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研究评论 > 强监管下的资产负债管理
Home > Research > Research Comment > 强监管下的资产负债管理

强监管下的资产负债管理

作者Author:曾刚 2021-03-23 2021年03月23日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经济、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中国银行业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部署,着力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在资产负债管理工作方面,注重调结构、补资本、稳息差、提效率,推动各类业务平稳有序发展。监管层面也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资产、负债的规模、质量以及结构施加约束、管理,以促进商业银行全面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为银行长期稳健经营奠定基础。

一、监管政策对资产负债管理的约束

一是进一步强化资本监管的约束。资本充足率管理机制界定了银行风险承担总量和风险抵补能力,并与股东资本总量和结构建立了关联,成为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础。次贷危机以后,巴塞尔协议Ⅲ进一步严格了资本的要求和资产的风险敏感度,还在逆周期调节、杠杆率和流动性风险比例以及集中度风险三个方面加强了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为落实国际监管规则的要求,我国监管部门在过去几年中,相继启动了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框架、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规制修订等工作,商业银行(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银行)所面临的资本监管要求进一步趋严,这对银行的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银行在2020年7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中,专设了“资本与风险管理”章节,落实巴塞尔协议Ⅲ资本监管要求,确立资本约束原则,并且明确商业银行应当遵守宏观审慎管理和风险管理要求。

二是限制规模无序扩张,引导银行优化资产结构。首先,通过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约束商业银行资产增长的速度、节奏以及监管指标水平。MPA相对于传统的贷存比、信贷规模、差别准备金等资产监管手段的一个重要改进之处在于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并对广义信贷增速较快的商业银行加大了资本充足率要求,实现了对银行业资产扩张的全覆盖约束。其次,通过考核激励机制,鼓励商业银行将信贷投放引导到实体经济领域。2021年1月,财政部发布了《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引导金融机构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加大对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先进制造业等方面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从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最后,在重点资产领域防范系统性风险。2020年银保监会建立了房地产集中度管理制度,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以及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分档设定上限要求,防范金融体系对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带来的潜在系统性风险。

三是促进银行全面提升负债管理质量。2021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负债管理办法》),这既是第一份对商业银行负债质量进行规范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对流动性管理办法、大额风险管理办法、互联网存款、同业业务等与银行负债相关的各类规章的一次系统性总结和梳理。《负债管理办法》明确了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的内涵和业务范围,并从组织架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业务创新管理等11个方面,对负债业务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商业银行应该确立与本行负债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负债质量管理体系,在引入新产品、新客户、新流程、新技术手段前,应充分识别和评估其包含的各类风险以及对整体负债质量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除此之外,《负债管理办法》还对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提出了“六性”的要求,即要关注负债来源的稳定性、负债结构的多样性、负债与资产匹配的合理性、负债获取的主动性、负债成本的适当性以及负债项目的真实性,将有助于银行业全面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二、未来展望与建议

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监管强化等因素交互影响下,商业银行被动的、各业务条线割裂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对此,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应该向主动的、各业务条线统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转型,全面加强表内外资产负债的统筹管理。

一是强化资本约束,优化资源配置。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资本规划机制,优化资本配置,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一方面,要强化资本在资产配置决策中的指导作用,商业银行内部的信贷资源配置应坚持以资本为导向,以资本支撑能力为上限,确保信贷投放总量及结构与资本承受能力相适应,将资产增长从负债推动转向资本约束模式。在资本回报方面,坚持以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为核心,适当加大对RAROC较高业务的支持力度,收缩或放弃高风险低收益的业务,优化资本在贷款、债券投资、同业业务之间的分配,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另一方面,要逐步降低对高资本消耗业务的依赖,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的轻型化业务。对大型银行而言,可在确保符合监管政策的前提下,适当提高非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占比,积极推动投行发债、金融租赁等业务的发展,多渠道满足客户融资需求,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二是应注重核心存款管理。从监管趋势来看,银行业未来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低成本稳定资金的竞争,核心存款占比越大,成本效率就越高。商业银行在制定资产负债策略时,需要突出存款的核心地位,增加客户黏性和资金稳定性,主动改善被动负债的可控性。其中,在规模目标上,要考虑货币供应量、自身客户和渠道特征综合确定本行存款发展目标,在成本控制上,应突出“成本-收益”的匹配原则,根据自身的资本内生需要,在资产收益预期下,确定可容忍的成本区间,在期限结构安排上,鼓励中短期资金的组织,扩大活期、短期存款的FTP点差,鼓励经营机构优化存款结构。在客户结构上,一方面要适应对公客户金融需求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通过资产业务的带动增加客户黏性,促进低成本结算存款的增长;另一方面应抓住零售客户消费升级和财富增值需求,加强产品服务创新,通过住房按揭贷款、信用卡等资产业务完成客户导入,并通过引导客户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

三是在合规前提下发挥主动负债的补充作用。商业银行的主动负债包括同业拆借、同业存单、中央银行定向借款、发行债券、结构性存款、协议存款等,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市场逐步完善,金融创新产品不断出现,商业银行其他负债占比也逐渐提高,商业银行负债多元化趋势明显。利用好主动负债可以提高商业银行负债的稳定性和多元化。由于主动负债在功能和资金性质方面差异较大,应根据不同负债的定位实施差异化管理。首先,银行应充分理解和执行央行货币政策,以成本为导向,合理安排负债来源结构,有效控制负债成本,增强负债稳定性和主动性,加强对其他各类负债的统筹管理,合理安排负债结构和期限。其次,应回归本源,针对不同的资产运用目的匹配不同的负债来源,例如,同业负债融入的资金应主要用于同业资产,中央银行借款应主要用于总行司库流动性需求,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等高成本负债业务,银行难以单独通过这类资金获得收益,应作为资源型工具,提高其在特定关系客户营销中的效率。

四是加强表内外资产业务的统筹管理,提升资产业务综合收益。随着MPA监管把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范畴,监管机构对银行资产业务的监管也从最初的狭义贷款扩展到了广义信贷。有鉴于此,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管理也应该逐步由狭义信贷、金融市场业务、理财业务等各业务条线单独管理向统筹管理的方向推进。一方面,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要从信贷市场向整个金融市场拓展,逐步打通表内狭义信贷与金融市场业务、投行发债等资产配置的边界,最大程度实现资源整合,并综合考虑资本、结构、收益等多方面因素,合理配置各类资产推动业务发展,提升资产业务的综合收益水平;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要积极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证券化、信贷资产转让等方式加强资产流转和打通资产出口,提高对资本、流动性、集中度等的动态调整能力。

五是推进价格分层,建立成熟的内外部定价体系。在内部资金定价方面,应结合LPR机制改革契机建立适合科学、成熟、完善的FTP定价机制,构建权威的内部资金收益率基准曲线,发挥内部资金价格对分支机构业务经营的导向性作用。FTP价格要既能综合反映负债、资产、流动性、利率风险的资金成本和策略,也应反映资金的期限、币种和市场分割的影响。在外部定价方面,应完善产品利率定价统筹管理体系和分级授权体系,对产品利率进行分类管理,统筹制定定价规则或指导利率体系应以利率敏感性特征进行客群分类,针对不同客群执行差异化的定价策略。例如,对于以日常清算、结算需求为主的存款客户,其利率敏感性较低,可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升级,提高客户体验,增加客户黏性,节约吸收资金成本。对于以投资为主的客户,利率敏感性较高,一般情况下应尊重市场规律,执行相当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利率,保持合理的价格竞争力。

六是不同类型的银行应有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对于一般存款基础较好、各项指标达标压力不大、管理能力较强的银行,应从全集团层面对本外币、境内外资产负债进行统筹管理,实现全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对于流动性匹配率、同业负债占比等指标承压的商业银行,则应坚持以流动性安全为首要目标,在合理范围内调节不同负债来源的吸收规模,通过动态组合管理,做好全量资金范畴的统筹管理。对于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管理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而言,则需要转变资产负债管理理念,由存贷款规模管理向利率、期限错配协调发展转变,包括构建职能合理、功能齐全、权责统一的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建立利率风险计量体系和FTP定价管理体系,根据实际情况提高信息系统支撑,逐步培养专业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