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研究评论 > 拯救中国股市的“德拉吉时刻”
Home > Research > Research Comment > 拯救中国股市的“德拉吉时刻”

拯救中国股市的“德拉吉时刻”

作者Author:高占军 2022-03-29 2022年03月29日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德拉吉时刻”(Draghi moment),某种意义上就是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希克斯所强调的政策的“宣示效应”(announcement effect):在一项政策宣布后,虽尚无具体措施落地,但它已足以改变人们的想法,并因人们相信其将发生,故可立即导致预期的转变。

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誉为“当代最伟大的中央银行家”的马里奥·德拉吉,是意大利现任总理、欧央行前行长。他于2011年11月被任命为欧央行行长时,正值欧债危机爆发,欧元区濒临解体。2012年7月,正当整个世界都对欧元区能否存活悲观绝望之际,德拉吉断然宣称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欧元,这对提振市场信心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拯救了欧元。这一句“不惜一切代价”与他本人一道名垂青史,而那瞬间改变市场信心的一刻被称为“德拉吉时刻”。因此,德拉吉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第八大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而《财富》杂志则称他是世界排名第二的领袖。

不久前,确切地说是3月16日,出现了一次中国版的“德拉吉时刻”,当然这次拯救的不再是欧元而是中国股市,它使得中概股、港股和A股从濒临崩溃中挣脱出来,避免了一场可能的危机。

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彼时信心尽失的中国股市。先看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其暴跌程度堪比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崩溃。在网络股泡沫破灭时,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从高峰至谷底共跌去78%,对比之下,中概股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暴跌75%,尤甚是在3月10日、11日和14日竟然连续跌出三个10%,如此自由落体式下跌为该指数历史上所仅见。

港股方面,在截至3月15日的三个交易日里,恒生指数下跌12%,科技指数的跌幅更是高达23%。另外,恒生中国企业指数3月14日跌7.2%,录得2008年11月份以来单日最大跌幅。在A股市场,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在短短8个交易日均大跌500点,与中概股和港股形成共振。

值此紧要关头,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有针对性地研究了宏观经济运行、房地产企业、中概股、平台经济治理和香港金融市场稳定等一系列各方密切关注的核心问题,并强调加强产权保护,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进行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会议要求有关部门切实担责,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在涉及可能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时,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会议内容甫一发布,瞬间触发股市爆发式上涨,一个特殊的“德拉吉时刻”就此诞生。当日收盘,香港恒生指数上涨9%,恒生科技指数攀升22%,而中概股指数更是飙涨了33%。之后,市场复归平静,正常发挥其必不可少的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的功能。

当然,并非所有的政策都能起到如此强大的正向“宣示效应”,换句话说,“德拉吉时刻”的产生需要具备某些特定条件,笔者将其归结为四个方面:第一,深入触及问题症结并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第二,政策逻辑缜密合理,接受度强且可落地跟进。第三,时机精准,在最需要的时候出台,晚则不及。第四,可信度高。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需想方设法迎接挑战。其中,如何扭转预期转弱可谓至关重要,而通过精心设计的政策达至正向“宣示效应”是一核心选项。这次股票市场能够摆脱危机,便是弱预期被迅速扭转的生动案例。危机中,市场连续暴跌仿佛深不见底,但其实往往不是市场无底,而是投资者心中无底。通过政策的“宣示效应”,可迅速稳定预期。但之后还必须将具体有效措施扎实落地,以保持可信度,因为下一个“德拉吉时刻”正是建立在高度信任的基础之上。

(原文发表于《财新周刊》2022年第12期,3月28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