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聚焦 > 演讲 > 金融科技驱动支付清算变革
Home > Foucs > Speech > 金融科技驱动支付清算变革

金融科技驱动支付清算变革

演讲者: Speaker: 杨涛 2019-01-21 2019年01月21日

非常荣幸受协会的邀请来参与本届支付清算论坛,这个论坛已经7年了,7年磨一剑,应该说整个中国支付清算行业确实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作为对这个领域一直感兴趣的研究者,我也一直在观察、在思考。来自于监管和行业的各位嘉宾,才从国家政策、实务等各方面发表了真知灼见,我自己则从理论的角度来思考,结合当前金融科技一大背景,我们需关注哪些方面。

当然,今天大会的主题是“金融科技”,我首先想说的第一个问题,是金融科技变革确实是大势所趋。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支付清算领域的技术变革,不仅仅是支付本身的事情,而是整个金融科技领域发生的一些变化。

近期我有一个观点,金融科技不仅仅是利用技术来改善金融自身的效率问题。自十九大以来,中央高度强调促进新经济发展,为什么要促进新经济发展呢?就是因为我们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而在过去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核心就是技术驱动的增长,实际上近年来增速是趋缓的。

如何利用金融的力量、金融的制度带动技术的进步,不仅服务于金融自身的效率提升,且一些技术的外溢性,可以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深远的影响,以此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我个人觉得,这是金融科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因为技术的演进离不开金融要素的支持。

整个现代金融业,我们都知道就是一部科技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融的IT属性也是很突出的。正如当时1838年电报的诞生,给当时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效率带来重大突破。而且中国近现代一个重要案例,当年盛宣怀和胡雪岩曾经掀起过商战和金融战,为什么胡雪岩会失败呢?就是因为他没有掌握电报的传输手段,而电报被盛宣怀给控制了。

整个技术发展的路径是不断轮回的,1991年咱们中国人民银行就成立了金融科技司,当时就叫“金融科技”,全球来看当时还没有“金融科技”这个概念。从某种意义来讲,这个历史也是在不断地演变。

当我们谈到金融科技时,大家会关注很多要素,近两年在从金融技术的角度,把关注的技术要素分为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技术、分布式技术跟安全技术等等。当这些技术到金融领域会产生哪些影响,一个重要的逻辑是理解FSB在2017年指出的,金融科技创新的供给侧驱动因素是不断演进的新技术和不断变化的金融监管,需求侧影响因素则是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我们现实当中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科技创新,背后其实都是来自于供给侧和需求侧这两大因素,可以对号入座分析。

现在大家在研究过程当中越来越多接受Basel委员会对于金融科技业务模式的分类,它分为支付清算、存贷款与资本筹集、投资管理跟市场设施。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全球趋势,为什么呢?早期各国的新金融发展过程当中都有一些“让子弹飞”的空间,而主流监管部门的思路首先是要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然后看一下新兴的技术带来的新模式,对主流体系的稳定性带来什么样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这种监管思路的扩展,就会对未来各种各样的金融科技创新模式形成外部约束。其中,支付结算类就是我们现在关注的,从工具到组织、到市场、到机制都受到技术深刻的影响。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刚才很多行业专家和领导们都谈到了,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希望这样一些新技术叠加新的业务,所做的这样一些方案,能够解决传统金融当中的一些痛点问题。这些痛点可能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定价、风控与反欺诈、渠道问题、获客问题等等这样一些固有的难题,这也是金融科技创新的安身立命之本。

当我们说到支付清算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是这样一个大的图景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背后意味着技术对传统的金融行业、金融产业链都带来深刻的影响跟冲击。刚才有两位都是银行的专家,如果说未来银行业的组织架构、形态会受到进一步的影响,发生一些新的变化,那么整个支付清算体系无论是支付系统还是零售支付,那肯定受到巨大影响。因为从最终结算环节,过去是离不开主流银行体系的支撑,所谓的支付账户背后对应的也是不同类型的银行账户。

我们可以看到银行业的变革有很多的表现,比如说我引用的这个数据是2014-2018年国内银行推出手机直销银行APP的家数,2014年只有22家,到2018年已经是114家。除了城商行作为主力之外,像农村商业银行很多也在推出手机直销的APP。有些人说这可能是为了跑马圈地,而另一个视角它也是为了适应未来在金融科技领域“登月计划”可能产生的一些巨大突破,现在如不适应这种登月计划,虽然它离你比较远,但未来一旦有了变化,那么肯定会带来深远的问题。

近期大家都在关注开放银行,2015年底我们曾经研究关注英国财政部成立开放银行小组做的一些事情,后来遇到很多阻碍,有一段在全球似乎进展都有限。从去年中期开始,突然又掀起了全球关注开放银行的新浪潮。这背后是不是有一些因素呢?值得我们思考。当然,对于开放银行的变化,背后也离不开特定的政策监管逐渐发生的一些变化。比如,欧盟出台的PSD2里面可能带来的一些深远影响。从根本上来讲,开放银行是以开放API为技术,以数据共享为本质,以平台合作为模式。发展的路径可能是自荐、可能是投资、可能是合作,也可能是参与。

这两张图实际上给大家一个更直观的开放银行,可能会发生的一些变化,左边这张图给我们直观的一些感受,开放银行打造的是一个所谓开放性生态。刚才建行的那位领导也作了很多类似的分享。

无论是前端的商业生态系统,中间层的第三方开放的银行平台,还有后端的一些环节,某种意义上都可以打造更加开放的生态模式。当然了,所谓开放有不同层面。比如,右边这张图给出API的三种类型。当你讨论对外开放平台的时候,首先银行要实现内部的开放跟资源整合,解决内部的低效竞争问题。第二个层面,面对商业伙伴如何来开展API的创新。到最高层面,可能是面对第三方更加开放的一些API的设计。

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它的影响背后直接决定了其中的支付清算的发展逻辑。这是第一个层面,想跟各位交流的。

第二个层面想说的是,当我们关注金融科技跟支付清算时,大家可能更多考虑的是从工具层面,也要考虑,从清算结算具体的流程层面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即新技术影响支付清算运行的表现。

考虑到整个支付清算是经济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我们在研究过程当中也有一个团队持续地在关注整个支付清算体系跟宏观经济运行当中会发生哪些变化。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是给一点点简单的迹象,大家可以关注。

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大家可以看到非现金支付交易笔数跟金额的增速其实略有下降。在支付系统层面,虽然说交易金额增速明显下降,但交易笔数的增速确是高于2016年,这也使得平均交易规模的下降势头比较明显。平均交易规模下降,不仅是在小额层面,而且是在大额层面普遍出现了,那背后有什么样的原因?有没有跟突飞猛进的技术,金融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这是值得我们思考。

再比如我们从工具层面来看,2017年非现金支付工具平均交易规模大家可以看到,这种平均规模不断下降的趋势,结合支付系统业务交易笔数增速的上升,可能会反映更多的小金额支付被纳入到电子化的支付清算体系之中,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如果说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话,它对背后的货币流通速度也会有一些更加深远的影响,我们有相关的学术研究团队都在关注这些问题。

从账户层面,这又是大家比较关注的点。大家可以看到在结算账户方面,单位结算账户和个人结算账户在2017年的增长率都延续了从2012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并且个人结算账户增速的下降趋势要比单位结算账户更明显,尤其是在2017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这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大家可以观察。早期的个人结算账户的迅猛增长,或许与互联网支付方式、新兴支付工具的发展是有正相关性的,是有一致性的。到了一定层次,这种增速有所放缓,背后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意味着新兴的支付产业、支付工具,究竟是它受到了抑制还是走向了成熟?我个人觉得更多的可能体现为它走向了成熟,因为账户最终比较有效的一个状况是越来越实现更好的互联互通。当然了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单位结算账户的变化同样也可能会反映了一些技术从早期着眼于C端,慢慢地往B端进行产生影响的过程。

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早些年研究支付清算指标跟宏观经济之间有非常强的相关性,而最近两年(从去年以来)相关性略有减弱。我个人认为略有减弱可能有几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金融的去杠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最重要的是,支付清算体系自己的结构性变化,与金融科技是密切相关的。最后一个因素是指标统计口径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作为研究者来说只能是尽可能地观察。

总而言之,用这几个现象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支付清算在新技术环境下发生的变革不仅仅是局部的事情,不仅仅是微观的事情,它是决定未来货币政策运行、宏观金融稳定整个金融体系顺畅性的一个重大因素,而它需要跟技术的影响更密切地联系起来考量。

最后一个想说的问题,对于金融科技跟支付清算的相关问题,有哪些是我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研究主题。

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呢?大家都知道这两年国家对于新金融、新支付、新技术理念讨论得红红火火。但是一旦和海外的学者要进行理论层面的交流时,就发现没什么可交流,整个理论推进的速度严重滞后于表面市场的繁荣。而理论是金融创新真正最底层的支撑,大家都是学金融的,也知道在微观金融市场当中最核心的一个因素就是风险评估跟定价问题。如果说新技术把原有微观个体的行为可实验化,甚至改变了原有的风险定价模式,整个市场的交易机制未来就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这是我们讨论AI这样的新技术对这个市场产生影响的中长期最重要的方面。

所以,我个人觉得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支付清算领域,我个人觉得需要关注的有几个层面。因为研究金融的人大致上分两个大的主线,一是偏宏观的货币经济学,二是偏微观的金融经济学。

第一,货币经济学层面,大家会关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近两年大家讨论的都是数字货币,尤其是加密数字货币比较多。进行理论追溯的时候,经常会追溯到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主义,这只是一些比较古典的初步判断。更有意思的线索,在做宏观研究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叫“哈恩难题”。1965年,英国经济学家哈恩就提出一个概念,为什么在主流宏观分析当中会有货币产生的价值,没有在内在价值的纸币与商品和劳务相交换的过程中会有真正的价值?因为在宏观分析当中这是一个长期面临的悖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对货币理论缺乏有效的微观基础感到不满。后来所谓新货币经济学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什么呢?大家可以看到我提的几个概念,当然这是一个纯理论概念,新货币经济学的主要论点是现有的货币、金融体系并非是自然演进的,货币的产生并不是自然演进的,而是法律限制或政府管制的必然结果。在未来随着新技术发展,电子货币进一步地演变,你想像一下它甚至有可能产生一种所谓的精密的物物交换。这种理论的研究过程天然地就涵盖了电子化货币、数字货币可能产生的影响。这是我觉得宏观层面最重要的,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点,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具体的项目或具体的现象。

第二个重大研究层面,我觉得是基于支付经济学,这也是在国际上这几年不断地有所进步,但是在我们国家还有所不足的一个领域。

大家可以看到,有一位专家参与跟推动了当时美联储在本世纪早期所推动的几次重大的学术讨论,每次学术讨论都出一些学术论文,里面把支付经济学作了相关的界定。比如在支付经济学研究当中,更关注整个支付过程当中的交换机制。包括各种各样的代理人,完成支付需要什么样的工具,也包括不同自主体在支付过程当中需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样一些学术论文出来之后,慢慢地大家就开始思考我们现实当中这样一些支付制度的安排、支付的变化究竟背后有没有理论逻辑,是不是靠拍脑袋。

支付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由三个主要的分支构成,大额支付系统、零售支付系统、证券清算结算系统。按照现在的分析,大额领域的模式语参与者行为,比如说涉及到流动性分析、交易的模式、时间与参加者的行为、银行间的货币市场、银行间的货币市场、拓扑与网络分析、虚拟场景模拟。这部分由于数据比较多,其实研究已经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献。

再往下跟我们这个行业参与者老百姓比较密切,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分析技术进步和产业归置对整个零售支付产业可能带来的影响,里面可能研究消费者行为类型、分析技术进步、分析产业归置等等这样一些因素的影响。在证券领域,其实主要研究的结算机制。

可以看到,支付经济学在全球已经快速地演进。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的一个现象,一方面在整个支付领域结合新技术、结合新市场类型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它在不断地演进。它已经从过去金融的后台到了舞台的前面,全世界都关注。与此同时,理论严重滞后于行业、市场的发展。以至于我们无论是在作行业判断还是某些分析的时候,实际上多数人只能靠直观的感受和拍脑袋。

比如说,我觉得在新技术环境下可以影响支付经济学有很多的研究视角:

1、基于制度经济学来考量支付清算的安排问题,这里离不开委托代理机制、交易成本。你说一个支付清算的安排比另一个好,为什么好?不能够通过碎片化的现象来描述,而是背后需要有一套自圆其说的理论支撑。

2、支付清算市场当中的产业组织变革,如平台经济。正如大家对于清算组织讨论的时候有三方模式、四方式。慢慢你会发现,这样一些概念似乎已经不足以涵盖这个市场产业链发生的巨大变化,主体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过去这种多方模式是泾渭自明的,现在产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是不是最终有利于平台经济的多方共赢,这同样是需要结合中国丰富的实践土壤进行深入研究的。

3、国家快速支付体系的研究,是这两年各国都研究的,包括一些区域。当然在讨论国家快速支付体系的时候,一方面,大家可以看到有助于提升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润滑度,减少交易费用;另一方面,有时候也要避免夸大。比如说,有些国家在讨论快速支付的时候和我国一样,其实很多情况下跟消费联系在一起。当你天天在体验快速支付、无感支付,提升别人花钱速度的时候会忽视了这两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在下降,后续会不会有“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恶化的风险,是要考量的。

4、基于博弈论跟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这里也有大量有意思的东西,可以应用到商业模式当中。

5、基于规制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监管与规则问题,大家讨论比较多,包括反垄断。

6、基于技术跟业务自身的研究视角,这里同样有大量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对金融账户体系的冲击,我们都知道现有所有讨论的支付清算体系,无论是支付系统、小额还是证券,全都建立在原有比较既定的金融体系账户模式下。从极端视角看,加密数字货币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了原有的,完全跟原有的这套账户体系所支撑货币形成机制是不一样的。从正常视角看,当然较长时间内还不会产生这种根本变化,但是在技术影响下,也需看到,原有的这套账户模式究竟会发生哪些概念、边界的变化?它本质上还是一个功能的变化,正如问你什么是支付账户,很多人其实都是不清楚的。

7、对金融账户体系的统计。

8、技术与业务的标准化。我觉得更重要的,所谓标准化背后最终或是解决这个领域的互联互通问题。但我个人认为,标准化不是为了消灭非标,正如金融也不是为了消灭非标一样,而是非标在整个体系当中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重新定位。

第三个大的方面是基于风险与监管理论,这也是跟支付密切相关的。我们有时候写一些咨询报告,但自己的理论和数据支撑也有所不足,比如说某种支付领域发生一些变化,究竟是在宏观上增加了系统性风险还是减少了系统性风险,这在未来是需要给监管者回答的问题。在微观层面,究竟会面临哪些风险,我们要广泛地应用生物识别技术,在微观层面它的风险究竟是什么?这是需要量化的。经常有消息这个出事、那个出事,老百姓很恐慌,究竟背后的风险如何进行量化,我觉得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还有基于经济学的普惠金融,同样也与支付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最后一点,是应用型拓展研究。

什么意思呢?正如我一开始说的金融科技不仅仅是为了服务于金融,本质上是为了促进技术。支付现在由于它是所有交易的行为最底层的东西,所以它的价值大量地是体现在支付之外。比如说前段时间我的团队帮助北京市作了金融科技5年规划,北京市的领导也是不断地提,所讨论的金融科技的应用场景不仅仅是金融,而且要应用到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这些领域。比如,我们列了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慧医疗、智慧社保,你就会发现这里面哪个层面似乎都离不开所谓的“支付”,这也是我们依托于新技术的支付创新最重要的前瞻性的领域。

最后我也说两句题外话,也是跟我们研究相关的。虽然这两年我们有一个支付清算团队研究团队,也做了一些研究。但正如我一开始所说的,迫切感觉这个领域的研究力量有所不足。

能做一些什么事情呢?我个人也非常呼吁,在央行的领导下、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主导下其实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说把行业、监管、院校的青年学者这些力量充分地动员起来,激发他们在理论方面有更多地研究和探索,通过纯学术的会议,通过有奖征文等等机制,迅速地填补我们在支付清算领域的不足,挖掘已有的学术富矿。最后,使得中国支付领域发生的这样一些问题、素材、现象真正能够有利于支付清算的研究提升。

总的来看,支付清算的研究为什么有困难?缺理论、缺数据、缺人才、缺方法,这是四个最大的制约,也特别欢迎行业中有兴趣的人参与到我们团队当中,我们这几年在持续招博士和博士后,非常欢迎专业人才的加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