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媒体报道 > 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归集近7亿条涉企核心数据 促成“中小微”融资逾53亿
Home > MediaCoverage > 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归集近7亿条涉企核心数据 促成“中小微”融资逾53亿

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归集近7亿条涉企核心数据 促成“中小微”融资逾53亿

2022-05-31 2022年05月31日

建成4个月,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填补信用空白,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近2万家,促成企业获得融资53.78亿元。

5月25日,地方征信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座谈会在深圳举行。作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根源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抓手,今年1月,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建设、运维主体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完成企业征信机构备案,正式对外运行。

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振在会上表示,地方征信平台定位为全市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和统一社会信用服务平台,平台归集散落在地方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涉企信用数据,打破涉企政务数据“数据孤岛”,全面、精准刻画中小微企业画像,为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首次融资、信用融资提供决策支持,助力解决普惠金融业务“给谁贷、贷多少、利率高低”问题。

构建企业全息画像,给小微企业融资上“户口”

截至目前,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已完成37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6.94亿条涉企信用数据的归集,实现深圳380多万活跃商事主体全覆盖,并与全市48家商业银行完成技术和业务对接。刘振介绍,下一步,平台将进一步对接更多的政务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刘博在会上介绍,通过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激活沉睡在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涉企信用数据,实现涉企信用信息依法归集共享,是中国人民银行落实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中的大部分都是缺乏甚至没有信贷类征信信息的“征信准白户”,或者是完全的“征信白户”。刘博表示,“替代数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征信难题。中小微企业注册在地方、经营在地方、融资在地方、信息也在地方,地方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掌握的涉企信用数据是重要的“替代数据”,可以有效填补信贷类征信信息空白。

“征信平台提供的政务数据覆盖面广,包含社保、公积金、电力等特色的数据,通过政务数据的全面整合,大大节省了银行对接不同渠道的成本。”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主任级高级经理张明称,利用征信平台数量和维度丰富的数据,银行可以搭建面向特定客群的风控模型、完善产品体系。近期,该行一家制造业客户受到疫情冲击急需一笔贷款,在法人因疫情防控原因滞留异地的情况下,通过征信数据支持,一周内放款500万元,得到高度认可。

数据归集是地方征信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地方征信平台建设的难点。刘振介绍,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建成4个月以来,平台归集政务、地方金融等涉企核心数据近7亿条,居全国地方征信平台之首。依托政府大数据资源,平台搭建之初就布局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可信计算等新技术,充分挖掘数据价值,打造高响应、多维度、多形态的征信产品矩阵,提升平台服务金融机构能力。目前,自研并联合开发8款产品,服务嵌入银行核心系统,累积调用平台产品超2万次。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普惠金融部徐宏庆在会上表示,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对深圳本地政务数据进行归集治理,涵盖了企业法人的多维度、长时段、上下游等数据,填补了其他征信渠道的数据空白,具备了为企业提供信用画像的较强能力,为解决小微企业信用贷和首贷难、贵、繁的问题提供了契机。

“深圳市某塑胶制模有限公司就是我行运用深圳征信服务平台数据后的首批受益者。”深圳农商行信贷管理部负责人江森林表示,该企业因规模较小,无合适抵押品,属于人行征信白户。深圳征信服务平台上线后,深圳农商银行利用深圳征信的政务和公共事业数据,对该客户精准“画像”,快速发放了速易贷纯信用贷款100万元。今年以来,深圳农商银行调用深圳征信服务平台数据763次,涉及融资金额达16.03亿。

招商银行深圳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李峤在会上表示,截至2022年4月末,该行在征信平台查询征信报告566户(即融资申请户数),其中获得融资的企业户数104户、8.95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5.78亿元、信用贷款1.5亿元,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有力支持。

市场化导向建立数据契合度

大数据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展产生,但数据本身无法直接成为征信信息。刘博会上介绍,银行与中小微企业在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建设之初即开始介入,全程参与,引导着平台以用户为中心推进系统建设和产品开发,同时,通过组织银行广泛开展测试,确保了平台所开发的产品和功能从一开始就是契合金融业需求的。

据介绍,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坚持“以需求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实用、好用”为基本遵循。在政务数据归集、征信产品设计、金融场景嵌入、平台功能和系统架构规划等环节,组织了十余轮次的多方调研座谈明确需求。

征信数据赋能金融机构,契合银行需求,也就成为征信建设工作能否落地的关键所在。徐宏庆介绍,前期,交行深圳分行主动参加平台运营前期及试运行工作,成为主要测试合作行;平台运营后,作为报告的主要调用银行之一,与征信平台继续保持密切沟通。目前交行与深圳地方征信平台签署了总对总合作协议,开通多种征信报告调用方式,并在多个场景探讨和使用征信报告及数据。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分析表示,“深圳征信这个点给我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就是它是市场需求导向的,再根据市场的需求反过来进行整理,然后进行相应数据的集中和相应技术的开发。”其表示,这实际上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市场化机制和深圳征信本身的市场化能力建设起来,才能真正更有效地把数据向金融机构实际应用当中去进行各种赋能。

“我觉得这算是一个起步,目前这个方向符合了我们整个地方征信建立的方向,实际上这个征信是基于市场化的原则来进行数据安全保护,数据统一应用,所以这个非常好地体现了市场化导向,以及接下来我们一些地方征信主体未来的发展方向。”曾刚表示。

未来聚焦数据全量归集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等在信用信息领域已经开始进行整合,也有不少跨部门、跨区域合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数据烟囱”“信息孤岛”等现象普遍存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微众银行企业市场及创新业务部副总经理袁伟佳表示,目前,深圳征信在深圳本地数据的整合共享方面已卓有成效,但银行仍希望进一步深挖本地数据,在“7+4”类地方金融组织、海关企业进出口、核心企业供应链、企业招投标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曾刚同样指出,从研究角度、金融机构做金融决策,地方小贷、保理这些数据都非常重要。此前缺乏这部分数据的归集机制,征信平台的建立把地方政府和地方监管金融机构相关的数据实现了集中标准化,进行尽可能范围的适度收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建设工作。

刘振表示,平台将继续深挖金融机构、政府部门数据需求,在指导单位的带领下,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外部数据源单位的合作,实现核心政务数据、地方金融数据、商业数据的全量归集与共享,筑牢平台发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