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论文 > 外汇储备有效管理:理论与应用
Home > Research > Paper > 外汇储备有效管理:理论与应用

外汇储备有效管理:理论与应用

作者Author:曾刚 王雅君 2018-12-10 2018年12月10日
有效管理体制是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可从目标、含义、内容、路径等维度进行分析。 规模的有效管理强调外汇储备“量”的适度性,确定外汇储备的适度范围;引入免疫策略,构建外汇储备与外债协同管理的宏观框架。 结构的有效管理本质上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的途径,结合均值-方差方法,循序渐进地优化资产结构,增大资产多元性。 同时优化以《外汇储备管理法》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在微观层面通过调整存量、控制增量实现规模适度,通过资产多样、币种多元实现结构合理,通过统一体系、动态优化实现风险可控。

一、外汇储备有效管理的理论分析

外汇储备有效管理,是指一国外汇储备管理部门根据本国国情, 合理控制外汇储备的规模和增长、 科学安排外汇储备结构并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全面控制与分散外汇储备投资风险,使外汇储备管理获取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整个过程(喻海燕,2008)。 从本质上看,有效管理是处理好储备资产的规模、结构及相关风险问题,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与有效管理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既是下一步改革的立足点,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一)外汇储备有效管理概念的提出

外汇储备有效管理是一个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不再纠结于规模,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其流动性和收益性, 并兼顾国家战略的实现,让高额外汇储备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其中,效率主要指外汇储备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程度,包括无效率、低效率和高效率三种状态。 效益主要指外汇储备资金运用的收益水平, 包括无效益、低效益、高效益三种状态。 通常情况下,高效率并不一定带来高效益。

有效管理与无效管理对应,可以分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强式有效三种管理状态。 其中,无效管理表现为(无效益,无效率);弱式有效管理表现为(低效益,低效率);半强式有效管理表现为(低效益,高效率)、(高效益,低效率);强式有效管理则表现为(高效益,高效率)。在实践中,囿于多方面限制,外汇储备管理一般难以真正达到强式有效状态, 更多地是沿着无效管理—弱式有效管理—半强式有效管理的路径改进。

从我国现状看, 外汇储备管理只是处于弱式有效状态。 在管理效益方面,外汇储备资产的总体收益并不突出,外汇储备资产的国别分布、币种结构、类型等仍较为集中,投资策略整体比较保守。在管理效率方面, 大多数外汇储备仍集中在国家外汇管理局,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其更多地采用行政指令而非市场化机制配置外汇储备资源。 从下一步改革看,我国可选路径有两条:一是提高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或储备资源的配置效率, 进入弱强式有效状态; 二是同时提高储备管理的效益和效率,实现强式有效管理。 显然,第一条路径更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