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聚焦 > 采访 > 银行如何走好“促让利”与“控风险”平衡木
Home > Foucs > Interview > 银行如何走好“促让利”与“控风险”平衡木

银行如何走好“促让利”与“控风险”平衡木

受访者: Interviewe: 曾刚 2020-10-14 2020年10月14日
今年,中央提出“鼓励银行合理让利”,明确了“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的任务目标。目前来看,银行业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和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持续加大减费让利力度,成绩斐然。接下来,如何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按时完成目标任务?银行业盈利走势将如何?又该如何处理好“促让利”和“控风险”之间的平衡?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专访时,对这些热点问题作出了详解。

《金融时报》记者:在您看来,金融系统今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对于银行机构来说压力是不是很大?数据显示,目前完成8700多亿元,金额虽已过半,但剩下的时间不足3个月。

曾刚:客观地说,让利1.5万亿元对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来说是有一定挑战,但总体上看,仍在行业可承受范围内,从进度上看,年末应该可以顺利完成这个目标。

1.5万亿元让利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利率下降、延期还本付息、减费以及政策工具让利等几个方面。从贷款利率来看,LPR未来一段时间仍有进一步降低的可能,而且随着按揭贷款与LPR挂钩的转换在8月底完成,未来LPR下调对银行平均贷款利率下行的影响将更加显著。在延期还本付息方面,按现行政策规定,对于2020年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本金、2020年年底前存续的普惠小微贷款应付利息实行“应延尽延”,预计仍有相当的规模。

此外,8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严禁银行乱收费,预计后续监管检查力度将加大,也会构成一部分让利空间。此外,再贷款、再贴现以及直达实体的政策工具,通过提供低成本资金,也构成了对实体经济的让利;未来几个月,随着相关工具规模的扩大以及更多政策的出台,政策让利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金融时报》记者今年的上市银行半年报显示,部分银行特别是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部分国有大型银行上半年利润同比降幅达两位数。这是否主要是由于让利措施对银行盈利造成了影响?接下来银行业的盈利走势如何?

曾刚:银行利润下行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原因。从营收方面看,降低利率、减少收费和贷款延期还本付息,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银行的收入。从目前看,贷款利率降低占了绝大部分。各类银行的净息差水平在上半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净息差降幅最为明显。从成本方面看,拨备上升对利润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受疫情影响,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都有所上升,而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可能面临进一步上升的压力。面对不良贷款的上升和潜在的风险挑战,银行从二季度开始显著加大了拨备计提力度。

考虑到银行业让利将进一步延续,与此同时,信用风险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决定了下半年银行利润还有进一步下行的可能。不过,从中长期看,随着实体经济的逐步恢复,银行的利润和风险压力也将逐步减弱,不用过度担心。

《金融时报》记者:接下来,银行业将主要面临哪些风险?要想完成1.5万亿元让利目标任务,银行业无疑需要进一步加大让利力度,您认为,银行该如何做到“促让利”和“控风险”之间的平衡?

曾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还是信用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将更加充分地在银行体系中得到反映,预计目前的信用风险压力很有可能会延续到明年。总体上看,目前的信用风险压力主要还是疫情造成的短期冲击,仍在银行业可承受的范围,但也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加以应对。

一是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实体经济如果能够得到有效恢复,将有助于降低银行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从这个角度看,着眼于长期,“促让利”与“控风险”并不矛盾。

二是夯实风险抵御能力。对有条件的银行,应通过利润累积或其他方式来补充资本金,与此同时,前瞻性地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对于没有能力通过市场化渠道补充资本,或存在较大拨备缺口的中小银行,应加大改革力度,在资本补充的同时,对部分机构进行重组、合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化解存量风险。

三是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监管层面,应进一步为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提供便利,降低资产转让门槛,拓展资产转让渠道和平台;银行层面,应加大对不良资产的清收力度,通过对外合作,探索多元化的资产处置方式。此外,还应该从不良资产行业整体的角度,系统规划、建立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完善不良资产市场的生态体系,提升不良资产的终端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