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媒体报道 > 资管新规倒计时观察: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AB面
Home > MediaCoverage > 资管新规倒计时观察: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AB面

资管新规倒计时观察: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AB面

2021-11-18 2021年11月18日

时至今日,2021年行至尾端,这意味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在即,随之开启的将是全面净值化时代。作为资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也已进入冲刺阶段。

银行不保本的情况下,收益下行,这对从业者和投资者都是一个考验。有银行理财业务人员透露,目前银行正结合借记卡权益,如新客达标礼等,同时结合理财推荐,搭配销售理财产品。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银行理财调整角度看,目前进展较为顺利。“根据最新数据,银行理财的规模近约28万亿元,净值化比例已达80%以上,向理财子公司迁移的占比现也接近50%,这意味着整个转型实际上已过大半。但最后的情况,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行一策的调整。”

从业者和投资者面临的考验

近期,银行理财登记中心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理财市场数据分析》显示,随着转型过渡期收官在即,净值型产品规模稳步上升,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为86.56%,较去年同期提高26.08个百分点。预计到年末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时,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可超过90%,部分银行预计可完成全部净值化转型任务。

“一些摊余成本法计算的理财12月底前都会清退。”一位银行理财业务人员告诉记者,理财销售情况其实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从业者心理预期不高。“普遍理财收益没有特别高的,加之债券市场低迷,预计今后净值型理财收益普遍在约3%-4%。”

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净值型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走势较为稳定,大致在4.1%上下小幅波动,涨跌趋势不明显。但与2018年之前市场上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普遍达到5%相比,收益水平已有明显下降。

一位股份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目前理财产品大部分都为净值型,收益视标的挂钩而定,依旧与市场挂钩。“现在几乎没有那种固定收益型的理财产品了,因为有些产品增加了一点权益配置,故相较之前的部分产品风险大一些。”

“在几乎所有都是净值型的情况下,若完全不能接受任何一点风险,投资者可以选择牺牲一点收益去做保本产品。”上述理财人士补充,或选择时间长一些的复利增额终身寿险,需要做些配置。

在她看来,目前市场表现较弱,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资管新规落地后,对于银行理财从业者来说,销售难度必然加大,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

另一位股份行理财销售则认为,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的意愿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因为“大家没得选,买定离手,愿赌服输。”

但投资者显然不会这样想。一位理财产品投资者向记者表示,参考收益率、超额收益分配方式、产品风险等级,以及具体机构是其今后在选择理财产品中的主要考量。

“在选择具体产品时,我首先会考虑机构;其次,我会比较参考收益率,若在参考收益率相差不多产品中间进行选择时,我会衡量产品风险等级,接下来,产品说明书也是我关注的重点,了解超额利益是如何分配的。”上述投资者表示。

“对投资者而言,理财产品向净值型转化,将不再允许发行保本收益型理财产品,对于保本收益型理财产品有明显偏好的投资者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心理落差。” 普益标准研究员董翠华说,这部分投资者需要调整好投资心态,理性看待资管新规在规范理财市场方面的积极作用,正确看待净值型产品的风险和预期收益,保持对风险敏感性。

她进一步补充,投资者需根据自身对风险、预期收益、资金流动性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选择适合的银行理财产品,分散投资,降低理财风险。

曾刚指出,在此过程中,因整个产品类型彻底置换,银行确实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去化解、调整,以及改造部分存量产品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这此过程中,还需要跟客户建立一个逐步培育与交流的过程,促使后者调整传统投资理念与习惯。而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对此,曾刚建议,银行可依据客户的需求开发更适合的产品。“此外,从银行自身而言,理财子以往较为集中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且也擅长此领域,但未来,也需要进行些权益类的投资,提升能力,培养更多元化的核心能力,以适应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资管转型或刚开始

“过渡期结束并不意味着彻底转化完全,存量产品的改造,或净值化改造,如果按照既定时间基本完成,大体上不会有太大问题。”曾刚解释,但有些因素是长期的,并非可以确定在转型结束后,其基础得以建立。如投资者理念或意识的转换问题,因其习惯了原来隐性保本产品,他们需要接受风险的显性化。由此,投资者接受程度如何,也需要经历一个逐步的培养的转变的阶段,并非一天两天之事。

曾刚补充说,理财子权益投资能力的提升,同样也并非一两天能即刻实现,它需要人才的积累、理念转化,以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因此,我们所说的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资管转型的结束,资管业务的真正转型,以及中长期优势与核心能力的确立,是较为漫长的过程。目前看,我个人认为将它视为转型重生的起点或许更为合适,很多变化才刚刚开始,更好的围绕客户开发产品等为下一步的重点。”

曾刚称,作为众多金融产品当中的一种,银行理财的收益水平主要仍受制于整个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所以银行理财收益率下降,很大程度上或对应的是资产端金融产品的增多。

此外,在他看来,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下降也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下的一个必然结果。“因现在要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即推动金融市场利率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过去几年来看,金融市场的整体收益率实际在持续下行,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必然也下行。”

他认为,目前我国实体经济还在调整过程中,市场资金面整体会保持合理充裕,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的实际融资成本,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银行理财收益水平可能长期维持在当前的较低水平,甚至还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但他同时也表明,从中长期来看,银行理财的收益走势很难判断,因涉及实体经济运行情况及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但原则上来讲,全球目前已进入低利率时代,中国的利率水平相对看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旧较高,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利率水平回到前几年的概率非常低。

普益标准研究员董加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方面,资管新规实行以来,理财产品估值方法由摊余成本法向市值法逐步转变,产品的收益表现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波动,理财收益的变化取决于外部市场的稳定性与管理者自身的投研能力,未来净值型理财的收益波动将是常态。

“另一方面,长期来看,在经济下行、地方债发行、降息的压力下,明年债市预计会有所波动,所以未来净值型理财收益从长期来看或将有所波动。”董加发道。

对于近期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失败现象,普益标准研究员唐燕妃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称,产品募集失败一般原因是,其一,在市场较为极端,市场情绪特别低落时,发行环境非常差的情况下会出现发行失败;其二,公司之前批量布局的一些产品,市场一旦发生变化,产品销售也可能会出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