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数字化转型驱动银行业变革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深远。”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向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所致贺信上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蓝海”扑面而来
此前,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球互联网的数据流量显著增长。1992年,全球互联网每天大约有 100GB(千兆字节)的流量;2017年,这一数据飙升至每秒 45000GB;到2022年,全球互联网的数据流量预计将达到每秒 150700GB。
数据流量的激增反映了互联网使用人数的增加,以及区块链、数据分析、人工智能、3D 打印、物联网、自动化、机器人和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一个全新的“数据价值链”已经发展起来。
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中国创新增长的主要路径被提出来,并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支持;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中央政治局多次组织有关数字经济相关知识的集体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中国”、分享经济活力四射,做大做强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深入人心,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日前在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各方逐渐形成的共识是:数字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本次会议期间所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指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占到GDP的34.8%,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并在持续释放活力。
银行应充分拥抱数字时代
数字经济的“蓝海”已经扑面而来,这给商业银行在内的传统金融业带来巨大机遇与挑战。
具体来看,商业银行要充分拥抱数字化时代,需关注如下要点:
明确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定位。目前,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都在从IT时代向DT时代转化,数字化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动力。在此背景下,银行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可避免,当然具体的数字化转型步伐、节奏、程度、重点并非一成不变。无论如何,商业银行必须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数字化探索,无论是主动出击,还是做好准备,都需要尽快实现数字化的自我“赋能”,把数字化贯穿到银行变革与发展的“基因”中。
构建适应于数字化转型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是现代商业银行高效运行的基础保障,组织架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与服务能力。银行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往往是原有的组织架构难以支撑敏捷反应和快速决策。尤其是传统银行通常是以产品为中心,采取相对割裂的部门制。近年来国内银行已经不断围绕数字化转型战略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未来应该结合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优化,进一步提升组织架构轻型、敏捷、智能、高效、活力等特性。
保障数字化转型的安全原则与边界。传统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呈现出数字网络型、互联网型、直销型、虚拟型等业务类型。就行业整体来看,逐渐从过去的封闭走向开放,在此过程中,遭遇的风险挑战更加复杂,如客户信息保护、网络风险防范、外包风险、业务连续性风险等等。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如果离开了安全保障,产生风险,则这项改革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数字化反过来也能够服务于银行风险防控,如推动风控体系的流程自动化、决策自动化、数字化监控和预警等。
有效发掘大数据的内在价值。商业银行拥有大量的客户数据和交易数据,这是数字化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财富。2016 年发布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就指出,银行应当“主动制定大数据战略,积极建立大数据服务体系,加强数据共享,深化大数据应用,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在银行数字化转型中,一方面需更好地把大数据用于合规、审计、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另一方面要用于数据分析与挖掘、客户画像、产品分析、盈利分析、市场情况分析、精确营销和交叉营销等,最大限度地发掘数据价值。
充分利用新一代技术和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技术(移动互联、物联网)、分布式技术(云计算、区块链)、安全技术(生物识别、加密、量子技术)都在深刻改变着金融业态。银行数字化转型意味着需要更好地把握这些新兴技术,全面优化支撑业务的市场设施。科技构成了银行核心竞争力,面向业务和市场的千变万化,需要有更快速的响应能力、更安全的保障能力和更稳健的支持能力。当然,大银行与中小银行的资源与能力不同,对于技术的布局也有不同思路,或者可以研发和自建技术设施,或者通过外部合作与集成。
全面推动面向客户为中心的场景创新。传统银行的信息化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代替原有流程,以提升银行管理和运作效率,因此更加关注企业级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而非用户体验、快速创新和灵活的扩展能力。而银行数字化本质上是面对客户端的科技创新,包含了面向业务场景的自我赋能。一则,可以通过数字化工具与模式,全面拓展家庭金融服务链、产业金融信用链,把握好智能化家庭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服务配置,以及大企业、小企业的需求特征,真正实现场景金融的服务融合。二则,可以着眼于支付结算、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基本金融功能,实现服务空间与时间的拓展,围绕碎片化的客户潜在金融需求,提前予以发掘、培育和满足。三则,可以积极拓展面向政府G端的需要发掘,使之更具便捷性、智能型和公共性。最终,则是为了实现面向各类客户的无处不在的“交互”,推动客户向用户、乃至伙伴进行转移。
打造合作共赢的数字化新生态。数字化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互联互通,银行数字化转型本质上也是为了构建更加开放式的合作共赢生态。具体而言,包括监管与银行之间的合作、银行同业之间的合作、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银行与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等,归根结底,也是为了实现业务、技术、系统、理念的共享共赢发展。当然,生态的建设也不能一哄而上,更非“为开放而开放”,而需要参与者有更加清晰的战略思考和定位,并且能够在生态建设中,真正找到彼此互补、合作、共赢的着眼点。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