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研究评论 > 新型“投贷联动”助力产融共赢
Home > Research > Research Comment > 新型“投贷联动”助力产融共赢

新型“投贷联动”助力产融共赢

作者Author:杨涛 2023-07-13 2023年07月13日

近日,为促进民间投资和扩大有效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启动会,引起了各方广泛关注。需注意的是,这里的投贷联动并非过去大家熟知的模式。众所周知,传统投贷联动是“信贷”与“股权”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并在2016年4月由原银监会等部门发文推动部分地区和银行进行试点,其更多是为了服务科技型创新企业。

本次由国家发改委推动的投贷联动并非融资模式创新,而是面向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方与供给方的信息互动机制设计。国家发改委也强调,“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要通过投资在线平台与银行信贷系统的互联共享,推动政府政策支持和银行融资服务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事实上,该平台早已存在,全称是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旨在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创新投资管理方式,建立投资项目网上并联审批和协同监管机制新模式。平台由中央平台和地方平台组成,前者服务由国务院和国务院相关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的项目,后者则面向地方投资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的项目。应该说,新型投贷联动试图在原有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投资与金融信息联动。

国家发改委指出,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建立后,要通过为银行精准共享民间投资项目信息,提升审贷效能,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要通过推介高质量的民间投资项目,引导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民间投资的支持力度。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认为需抓住几方面要素。一是进一步提升平台涵盖投资项目与融资活动的信息准确性、丰富度,真正发挥信息的内在价值;二是充分利用新兴科技手段,优化平台服务的便利性、渠道的畅通性;三是全面提升平台的可操作性,从信息平台转换为促进产融对接的功能平台;四是优化配套的机制保障,真正实现“制度+技术”的金融创新与项目监管。

可以预计的是,如果这些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于提升银行审贷效能、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促进民间投资等,都会有较好的作用。因为对于项目投融资来说,投贷联动的价值一是缓解信息不对称,因为不仅企业难以准确把握行业竞争格局、在建项目状况等,在预期偏弱的背景下更难进行投资决策,而且银行对于支持中长期投资项目的风险与效益也难以充分甄别;二是能够充分发挥数据信息的作用,通过持续的价值发掘,为投资项目和主体进行信用增级;三是促进高效的产融对接,降低项目投融资业务的中间交易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联动合作的难点在于“投资项目信息的精准共享”,对此应该不断提升平台数据信息的质量,探索信息数据标准化的路径;在现有基于公益与政策的基础上,尝试创新信息合作与共享的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通过外部合作来增强信息联动价值,如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地方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等;尽可能吸引和纳入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从而发挥平台联动的“规模效应”。

当然,在联动过程中还应持续发挥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一是要及时解决问题并不断优化平台服务能力。对此,国家发改委也提到将依托投资在线平台,建立民间投资问题反映和解决渠道,推动解决一批民间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二是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既解决投资审批的痛点、难点问题,又为产业与金融对接创造良好的生态保障。三是加强与其他重要政策的整合,尤其是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政策协调,努力提升政策合力、减少政策摩擦。同时,对于参与联动的银行来说,或许应该更加主动了解和应用该模式,并且积极为平台提供相关信息,在探索中寻找痛点并提出改进思路;也要把握好业务创新与合规的协调与边界;培养践行联动合作工作的专业人才。

最后,长远看这一模式能否真正体现出价值,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能否真正缓解项目建设中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尤其是对那些参与项目的中小企业;二是对参与银行来说,能否帮助其在控制风险同时,真正提升效率并拓展业务蓝海;三是依托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大势,能否从服务单个项目,到全产业链的项目联动创新;四是能否充分利用大数据和新技术,拓展信息图谱与优化联动维度;五是需要拓展服务功能,在实现投贷联动同时,继续探索投资信息与基金、保险、担保等其他金融业务的联动。

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