临的最大风险,其实还是来自于监管风险、合规风险和战略风险。监管与合规的风险不用多说了,这是全球大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数字化体系当中,而战略风险我觉得同样是重中之重。因为我们都谈到对于不同的机构来说自己的约束条件,自己能够进入的场景,自己未来可发展的方向,最为重要的是自己能否适应未来真正具有生命力的那些产业跟行业。所有这些其实都是战略层面需要进行抉择的,一旦进行战略选择的失误,我觉得再多的努力也难以弥补踏错了周期跟布点,所以这些我觉得需要我们系统的关注。
第三个问题是进入一个数字化时代的标志是什么?当然这种也有不同的理解视角,我只举其中两个例子,一个是从学者的研究角度,大家经常会评价数字化经济或者是新经济在整个经济增长当中的贡献度。当然这里面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哪些经济模式是数字化经济、新经济,这是一个衡量标准。比如我一开始所谈到,中国跟美国在一些新技术方面其实已经走在了前面,但是这个里面似乎我们是不同的衡量标准,因为我们更多是技术应用方,而在美国更多是技术的原创方,但是归根结底跟新经济有关的一些比重,可能都是比较突出的,所以这是一类衡量标准。再有一类衡量标准,就是从这个技术本身来说,比如无论是网络的普及率,移动手机的普及率,还有线上业务的深入程度,所有这样一些数据指标,其实也都可以衡量是否往数字化时代快速迭代,但是全球有独一无二的一个因素,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数字化真正最终的支撑力,实际上来自于我们全球独一无二庞大的网民群体和移动手机用户群体。中国移动端用户群体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庞大,其他地方都没有的。这个背后就为所谓数字化的转型提供了一个最基础的支撑。可以预期到,未来一段时间,整个中国数字化转型会快速的迭代,而早期我们数字化转型更多的是适应需求端、场景应用型的。而下一阶段就整个体系来说,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借助来自于庞大的全球独一无二的需求场景的这种比较优势,而真正在基础层面推动更多的技术创新,由此真正使得技术成为提高我们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用不好这一点,最终也很难真正成为技术驱动型的这样的创新经济体。
好,今天的时间相对有限,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后续有机会再和大家进行交流,谢谢大家,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