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聚焦 > 演讲 > 建设全新的监管机制与政金关系
Home > Foucs > Speech > 建设全新的监管机制与政金关系

建设全新的监管机制与政金关系

演讲者: Speaker: 杨涛 2017-02-10 2017年02月10日

建设全新的监管机制与政金关系

杨涛   时间:2017-01-08   来源:P2P观察网

 

杨涛在演讲中表示,当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发生一些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生活中所体会到的,而且对这个社会的生产和分工模式都在带来深刻的变化,意味着经济发展中可能有更多的分散化、智能化、小而美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之相对应的就对于金融带来了新的需求、新的挑战,这是新金融一个重要的源泉,而新金融的第二个源泉就是技术对金融本身产生的影响。

在现场,杨涛先生还掷地有声的抛出了:新技术如何引领这个国家货币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技术和制度双轮驱动的金融创新、健全和完善金融的软环境等观点,并提出了关于新金融的主题词:开放、多元、融合、共赢、持续、理性等。

以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演讲实录:

今天的主题是新金融,核心就是“新”,昨天我也在深圳参加了新供给五十人论坛的会议,今天又参加对于新金融的讨论,究竟什么是“新”,这就特别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现在互联网金融的热潮,如果用周星弛在《大话西游》里的说法,前一段时间似乎铁扇公主还是小甜甜,现在突然变成了牛夫人。为什么?我们进一步值得思考,新金融究竟背后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好的东西、哪些真正的变革值得我们思考、值得我们坚持?现在我们谈到新金融的时候,实际上不仅仅把它限于所谓的P2P、众筹这样一些新的元素,而是要看待这个时代的金融跟上一个时代有什么样的变化,而这个时代的金融我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的信息技术变化就开始发生了一些对金融功能、金融要素、金融结构带来的深刻影响。

想从几个方面和各位交流一下,用简短的时间先做一下抛砖引玉。首先我们谈到新金融的时候离不开对于技术的思考,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样一个金融的变化,它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技术、信息技术对于金融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这种影响又有两条主线,我在这里简单梳理一下。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梳理呢?我个人认为,现实中你看到的金融产品、金融要素很多可能是短期化的,你只有抓住背后对于时代金融带来的深刻变革的基本动力带来更长久的生命力,分析技术变革有两条主线,一条线索,新经济到新金融,新金融的变革离不开经济的基础支撑,当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变化之后,会发生一些变化。技术对经济带来什么影响?中央提出的新经济实际上有几方面的内涵,新经济体现在什么方面?首先是新的资源配置模式,当然有很多文字我就不详细说了,新的技术内生的动力。还有新的产业发展方式,新的消费与就业模式、新的制度规则探索。

这是什么核心的要素?当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发生一些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生活中所体会到的,而且对这个社会的生产和分工模式都在带来深刻的变化,意味着过去那种大生产模式集聚化的生产模式、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模式都遭遇了深刻的冲击,最典型的就是当前虽然存在很多争议,但是仍然具有内在生命力的各种各样的共享经济模式,他意味着经济发展中可能有更多的分散化、智能化、小而美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之相对应的就对于金融带来了新的需求、新的挑战,这是新金融一个重要的源泉。

新金融的第二个源泉就是技术还会对金融本身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现代金融我们说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归根到底它是指的各种各样的机构、产品、市场、制度、文化这样一些要素,你可以看到技术对于这些要素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并不是从今天才有的,并不是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兴起才有的,从当年的电报、电话诞生就开始产生冲击,从上世纪90年代的信息革命就带来一些重大的变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当我们更加考虑新兴金融组织的时候你不得不看到,传统的金融机构以银行为代表,它同样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我这里面举了一个胡润先生家乡的例子,2016年4月上线的Atom bank,这在英国是完全基于手机APP的银行,它在英国获得权利牌照经过监管部门连续几年不断演变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完全基于手机的APP银行,它已经不是产生银行的概念,它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传统金融,也被赋予了新金融的内涵。我们这个时代的金融不是简单的分所谓新的金融组织和传统的金融组织,而是在这个时代,这样一些金融模式如何体现出技术的驱动力,一方面技术对于它自身带来重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它符合了新技术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重要的线索。

如何从科技金融到金融科技的思路演变,过去我们谈科技金融的时候,更多的是指金融要服务于科技产业、科技事业的发展,而现在谈金融科技它的核心意思是说技术对于金融进行了重构,进而可以使得金融更有效的服务于实体经济,使得金融的功能得到优化,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路转变。

刚才第一方面其实就跟大家进一步探讨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新金融无论是指新兴的金融互联网组织还是传统的金融组织,一个核心的概念是要体现出新,要从根本上突出技术的驱动力,当然在现实中有多少的金融组织真正体现出了技术的外溢性,实际上多数还是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的。

第二,新金融如何助力金融强国,什么意思呢?我们谈了这么多金融新的变化,它究竟能够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新的东西?能够在结果上使得这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走向何方?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否则的话,如果说这些新的技术带来的金融变化是叠加在原先短板或是有风险的领域,它带来的效果不一定是好的,像过去我们谈金融的问题是衍生品创新的失控,这方面的技术所带来新的变化是不是一个双刃剑呢?这个就值得我思考。

我简单归纳几个观点,因为时间关系不详细解读了。

1.新技术如何引领这个国家货币体系的优化和完善。这个并不是现在讨论数字货币才提出这样一个命题,而作为研究货币经济学的人都知道,随着电子化的发展,货币是什么?我们越来越说不清楚了。利用新的技术是有可能对于货币的微观基础、对于货币体系的效率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善,当然这里要注意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在货币体系中如何应用新技术,这个可能更多的需要交给央行去推动。包括区块链等在内的一些新技术,与数字货币的结合,在民间的探索某种程度上挑战了央行的货币发行权,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央行的对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风险进行提示,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2.技术和制度双轮驱动的金融创新。刚才我谈了技术问题,技术所伴随的还有一些交易规则的变化,如果说我们这些新金融活动使得金融交易更加透明、高效、共享,那么它带来的影响更加深远。

3.提升金融体系的国际化影响力与竞争力。我们国家要跟其他国家进行金融竞争,在传统的平台和路径上其实很难和这些发达经济体进行博弈的。利用新技术如何在这方面站在新的挑战高的起点上,这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学者提出了所谓地理已死的概念,我们直观的想一下,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是空间、物理意义上的,当你交易从资金端到资产端、交易环节,到你享受的政策都可以依托网络来进行的时候,这里面可能带来一些新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像新加坡这几个月在区块链等新技术上的投入就使得我们看到了这一点,如何利用新技术在国际金融竞争中掌握一些先机。

4.打造坚如磐石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我们更多想到金融技术如何改变投资、理财、融资、风险管理这样一些环节,对支付清算、信用等基础设施重视还有所不足,未来新技术带来的巨大挑战空间,这个领域更值得关注。直观的来讲,我们现在如果停留在乡村道路上,这样一个支付清算的基础设施,你肯定金融效率就不高,当你支付清算的基础设施从乡村的道路到省级的道路,到全国的高速公路,到跨境的海运、空运甚至航运的时候,这里伴随的金融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所以金融基础设施是值得高度重视的新金融领域。

5.健全和完善金融的软环境。当前我们现实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不在于产品和组织本身,而在于软环境、土壤出现了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一个产品同一个组织为什么在土壤中出现问题?这就使得我们需要反思如何优化土壤,如何完善环境的问题,正如P2P平台,我们知道在全球它都面临自律的问题,出现假标被司法机关起诉的是瑞典一家P2P平台,为什么我们国家出现一些劣币影响良币,比欧美出现的问题更严重,背面是金融的软环境,这里是技术可以进行优化和改变的。

6.重金融规模转重金融结构与功能。新金融发展要跳出已有金融发展的思路,我们一说金融怎么样了?想到货币金融运行怎么稳定,资产规模怎么样稳定增长,我们考虑的更多要着眼于你是否优化了结构,是否弥补了短板,是否完善了金融功能,这是我们这些新金融组织未来无论向政策层解读还是向公众解读,还是寻找自己安身立命之本,我觉得是一个重要的转变。

7.实现金融与实体的共享共赢。这个大家谈得比较多了,无非是在技术的引领下,我们不像过去一样非要扭曲市场机制、利用行政性的政策非让金融服务实体,而是更多利用新技术的挑战,通过类似于基于互联网的产业链金融这样一些创新,使得金融和实体在某些环节就可以更加实时、智能的共享、共赢的融合在一起,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8.建设全新的监管机制与政金关系。既要减少政府对金融部门的“父爱主义”,也要减少央行对金融部门的“母爱主义”,这里面需要有效的重新看待风险,有效的管理风险,避免过去一开始什么都不管,一管就一管到死这种极端的行为,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

9.提升金融体系的弹性与危机恢复能力。金融危机的爆发可能是经常性的,或大或小,它意味着一个人的肌体经常感冒的话,它可以系释放体内的毒素,总不感冒,突然一场大病有可能带来致命性的影响,这个面对我们现实中的新金融创新如何把握度,如何适度的维持对新金融探索的容忍度,同时避免对整个系统安全产生冲击和影响,这个挑战我们未来的智慧。

最后简单做一点总结,新金融从需求和供给方面提出了一些全新的命题,需求方面从考虑安全第一,现在兼顾安全和效率,金融门槛略有降低,从大规模集成化的工业流水线到小而美个性化的需求,从金融的单向供给到彰显消费者话语权,从程序的冗长到智能便利,金融服务更加综合化,未来可能每个消费者都需要一个随身的移动金融服务超市,传统金融部门之外的自金融越来越重要,金融消费者保护越来越重要。

面向这种需求我们总结几方面的供给,主题词是:

开放,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模式就是开放的大平台经济。

多元,多元化的服务比单元的服务、单项的服务更能抓住消费者的眼球。

融合,新时期的产融互动有多种排列组合,他给我们提供巨大的机遇,无论是新金融组织、新经济和传统经济的排列组合,还是传统金融机构升级换代之后和新经济的排列组合,虽然像绕口令,里面可以挖掘出大量的市场机遇。

共赢,不用多说了。

持续,既要有商业性的原则,又要体现出理想、道德和社会责任,这是大家对金融批评最多的,过去银行家在西方叫做“肥猫”,体现贪婪的形象,新金融又被认作大机构套利的机构,需要在道德伦理方面深刻的改变自己的形象。

理性,健康的金融文化与理念意味着金融不是万能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做金融,我们很多问题系要跳出金融,从金融之外来看,才能够真正的看清我们金融的生命力究竟在哪里。

总而言之,上面做了简单的分享,我个人对新金融未来的变革是非常有信心的,相信中国在新金融的挑战中有可能走到全球前列,与此同时,在我们的兴奋和激情中更需要一份冷静、一份严谨、一份真正的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样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谢谢大家。

第三,对新金融做一点未来的展望。


1.互联网金融组织,大家关注的还是所谓互联网金融业态,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我说的新金融是这个时代的金融,是所有各方都充分参与的金融。我们具体落到当前面临整治的互联网金融组织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我们如何一方面符合短期治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跳出短期的思考,从中长期来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找到真正能够依托的基础。为什么呢?因为短期看各个国家对于这些新金融的探索,实际上它的监管态度变化都是很明显的,很多情况下也非常严厉,比如说PayPal长期面临做非法银行业务的指控也是非常艰难的,从长期来看,如何跳出短期化行为,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一是不添麻烦,二是定位清晰或是通过小而美的定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重要的补充,未来也不排除你通过服务小而美而逐渐成为巨头。如何发挥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创新和驱动力,和整个金融体系作为重要的互补,你是金融中后台技术的支撑,这里盲目的转型可能遭遇新的雷区,比如说消费金融现在已经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如何真正把风险防范做好,这是很重要的。三是提升效率,对第三方进行解读如何使人看到技术真正对于你的业务,对于你的功能,对于你服务的群体带来根本性的变化,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四是各方共赢,如何真正践行数字普惠金融,体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关键的时间窗口,为什么呢?因为一方面要面临治理。今年上半年中央政策的思路就是维稳、防范风险、安全,但是到下半年相对格局进一步稳定之后,发展和创新会进一步放上议事日程,这时候支持谁发展和创新呢?支持的只能是那些能够符合我们所说的金融发展方向弥补短板的才能在下一步快速发展的列车中上车,这个对于我们提出的重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