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聚焦 > 采访 > 社科院杨涛:区块链当前最大风险是“捧杀”
Home > Foucs > Interview > 社科院杨涛:区块链当前最大风险是“捧杀”

社科院杨涛:区块链当前最大风险是“捧杀”

受访者: Interviewe: 杨涛 2016-10-20 2016年10月20日

社科院杨涛:区块链当前最大风险是“捧杀”


时间:2016-08-04   来源:一条财经

“区块链”已经过了早期讨论概念的阶段,大家已经看到,在产业发展和商业应用当中涌现出一些案例,不仅能带来切实的好处,风险还可控,又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比如解决了就业、提高了效率。然而,“区块链”目前还很缺乏非常成功的案例,但国内外都在积极推动。即将于8月21日召开的中国区块链产业大会,从某种意义上也是着眼于这种目的。


在首届中国区块链产业大会紧锣密鼓筹备之际,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支付清算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就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产业化落地思考接受了专访。

区块链颠覆金融基础设施?没那么容易!

记  者:我看您的文章用词非常谨慎,谈到“区块链技术”对金融基础设施产生的作用,您的用词是“影响”,而不是现在很火的“重构”、“颠覆”。您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用了这么一个词? 

杨  涛: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关于技术对金融的影响,人们经常会用很多的词汇来描述,比如“互联网金融”,“数字金融”,“Fintech”,“区块链金融”,但中国所面临的技术对金融的影响,和其他国家略有不同。从全球来看,技术对金融产业产生的影响,更多着眼于金融基础设施领域,包括支付领域、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还有一些其他金融机构中后台业务。而在中国看技术对金融的影响,近年来更多是关注投融资的中前台领域。为什么呢?因为我国整个金融体系存在的短板比较多,竞争还不充分,所以短期内出现了这种特定现象。如果将区块链技术看作是技术对金融产生影响大潮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未来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随着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中国会逐渐走向全球的主流趋势——就是新技术带来的影响首先体现在金融基础设施层面。就像“要想富先修路”,金融体系也得把“路”修好。从过去的陆运、到海运、到空运,才能在这样良好的基础设施之上,为“客流”和“人流”即金融资源、资金流、信息流提供很好的保障。 

第二,金融基础设施要从根本上进行颠覆,其实没那么容易。纵观技术发展史,技术对金融基础设施的影响,往往首先始于边缘的、不触及核心的部位。而技术给金融带来的任何变革,背后的驱动力都基于三个因素的权衡:效率,安全,利益。我把它称为变革的三角制约。一种技术短期内可以迅速带来效率变化,但同时可能蕴藏巨大风险,效率与风险之间就形成跷跷板。即使短期内同时满足了效率和风险的标准化要求,它又可能对传统的市场行业利益格局产生巨大冲击,甚至颠覆性作用,这肯定也很难迅速在短期内被行业所应用。所以最后就现实来看,这样一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在三个要素不断协调过程中,区块链技术会从边缘不断地得到检验,在检验过程中便不断成熟。最后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方面有可能从边缘逐渐到了主流,另一方面也可能遭遇失败或者挑战,但并不意味着它本身没有价值。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它起码探索了金融发展的另外一种可能的模式。就区块链而言,一种不过度依赖少数中心或者少数中介的模式,是否会在未来更好地被应用?很多人说比特币可能是比较失败的,我个人觉得,从某些角度来讲确实有不少问题,但是在探索过程中,它可能也是一个最早的尝试者,发挥了自身应有的一些价值,我觉得对新技术来说,这就足够了。

区块链影响金融基础设施:从哪里突破? 

记  者:区块链技术对金融基础设施的影响会是一种怎样的传导机制?最可能从哪里开始? 

杨  涛:金融基础设施有不同的范畴。按照国际主流判断,主要包括支付清算体系,支付清算体系的核心又包括各国央行直接或间接主导的支付系统,另外一些是和证券清算结算有关的系统。我们国家则对金融基础设施赋予了更加广泛的内涵,除了支付清算结算体系之外,比如央行的金融稳定报告中还提到了会计、法律、信用、反洗钱等。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块来看:整个大额支付系统,短期内受到系统稳定性、金融安全、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受到新技术大幅冲击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对于小额、零售层面的支付创新活动,可能会更多应用这样的新技术。另外,与证券有关的清算结算体系内,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有效利用这样一个机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在现有监管框架内,新技术要找到一个自己能够生存的空间,能够从边缘不断探索监管可容忍的程度。 

记  者:“边缘”指的是什么?“边缘”在哪里? 

杨  涛:现行法律严格禁止的,肯定是很难去做的。有人说基于“区块链”构架一个场外证券交易所,现在肯定是有问题的。因为现在对于场外要素市场,都在严格监管,肯定涉及到诸多的法律问题。还有人说利用“区块链”技术马上重新改造银行的核心系统,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这背后是一系列依托于现有监管框架、现有主流技术架构所伴随的一系列规则,你不可能在短期内对这些规则进行根本性的挑战,必须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但是未来可不可能呢,未来是有可能的。

区块链现在最大风险:“捧杀” 

记  者:区块链从边缘向核心演进的切入点在哪? 

杨  涛:切入点无非就是从技术上集中化处理,到分布式处理,再到云,这样一个不断演变的历程。在银监会正在征求意见的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规划监管指导意见中提到:“十三五”末期,银行面向互联网场景的主要信息系统尽可能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他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这就体现了银行业核心系统从集中到分布式的演变。因此,过去集中化处理的系统格局已经在慢慢地演变。随着技术不断能够支撑这种分布式机制,未来在更长的视野内,比云计算更进一步的像区块链这种分布式技术,有没有可能在这个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呢?肯定是可能的。总而言之,这样的一些变化,在方向上来看是合理的,是符合大趋势的。但是一定不要操之过急。 

记  者:区块链在当前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杨  涛:我们认为,“区块链”尚处于婴儿阶段,婴儿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呵护而不是捧杀,否则最后只能带来不好的结局。 

因为区块链早期已经热过一段时间了,在这个热的过程中,大家也进行了一些概念和理论的充分探讨,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现在最大的风险就是我刚才所说的“捧杀”的风险。互联网金融已经被“捧杀”了,大家现在一提互联网金融,很多人都怀有戒心。今年年初流行起来的“Fintech”(金融科技),现在也逐渐产生被“捧杀”的一个倾向。我们必须以理性的思维看待区块链的推动,在发展中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记  者:去中心化方面,有没有您想像的场景? 

杨  涛:从逻辑上说,去中心能否实现,要看其可否解决原有中心或中介所面临的难题,并且有所改进。假设我们要去掉一个金融中介,要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搜寻成本、匹配效率等金融最基本的问题。如果这样一些问题不加以解决,那么这种“去中心”“去中介”就是伪去中心化,伪去中介。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谈P2P网贷平台时,经常以“Lending Club”作为比较,但是细看Lending Club的招股说明书,它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去中介模式,它是和美国犹他州一家银行合作,做了一个结构化证券的重新设计,实际上还是在传统金融框架内,不过是多了一种互联网的平台或者是渠道,这就不是真正的“去中介”。所以一对照就会发现,现实距离真正的去中心和去中介还非常遥远,因为中心和中介还在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我们认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在金融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样,也会面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局面。这意味着什么呢?去中心化的技术发展,不是颠覆中心和中介,而是在金融活动中实现多中心和多中介,实现更多主体的有效参与,需要看到未来可能带来的正面促进作用。因此在现有主流架构可承受的范围内,可以给它一些实验的空间、探索的地带。 

记  者:您认为实验的空间在哪一个业务、哪一个市场比较合适呢? 

杨  涛:比如零售支付工具层面,这个领域就可以探索。现在有些国际咨询机构跟银行已经在做探索了。特别是零售支付用在跨境支付,可能会带来一些效率的提升,同时风险也相对可控。再比如,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金融体系之外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过去进行学历认证,要到一些中介机构去查学历证书的真伪,或者比较麻烦,或者企业觉得成本有些高,也难以及时快速来明确学历身份的真伪。对此,“区块链”技术是一个最简单的可利用的透明机制,所有人都能够在短期内有效地查验证书的真伪。但是,这背后遇到的并不是效率和风险问题,而是利益问题。例如,有些中介机构被相关部门赋予特定的资格,他们是以查验证书真伪作为主要的商业模式。所以,在很多领域,在整个体系不受巨大的冲击和颠覆的情况下,在边缘的很多地带,确实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探索,与此同时,背后所围绕的还是我所说的效率、风险、利益三角的制约。

区块链最核心不确定性要素:政府和监管 

记  者:您有没有想象过,当然这不一定是真实的场景,有中心和去中心的未来最终融合局面会是怎样的?最大不确定性在哪个部位? 

杨  涛:最终的融合局面有些人也做了一些展望,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展望方式就是划分为1.0、2.0、3.0。所谓1.0,更多存在于货币和支付层面;2.0时代,便在其他金融功能领域智能合约机制得以应用;3.0时代,则是在金融之外得以应用。当然这些只是“脑洞大开”的展望,要实现并不容易。从大的方向进行展望,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实际上就是政府和监管!其背后原因就是,监管短期内还难以找到“三角制约”的最优解。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变革,监管规则、法律规则、政府的态度,都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那么在区块链相关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因为现在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监管者多数都在观察。在这个观察过程中,你就很难判断未来这个领域会走向一个什么方向。当然从大趋势上来看,有一些模式具有生命力,但这种生命力在多快的步伐内能够达到应用层面,我认为到现在为止还是不好做简单判断。但可以预期的是,未来的多中心、弱中心、各方共享式发展的金融模式将逐渐显现。

区块链要在产业发展中秀出实际好处 

记  者:区块链产业化应用的三个版本,有没有可能不按这个顺序走?有可能从3.0先行切入吗?即从非金融的产业先落地? 

杨  涛:这是有可能的。所谓1.0、2.0、3.0,其实只是理解的一种方式,未必是递进的发展顺序,很可能是几个不同的功能板块。我个人觉得,有两个方面是未来推动“区块链”技术特别值得关注的:第一就是如何真正走向商业应用。到现在为止,“区块链”已经过了早期讨论概念的阶段,现在应该让大家切实看到,在产业发展和商业应用当中已经涌出一些案例,不仅能带来切实的好处,风险还可控,又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比如解决了就业、提高了效率。大家一谈到共享经济,脑海中总能想到一些“独角兽”在起到示范作用。“区块链”目前还很缺乏非常成功案例,但国内外都在积极推动。8月21日召开的中国区块链产业大会,从某种意义上也是着眼于这种目的。这是第一条主线。 


第二条主线,就是要着眼于监管最担忧的东西去做一些事情。监管最担忧的是什么呢?就是这种新的模式可能带来鱼龙混杂的局面,带来巨大的局部风险甚至是系统性风险。由此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一方面,我们要推动这个领域的正本清源,无论是通过理论探讨,还是开展各种各样的交流,要在金融消费者的教育、保护等各个层面,使大家对脑海中还不太清楚的“区块链”有正确了解,就会使那些有问题的、灰色的、黑色的、借助“区块链”进行非法交易的一些行为,受到更多约束,因为它的土壤将不复存在。另外一方面,我们能否将“区块链”技术和风险管理、风险控制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因为风险管理本身就是金融体系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可以首先把“区块链”技术有效地服务于金融体系宏观和微观层面的风险管理、风险分散、风险预测、风险把握,从而给监管者和行业都带来切实的好处,这将有利于区块链的产业化推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