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研究评论 > 【美国来信】7.20 | 现金囤积的经济后果
Home > Research > Research Comment > 【美国来信】7.20 | 现金囤积的经济后果

【美国来信】7.20 | 现金囤积的经济后果

作者Author:高占军 2020-07-20 2020年07月20日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期,有可能成为“病毒携带者”的现金,一时间似乎极不受待见。人们或减少对现金的使用,或采用各种手段对经手的纸币和硬币消毒。在中国,自2月中旬起,人民银行便要求对使用过的现金进行消毒,对从某些特定行业回收的现钞直接销毁,对外尽可能投放新钞,且暂停现金跨省调拨。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等也采取过类似措施。美联储在2月下旬,曾将来自亚洲地区的美元隔离一段时间后才重新投入流通。更有甚者,部分是出于对实物货币的警惕,美国硬币存款大减50%,以至零售商家无币找零,出现了罕见的“硬币荒”。就连对现金极度推崇的德国,其非现金交易也出现了大幅增长。有专家大胆预言,受疫情影响,加之支付手段的进步,正导致现金加速消失,无现金时代即将到来。

但现金真的在加速消失吗?现实往往会偏离想象:实际的情况是,在很多国家,流通中的现金不仅未减少,反而大幅增加。

美国2019年全年流通中的现金净增800亿美元至1.8万亿美元;2020年上半年净增1800亿美元,目前已近2万亿美元,是2019年全年净增额的2倍以上。

截至6月份,美国M1规模5.3万亿美元,同比增速39%,远高于2月末的6.7%;而M2存量18.4万亿美元,同比增速24.7%,也处于较高水平,却比M1低13个百分点以上。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货币的流动性越来越高。欧洲也如此。来自欧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M1同比增速12.7%,为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也远高于8.9%的M3同比增速。这说明,虽然人们少用现金进行交易,但同时却在进行现金囤积。

货币主义大师米尔顿·弗里德曼曾指出,在经济下行期间,银行准备金的增加是好事,因为这能够刺激经济。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举措远远不够,在危机期间,增加流通中的货币甚至更重要。有研究痛陈这正是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出现的问题: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银行准备金在2008至2013年的5年间内大增20倍以上,而流动现金仅少量增加。银行不愿放贷、家庭和企业不想借钱,从而限制了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

如果这些学者看到当今现金囤积、M1和M2均剧增的情况,大概会十分欣喜,并对危机后的经济前景表示乐观。这同时意味着超额储备推动了M1和M2的规模增大,提升了货币乘数,其作用力远超仅准备金增加的情况。

但事情并没那么简单。目前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些研究者预计消费支出将大幅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甚至可能在2021年导致通货膨胀。另一个阵营则表示,因失业增加,疫情何时受控不确定性变大,人们只是在囤积货币以备不测之需,而这可能会扼杀复苏的进程。

争论的焦点其实在于:未来经济的复苏路径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怎样使用已囤积在手的现金。

笔者持第二种观点。因为流通中现金、M1和M2的规模均大增,确是积极迹象,但因失业率居高不下,而疫情又极不乐观,现金囤积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预防性需求,并不会很快转为消费。另外,就算是疫情受控,经济重启后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很可能发生改变,从而对复苏形成拖累。

能够为此提供佐证的是储蓄率的变化。美国最近数年个人储蓄率在7.5%左右。今年3月疫情大幅扩散后,当月储蓄率由上月的8.4%跳升至12.6%,4月份更是大幅提高到32.2%,5月份虽略有下降,但仍高达23.2%。欧洲各国程度不同,但方向一致。不仅个人,企业的储蓄率也呈相同趋势。

所以,现金囤积、对货币的需求上升,更多是预防性的举措。当然,另一个原因也与疫情期间去银行或提款机不便有关,对低收入群体和少数族裔更是如此,其中很多人连银行账户都没有。

无论怎样,这次流通中现金和银行准备金同时大增的情况并不多见,与政策尤其是财政纾困力度大、速度快有关。究竟会产生怎样的经济后果,将视疫情受控程度呈现出极不均衡的区域分布。目前看,欧洲或会好于美国。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流通中的货币和M1的增速虽相对温和,也明显超过疫情发生前的正常时期,但因疫情已受控,对推动经济显然有更大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