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研究评论 > 我国场景消费金融的风险防控研究
Home > Research > Research Comment > 我国场景消费金融的风险防控研究

我国场景消费金融的风险防控研究

作者Author:尹振涛 程学军 2019-05-28 2019年05月28日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消费观念升级和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在消费金融政策红利的促进下,我国场景消费金融行业实现快速发展。相对于无场景支撑的“现金贷”业务,与消费场景深度结合的场景消费金融的结构、流程和参与者更为复杂。当前,我国场景消费金融市场的主要风险为用户信用风险、欺诈与套现风险、法律与纠纷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金融科技自身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等。形成风险的原因主要有:新兴行业野蛮发展,忽视行业风险控制;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套利与法律风险突出;征信体系不够完善,信用风险不断积累;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风险管理能力良莠不齐;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金融知识匮乏;公司内部控制不足,导致内控风险高企。因此,我国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加强对场景消费金融的监管。


消费金融可理解为与消费相关的所有金融活动,对拉动消费与经济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发展消费金融是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消费金融服务机构在线上、线下与各类消费场景方合作,形成了庞大的场景消费金融市场。目前,我国场景消费金融正朝着针对长尾客户的消费场景不断细分化、个性化,全面覆盖“衣、食、住、行、游、学、玩、美”等线上线下场景,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一、场景消费金融的内涵和典型模式

(一)场景消费金融的内涵

消费金融根据是否与特定消费场景相结合分为无场景(主要为“现金贷”)和场景消费金融。其中,场景消费金融主要指消费金融机构基于不同消费者需求,将消费金融业务嵌入不同场景中的现代金融服务。场景消费金融机构需要根据消费场景进行差异化定价,对消费场景进行细分,然后从中找到合适的消费场景切入消费金融业务中。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主要场景包括:购物消费、房产后市场消费、汽车后市场消费、医疗消费、文旅消费、教育消费等。场景消费金融的产业链可分为资金端、平台端、场景端和服务端。资金端指提供场景金融消费服务的资金提供方,包括商品的供应商、服务的提供商等。场景消费金融通常需要资金提供方和消费供给方进行合作,商定具体的资金流转方式,资金来源于股东存款、自有资金、同业拆借及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等渠道。平台端指提供场景金融服务的机构,即资金的借出方,如银行系消费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网络P2P平台等。目前,参与场景消费金融的机构正在不断增加,各种平台甚至信托公司、保险公司都纷纷在消费金融领域布局,竞争格局日趋激烈。场景端指场景消费金融中的各类消费场景。按照不同的消费场景类型,可划分为购物场景、教育场景、租房场景、装修场景、旅游场景、婚庆场景等。(见表1)服务端指场景消费金融运行中的监管、征信、催收等配套或附属服务机构。

1.png

场景消费金融作为连接消费场景与金融业务的现代金融服务,既具有消费属性,也具有金融属性。尽管得益于宏观经济与消费金融行业的稳步发展,消费金融场景得以不断延伸,涵盖了线上场景、线下场景及O2O(Online to offline)各类场景形态。场景消费金融行业出现传统与新兴消费金融场景共同发展的情形:传统消费金融主要基于大宗消费场景(如购房购车、大额教育与装修)所引起的消费信贷类需求;新兴消费金融类场景基于小额分散(例如小额分散的吃穿住行),全面覆盖大量缺乏征信的客户群,激发用户对于各类消费品需求。

(二)我国场景消费金融的典型模式

目前,我国各消费金融机构积极打造线上、线下、O2O结合的综合场景,深化场景消费金融的发展,营造全场景消费金融生态,形成多种发展模式。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苏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为例,苏宁消费金融重点挖掘其股东苏宁易购和南京银行的“消费+金融”资源,把消费金融产品融入各种消费场景中,重点推出两大类产品:一是与场景结合的消费分期,具体包括基于教育分期场景的“任性学”、基于租房分期场景的“任性租”、基于旅游分期场景的“任性游”(旅游分期)、基于装修分期场景的“任性美家”、基于3C产品分期场景的“全网通任性付”(3C分期)、基于校园场景的“校花”;二是与消费场景相关的“现金贷”产品——“任性借”。以互联网公司北京京东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为例,京东金融首先连接京东集团内部的商城客户及电商场景,然后不断开拓与发展外延场景。京东金融的消费金融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与场景结合的场景消费金融产品——京东白条。包括电商场景(在京东商城平台上为用户提供赊购服务)、校园场景(作为校园生态的衍生场景,关注大学生购物、培训、创业、就业等相关消费金融服务等)、旅游场景(通过与首付游合作,为用户提供旅游消费信贷产品,不断延伸旅游场景)、房产后市场场景(为满足用户租房、装修等消费需求,为用户提供“一次授信、分期付款”的消费金融服务)、教育场景(通过与教育机构合作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培训、教育项目等消费金融业务)、汽车后市场场景(通过与第三方汽车生态链机构合作,为用户提供除车贷外的汽车相关场景消费金融业务);二是与众多场景密切关联的“现金贷”产品——京东金条。

总体看,消费金融服务机构通过不断深化和细分场景,提升其产品、服务的吸引力,致力于打造全场景的消费金融生态。

二、我国场景消费金融的主要风险及成因

(一)场景消费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

相对于业务简单的“现金贷”产品,场景消费金融的结构、流程、参与者等更加复杂,应格外注重风险防控。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中国消费金融行业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1120份。通过调研发现,场景消费金融最大的风险是用户信用风险、欺诈与套现风险,其次是法律与纠纷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金融科技自身风险,最后是内部管理风险。(见图1)

2.png

1.用户信用风险。场景消费金融的用户主要集中于缺乏央行征信记录、收入较低的“长尾”人群,相对而言这些人群信用度较低、还款能力不强,容易出现“不能还款”、“不愿还款”,甚至“恶意欠款”等问题。由于我国征信体系还不够完善,场景消费金融难以有效识别真实用户,用户贷款真实用途难以知悉,缺乏贷款用途管理方法。当前,场景消费金融的用户信用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借款者由于经济情况严重恶化导致不能按期偿还消费贷款,此为用户的还款能力风险。二是借款者因死亡、丧失行为能力而放弃偿还消费贷款带来的违约风险,此为用户的还款能力风险。三是借款者由于消费金融欺诈的故意,产生的还款意愿风险。四是行业联通机制尚未打通,场景消费金融难以有效识别“多头借贷”、“共债风险”等,甚至有部分借款人从多家场景消费金融平台“借新还旧”,远远超出其还款能力,产生的还款能力与意愿综合风险。

2.欺诈与套现风险。场景消费金融具有传统金融、消费金融所不具有的特点,所涉及的消费流程、风险控制、商户用户更为复杂,面临明显的欺诈与套现风险。欺诈与套现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冒名欺诈套现。通过对“用户”的联系方式、通讯地址、身份证等个人信息的冒名在场景消费金融平台上注册,从而进行欺诈套现。二是“白户”欺诈套现。如,场景消费金融平台的下级代理机构利用未办理过场景消费金融业务的“用户”身份证件在平台进行开户注册,并伪造其签名通过授信审核,分期购买商品进行欺诈套现。三是与外部人员串通套现。一些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曾出现过多起内部员工与外部商家、销售人员的勾结骗贷案件。四是黑产欺诈套现。一些因消费金融发展而兴起的骗贷中介,专门与场景消费金融机构业务员、消费场景商家勾结,形成“黑色产业链”,利用场景消费金融平台漏洞非法获利。

3.法律滞后纠纷频发风险。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时间较短,而场景消费金融兴起时间更短。当前,场景消费金融业生态体系还不够完善,法律监管也不能覆盖到行业的方方面面,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一定滞后性。在场景消费金融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法律纠纷问题。如,某些场景消费金融机构存在违反明令禁止的“暴力催收”和“高利贷”行为;某些场景消费金融机构未获得用户线下书面授权,或仅通过线上强制弹出默认勾选,就违法查询央行征信记录;场景消费金融的场景与借款用途真实性难以确定,场景消费金融公司很难识别用户的消费贷款用途,无法确切保证全部场景的真实性。目前,我国在消费金融公司借贷合法性问题、法律适用问题、利率问题等方面未做出明确法律规定,法律供给严重不足,司法层面不好实施,导致诸多法律与纠纷风险问题。

4.资金流动性风险。近年来,随着场景消费金融机构的不断增多,场景消费金融业务不断增加,对资金的需求也逐渐增大,融资直接关系到资金供求双方资金的流通,消费金融机构都需要面对流动性风险因素。场景消费金融的流动性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随着场景消费金融业竞争愈发激烈,从事场景消费金融业务的机构日益众多,导致行业资金的需求旺盛,但资金供给有限,造成供求关系紧张;另一方面,场景消费金融行业的资金成本不断高企,在消费者可承担的范围内,可选融资渠道越来越少,资金流动性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场景消费金融机构在进行资金运作时,应充分考虑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分散化及资金期限的合理化等,以实现场景消费金融资金来源的可持续化。

5.金融科技自身存在的风险。目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技术的金融科技产业正在崛起,并与场景消费金融高度融合。如线上获客、精准营销、大数据风控、智能决策系统、智能客服、智能催收等多方面,为客户提供了“无时不在”的消费金融服务,打通了场景消费金融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分钟”。但金融科技的深度发展也可能引发一些场景消费金融风险的问题:一是黑色产业链风险。金融科技给场景消费金融带来便利的同时,同时也带来了黑色产业链(黑产)的风险问题。目前场景消费金融黑色产业链日趋专业化、产业化、分工化,黑色产业链相关组织通过团伙合作的方式对场景消费金融行业造成了欺诈、洗钱、刷单、撞库、骗贷、信息贩卖等各种风险。二是诱导系统性风险。金融科技具有发展快速性、节点密集性、顺周期性等特点。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场景消费金融通过运用金融科技获得了迅猛发展,消费信贷规模呈现出几何式增长,网络节点指数式延伸,但这种连接速度太快、网络节点太多容易导致风险敞口超越风险控制,导致太快而不能倒(Too quick to fail)、太多而不能倒(Too much to fail)的问题,诱导系统性风险。此外,随着场景、创新、科技、金融因素的多层叠加,导致行业风险更具有隐蔽性、快速性、扩大性和套利性等特点。

6.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风险。场景消费金融仍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在内部人员、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信息科技系统等方面并未形成行业标准与市场规则,特别在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方面存在风险隐患。如在场景消费金融的业务流程中,可能存在劝诱性宣传、信息披露不足、用户信息泄露及违规催收等问题。同时,由于大多数场景消费金融公司具有较强的互联网属性,其金融企业所理应具备的内部风险控制意识相对淡薄,也并未融入企业文化。

(二)我国场景消费金融的风险成因

1.新兴行业野蛮发展,忽视行业风险控制。消费金融行业自从2009年试点以来仅有10年的发展时间,而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的场景消费金融行业从无到有,再到数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只有几年时间。这种野蛮式的发展有诸多原因:其一是作为新兴行业,市场对行业发展的过度乐观与推崇,导致行业发展速度过快;其二是作为新兴行业,行业本身过度忽视风险,导致行业风险控制很低,甚至出现某些公司“零风控”问题;其三是作为新兴行业,监管主体的过度自信与认识不足,导致“运动式监管”下的消费金融行业发展也呈现出“运动式”野蛮态势。行业的野蛮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忽视,导致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行业风险居高不下。从海外经验与消费金融发展历程看,无论是美国、英国还是日本,宏观经济与消费金融发展都具有较强相关性,相辅相成、互为联系。倘若一个国家或地区消费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般是信用卡消费占经济规模10%以上,同业竞争加剧将会导致恶果,大概率出现信用危机,重则行业重新洗牌清盘,轻则出现大范围亏损。虽然目前我国消费金融杠杆率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较低,但杠杆率增长速度很快,消费金融公司整体的不良率与风险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我国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贷款率快速上升,从2012年的0.56%上升到2017年的6.62%,5年时间不良率上升近10倍。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贷款率的增速也不断增加,2016年比2015年增长44%,而2017年比2016年增长61%。(见表2)

3.png

2.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套利与法律风险突出。我国场景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加之相关法律法规尚无法做到行业的全面覆盖,造成行业无序发展与乱象丛生。目前,在场景消费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巨头、网络借贷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均从事相似的业务,却对应着不同层面的金融监管规则。如,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受到中国银保监会的监管,其监管比较严格,公司法律合规意识较强;互联网公司的相关业务处于一定的“灰色”地带,虽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强,但产品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网络借贷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受到地方金融监管局(或者金融办)的监管,但监管比较宽松,公司法律合规意识比较薄弱。此外,不同地区的法律规范、监管尺度也不一致,这些都有可能会带来场景消费金融行业的监管套利与法律风险。

3.征信体系不够完善,信用风险不断积累。由于我国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导致消费金融行业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客户身份认证(KYC,认知你的客户)、交易真实性、反洗钱问题等,而且场景消费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在信用数据采集、风险控制等方面有巨大差别。传统金融机构的数据采集主要采用线下方式,通过去现场(如去银行网点)填写表格进行审核办理,当面采集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主要是收入、财务情况等,属于定量化的小数据,风险控制比较精准。但场景消费金融的数据采集主要采用线上方式,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方式在线填写而非面对面的审核办理,其他数据主要是靠全网搜索与抓取,并不完全集中在收入、财务情况,可能还涉及LBS数据、社交数据等,属于定性化的大数据,风险控制难度较高。此外,由于社会征信体系不够完善,加之行业数据并未打通,致使“多头借贷”“共债风险”问题重重,场景消费金融行业整体的风险不断积累。

4.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风险管理能力良莠不齐。参与场景消费金融活动的主体繁多,行业内部发展极不平衡,马太效应日趋显现,既有商业银行、互联网巨头,其具有金融与数据优势,公司风险管理能力突出;也有消费金融公司这样的持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具有先发积累优势,公司风险管控水平较好;还有众多非持牌机构,很多既不具有金融与数据优势,也不具有先发积累优势,风险管控水平有限,很难有效对用户资质做出科学评估,还时常伴有暴力催收、信息安全等问题,容易引发行业风险传导,带来行业整体风险的上行。

5.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金融知识匮乏。场景消费金融产品多以学生、白领等年轻消费群体为主,他们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消费观念还不成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与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容易受消费金融机构夸大宣传的影响。如,“校园贷”“套路贷”“裸贷”问题的出现,不仅引发消费金融风险问题,更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同时,年轻人收入有限,往往是靠家庭补贴为主,倘若陷入场景消费金融漩涡,没有足够强的风险防范能力与金融自律性,就很有可能走上“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之路,最终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此外,很多消费者不仅不知道怎么测算贷款综合利率,甚至不知道贷款年化利率是什么,可见场景金融消费者缺乏金融常识问题突出,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隐患。

6.公司内部控制不足,导致内控风险高企。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由于内部风险控制不足导致风险高企,被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地方金融监管局行政处罚的事宜层出不穷,比如北银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公司等。通过对这些行政处罚事件的综合分析,其主要处罚原因在于:一是公司内控不足,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超经营范围开展业务;二是公司信贷管理不审慎并形成风险,违规开展监管叫停的业务;三是没有按照信息披露监管的要求,进行有效的披露,甚至存在故意隐瞒等问题;四是违法使用或交易用户信息,泄露个人隐私。比如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搜集个人信用记录与信息,或者有价出售给其他信贷机构非法获利,甚至某些消费金融公司直接非法查询和购买个人信用记录与信息。五是甚至在某些情形下,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内部控制不足,出现消费金融公司内部员工与外部中介机构联合“骗贷”行为,大量资金被非法占用。

三、加强场景消费金融风险防范建议

诚如罗伯特·希勒在《金融与好的社会》所言:“金融有充足的潜力为我们塑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场景消费金融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能力、有潜力塑造更美好的社会。在新的监管形势下,如何开发新的场景,创新产品模式,且更加符合监管规则,是当下我国场景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一)完善场景消费金融制度体系,谨防监管套利

作为新鲜事物,场景消费金融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框架有待完善。第一,完善场景消费金融的制度框架与监管体系,及时出台场景消费金融行业法律法规,营造公平的行业竞争环境,防止监管俘获与监管套利。第二,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场景消费金融法律实施细则,包括消费金融利率问题、场景消费金融法律性质、“砍头息”和综合成本问题、信息披露与催收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第三,在鼓励行业创新的前提下,加强场景消费金融监管,谨防监管套利,切实保护场景消费金融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夯实行业的法律基础。

(二)加强监管科技能力建设,创新金融监管手段

监管科技不是金融科技的分支,不是静态的监管工具,是深化金融科技与监管变革的动态科技工具。科技与场景消费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对金融监管提出严峻挑战,对此需要提高监管效率,创新监管手段,一手抓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一手抓监管科技合规建设。第一,制定监管科技发展规划,构建动态的场景消费金融监管科技体系,用技术手段加强监管能力,制定行业的监管统计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第二,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跳跃式”发展,监管科技、审慎监管与金融消费者保护等现代监管理念逐渐被认可,金融监管需要提升跨地域、跨行业、跨市场等交叉型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第三,参照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提出的“监管沙箱”机制,有条件地推进中国版场景消费金融的“监管沙盒”。“监管沙盒”作为“安全空间”,场景消费金融机构可在这个空间内测试其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与营销方法,而不用碰到细小的创新问题就立刻受到监管约束。同时,“监管沙盒”作为试验田,企业即便创新失败,也在可控风险范围之内。

(三)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重视场景消费金融风险教育

场景消费金融既具有创新性,也具有风险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消费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一要建立金融消费者(借款人)的适合性标准,不准向不适合的消费者发放消费金融贷款,导致其过度负债。二要确保金融消费者(借款人)的知情权,明确告知其消费金融利率、消费金融产品特征、消费金融业务流程及违约后果和责任。三要加强与完善场景消费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制度。四要建立金融消费者数据保护与信息安全制度,避免消费者信息泄露与危险事件的发生。

还应不断加强对消费者的金融教育与风险意识培养,才能从源头上防微杜渐。首先,宏观上要重视消费者的金融基础教育。政府、学校及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在各年龄阶段和环节重视年轻人的基础金融知识教育,将部分内容作为学校的必修课或义务教育内容。其次,行业层面要自觉和主动普及金融知识。消费金融行业可通过集合行业智慧,颁布行业教育规范指引,出版教育书籍和行业报告,举办行业教育论坛和沙龙,此举即可对行业进行正面宣传,也在一定程度上普及金融知识。再次,公司层面要履行社会责任。普通用户对场景消费金融的运作方式、计息方法、缴费和罚息规则等普遍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需要场景消费金融公司对其进行明确的告知,并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将相关知识送达全部已有客户及潜在客群。

(四)加强金融牌照管理,明确准入和退出规则

首先,在事前监管方面,要严格市场准入标准,强化牌照管理。目前,我国正处于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关键期,对于各类新兴金融业态,其基本原则应该是“无牌照不金融”,即对场景消费金融机构也需设置准入门槛,做好金融牌照管理。此外,还应强调场景消费金融的个人准入门槛问题,即投资者(消费者)适当性管理。其次,在事后监管方面,应建立健全退出与接管机制。金融监管政策要真正有效,既要有市场准入机制,也要建立与完善事后监管、健康的退出机制,强化市场纪律,释放市场风险点。要允许场景消费金融机构的清算与破产,并进行有效的破产隔离;制定场景消费金融机构退出预警机制,变被动的事后监管为偏主动、可预警的监管;制定场景消费金融的接管机制,允许监管部门直接或委托接管,以免大量机构无序退出冲击市场稳定。

(五)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场景消费金融行业出现的较多问题与行业的自律性规范缺失、缺位不无关系。因此,一要积极建构我国场景消费金融协会的组织体系。通过建立国家级、省市级消费金融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中的作用。二要完善场景消费金融行业基础设施体系。丰富完善协会会员、数据披露、统计检测、法律法规、信用信息、行政公开、消费金融教育等行业基础设施功能,为中央及其地方金融监管提供准确、及时的监管支持。三要完善场景消费金融行业标准规则体系。以先行先试之策略,弥补法律的滞后与监管的缺位。四要完善场景消费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教育和培训体系。研究推动场景消费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完善从业人员资格评价与教育机制,总结场景消费金融风险提示的经验,做好消费者教育和风险宣导。

(六)加强风控能力建设,开展全面风险管理

场景消费金融主要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触及的个人用户提供消费金融服务,具有用户收入较低、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贷款期限短等特点。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场景消费金融机构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创新能力强、发展速度快、服务方式多样、用户体验好、展业获客能力强;另一方面,风险管理难度大、信用风险违约率高及后续催收困难等。因此,场景消费金融行业必须加强风险控制能力建设,具备良好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以机器学习、大数据为代表的智能风控技术,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审核体系是场景消费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唯有通过技术、文化、模式的创新,建立与完善由识别、评估、应对、监察和披露体系构成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不断降低不良率与坏账率,场景消费金融才能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