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论文 > 透过“虚胖”的金融业看经济
Home > Research > Paper > 透过“虚胖”的金融业看经济

透过“虚胖”的金融业看经济

作者Author:殷剑峰 2016-10-26 2016年10月26日
目前来看,我国金融业可能有些“虚胖”了。

透过“虚胖”的金融业看经济

文/殷剑峰

目前来看,我国金融业可能有些“虚胖”了。首先,如果金融和实体经济发展同步,我们人均GDP大概相当于美国、日本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那个时候它们的金融业增加值只占GDP5%左右。而从2005年开始,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不断上升,2008年超过日本,2013年超过美国,2015年达到8.5%。全球可能只有英国曾经达到过这个水平。

其次,从金融业增加值占整个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来看,2015 年中国是18%,服务业中将近1/5是金融业,美国是9%,日本是7%。也就是说,我们是美国、日本的两倍多。

最后,不考虑P2P等非正规部门, 我国金融业正规的就业人员大概600万人,美国是800万人。如果按6.5的汇率换算,我国金融业人均增加值是15 万美元,美国是16万美元,两国似乎差不多。但需要看到日本的前车之鉴,日本在1990 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历史峰值以后直线下降。

金融业“虚胖”折射的不仅仅是金融问题,还需要通过这种现象看到宏观经济特征。需要重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负利率和全球利率的趋势。从穆迪和标普 Aaa 和 Baa两个信用等级的美国公司债的收益率来看,有一个长期的趋势,从1919年开始到现在,可以用30年作划分。第一个30年是从1929年大萧条之后,利率持续下降,直到1950年;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上升,一直到80年代;然后80 年代持续下降,直到现在。总体来看,每一个阶段都持续了30年左右。未来,全球的利率会不会终止下降态势转为上升,比如,在全球都实行量化宽松的背景下,会不会改变当初日本央行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即从通货紧缩变成通货膨胀,能源价格开始反弹?这个问题需要考虑。

第二个问题是我国债券市场频发的信用事件。可以看到,评级Bbb的信用利差已经超过了10%,并且还在上升。债券市场的信用利差持续上升会不会引发流动性风险?应引起注意,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第三个问题,我国的利率实际上没什么变化,以隔夜拆借利率为例,从2003年到现在,均值在2%左右,没什么明显的变化。但以PPI 计算的真实利率在2010年之后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上升,这与我们国家2003年到2008年的繁荣时期完全不同。2003年到2008年经济繁荣时,真实利率都是负的。所以,随着债市风险升水的上升,要求名义利率往下降,会不会出现其他国家已经出现了的零利率?这个问题也需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