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媒体报道 > 从“渠道”到“业务” app或成真正银行形态
Home > MediaCoverage > 从“渠道”到“业务” app或成真正银行形态

从“渠道”到“业务” app或成真正银行形态

2019-01-16 2019年01月16日

金融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服务形态、管理运营模式等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2月13日,第三届智能金融国际论坛暨2018“领航中国”年度盛典在北京隆重召开,1000位嘉宾云集,500家金融机构齐聚,60位重磅大咖登场,同商“改革、进化、突围”之道,一起探讨金融改革新征程。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论坛现场对《中国手机银行发展与评测报告》进行了解读。

曾刚指出,手机银行会成为未来非常重要的载体,比起无人网点,“真正的银行形态有可能是藏在手机端角落的APP”。

根据银行业协会数据,电子替代率,第三方支付交易占总交易比重去年已超87%,上市银行则超95%。曾刚表示,中国特色的强大第三方支付和交易习惯的养成,说明了银行的渠道价值降低,银行面临着金融科技的巨大挑战,“要考虑未来银行存在的价值和存在的形态”。

曾刚介绍说,测评发现银行功能非常全,功能覆盖绝大多数业务;国有六大行相对更好,股份制银行创新性业务方面有独到之处,中小银行安全性要求更高。他补充说,测评目的不是分优劣,而是看看我们做了什么。

曾刚指出,技术突破降低了门槛,给手机银行带来了迅速发展。他介绍,已有两家手机银行用户数超过了3亿,且交易额度迅速增长,速度远远高于PC端。他分析,银行的业务模式变化了,原来手机银行的产品仍是“渠道”,而现在,移动端提供网点无法提供的“业务”,“科技让业务变成了可能,而且扩展了想象空间”。

最后,曾刚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是,科技应用加速,功能扩展。二是,回归本原,完善应用场景,结合客户需求做适应的场景,不一定要做的和支付宝一样。三是,整合传统优势,线下是其相对互联网企业的优势。还有就是提升用户体验,加强开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