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NIFD半年报】低利率时代——2025H1中国宏观金融
利率下行是一个持续了十年之久的现象。由于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因此,判断未来利率趋势需要分析实际利率和预期通胀等两个变量。经济中的均衡实际利率由资本边际报酬MPK决定,中国MPK自2010年开始就持续下降,至2017年已经低于大多数经济体。综合判断,未来的MPK乃至均衡实际利率将在低位继续徘徊,外部给予的通缩压力也将持续,利率可能在短期内继续下降,并在未来三年进入到某个更低的稳态水平。
非金融部门加杠杆的力度下降、甚至是去杠杆,对于金融部门的直接影响就是资产荒,这也意味着低利率的状况还将持续。2007年以来,宏观杠杆率(非金融部门负债/GDP)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2007-2015年,私人部门主导、广义地方政府跟进的大幅加杠杆;第二,2015-2020年,广义地方政府主导、住户部门跟进的中等幅度加杠杆;第三,2020-2024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导的小幅加杠杆。未来三年的态势很可能会延续2020-2024年的主要特征,即杠杆率上升的幅度继续下降,中央和地方政府成为加杠杆的主力,而住户和城投企业停止加杠杆、甚至继续去杠杆。同时,由于产能过剩问题的影响,非城投企业可能会如2015-2020年那样,再次进入去杠杆阶段。
应对宏观杠杆率不断回落的低利率时代,政府持续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通过增加财政杠杆来稳定经济增长。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红利的逐步消退,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因此,政府加杠杆的力度和未来财政空间决定了财政政策职能的发挥。经过测算,预计2025-2028 年财政总赤字规模为12.9 万亿元-17.3 万亿元,每年需要新发行 的债务融资规模分别为 8.1 万亿元、9.5 万亿元、10.7 万亿元。从赤字率来看,2026- 2028 年赤字率持续上升,一般公共财政实际赤字率分别为 5.9%、6.4%、6.7%,两本 账财政赤字率分别上升至 9.4%、10.1%、10.5%。随着地方政府在财政收支方面的矛 盾日益突出,中央政府成为加杠杆主力。近年中央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展现出更强的 主动性和灵活性,成为推动经济企稳的重要力量。一方面,中央政府通过发行国债 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方式,持续加杠杆以稳定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中央政府通过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为地方财政提供支持,从而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并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
......
本报告全部内容详见附件。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