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研究评论 > 【美国来信】10.8 |美联储主席破例直闯财政政策禁区
Home > Research > Research Comment > 【美国来信】10.8 |美联储主席破例直闯财政政策禁区

【美国来信】10.8 |美联储主席破例直闯财政政策禁区

作者Author:高占军 2020-10-08 2020年10月08日

在应对此轮因新冠肺炎疫情所导致的危机中,美联储发挥的作用备受瞩目。一份今年4月份由盖洛普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对鲍威尔主席的支持率远高于财政部长、总统和国会领袖,并且是自2004年以来四任美联储主席中最高的。10月6日上午(美国东部时间),鲍威尔在第62届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年会上发表了讲话,自然备受关注。他讲话的主要内容是对危机中的经济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并讨论未来可能的复苏路径。

疫情前的美国经济

鲍威尔照例首先谈到的是疫情发生前的经济。他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前的经济表现出一如既往的强烈怀旧,对当前遭受疫情重创的经济展示出一如既往的痛心疾首。

对于疫情发生前的美国经济所进行的描述,除了此前在多次讲话中所强调的经济进入第128个月的历史最长扩张纪录、失业率创下50年来最低、通货膨胀接近2%的目标水平、不平等出现缓解苗头以及劳动生产率开始上升外,笔者注意到,他这次有一句最新的提法,即:在疫情发生前,既没发生可能对经济产生威胁的资产泡沫,也不存在即将破灭的不可持续的经济繁荣。

鲍威尔新加的这一句意味深长,解读下来,他想说的其实是:如果不是新冠肺炎疫情,美国经济史上最长的扩张纪录仍会持续。当然,这个意思鲍威尔之前也表达过,但用的是另外一个说法,印象中是这样讲的:我们有无数个理念由相信,如果没有疫情,经济的扩张势头会继续。对比下来,显然此次这个新表述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

经济政策应对效果评估

鲍威尔表示,在危机初期的一个判断是:在有力、持续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支持下,经济极有可能在疫情受控后出现强劲复苏。另一个判断是:一些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也很可能面临长期而艰难的恢复期,对这些行业需要定向和持续的政策支持。

对于美联储的政策工具如何防止经济受损,他强调有三种方式:一是在经济“关闭”期间提供稳定和缓释;二是在扩张到来时给予强有力支持;三是减少对经济生产能力的长期损害。

他对财政和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估是:第一,财政援助对家庭部门影响显著。支持了家庭支出,使家庭储蓄也急剧提高。商品消费甚至高于危机前的水平,虽然服务业消费仍较低。美联储在7月份的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家庭部门的财务健康状况良好,有77%的成年人回答“感觉不错”或“生活舒适”――该结果甚至好于疫情发生前。

第二,对企业的财政援助提高了总需求,阻止了一轮失业潮,减少了永久就业岗位的流失。商业投资看来重回上升轨道。

第三,金融市场功能恢复正常。金融条件高度宽松,信贷渠道畅通。对利率敏感性强的支出强劲,突出表现在住户和汽车部门。

鲍威尔认为,总起来看,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了一轮虽然并不完全但较为强劲的需求复苏,避免了通常会在经济下滑时发生的“裁员-需求减少-更多裁员”的恶性循环。不过,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仍有1100万失业尚未恢复,而低工资人群、少数族裔和妇女受影响更大。

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警惕两大风险

鲍威尔说,当前美国经济复苏快于预期。但前景仍然高度不确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能控制住疫情。

他强调有两种风险:第一种风险是在经济重启导致最初的经济快速复苏后,因一些行业持续受疫情拖累,实现全面复苏的时间可能长于预期。近期经济复苏步伐减慢,永久性工作岗位流失也很明显。他再次提醒人们应遵守医护专家指引,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以控制疫情。

第二种风险是如果经济改善的步伐过慢,随时间推移可能触发典型的衰退动力循环,因为疲软会导致进一步的疲软。

政策干预的风险并不是对称性的,有必要推出更大的财政刺激计划

笔者以为,政策干预风险所具有的不对称性,是鲍威尔此次讲话的一个核心要点。他说,美国经济扩张尚处初期,并不充分。此时,政策干预的风险是不对称的:

干预力度过少,会导致复苏力度疲弱,时间久了,家庭会入不敷出,而企业破产数量会上升,损害经济生产能力,拖累工资增长;

而对比之下,干预力度过大所导致的风险其实很小,就算多于所需,也不会浪费。

他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继续携手支持经济,直至其脱离险境。在问答环节,鲍威尔也直接讨论了财政政策,认为财政赤字虽在增大,而且长期来看债务的可持续性很重要,但现在并不是将控制赤字视为优先事项的时候,需要等到疫情受控、经济完全恢复之后再考虑。

历史上,美联储主席极少直接评论财政政策,往往视之为禁区。现任主席鲍威尔自然也不例外。虽种种迹象显示,他自疫情发生以来始终支持财政措施,但公开场合一直表述含蓄。这次破例了:在这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他非但勇闯禁区,还直接呼吁加大财政刺激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