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媒体报道 > 曾刚:理财机构分化影响在过渡期结束后会很快显现 三方面推动监管机制创新
Home > MediaCoverage > 曾刚:理财机构分化影响在过渡期结束后会很快显现 三方面推动监管机制创新

曾刚:理财机构分化影响在过渡期结束后会很快显现 三方面推动监管机制创新

2021-07-12 2021年07月12日

2021年1月29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0年)》。《年报》以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大数据为基础,全面总结2020年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情况,并对2021年银行业理财市场发展进行展望。2020年,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坚持“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职责,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坚守风险底线,积极推进规范转型,服务实体经济,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整体市场运行平稳。截至2020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5.86万亿元;当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9932.5亿元。

《年报》总结,2020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具有如下特点:一、监管政策持续完善。资管新规发布至今,银行理财相关配套监管政策相继推出,理财业务监督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从行业监管、主体治理、业务规范等多个维度进一步规范理财行业的发展。在银行理财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理财业务的转型方向和展业格局逐步明晰。二、规范转型稳步推进。2020年,以净值化转型为重点,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发展稳步推进。一是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及占比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17.4万亿元,同比增长59.07%;净值型产品占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67.28%,上升22.06个百分点。二是存量资产化解有序推进。银行在大力发行净值型产品推进转型的同时,加快存量资产处置,合规新产品占比持续升高,同业理财及嵌套投资规模持续缩减。三、服务功能有效发挥。近年来,银行理财在规模稳健增长的同时,也为支持实体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底,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等资产,实现理财资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对接,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达到22.21万亿元。银行理财在直接支持企业发展、助力疫情防控、盘活小微企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四、市场主体更趋多元。截至2020年底,共有331家银行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9.19万亿元,占全市场比例为74.21%;24家理财公司(含2家外资控股理财公司)已获批筹建,其中20家已正式开业,存续余额6.67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达25.79%。银行理财公司和外资控股理财公司的成立,为银行理财市场注入了新生力量。此外,理财产品登记机构、托管机构和第三方信息披露机构为银行理财市场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支持保障。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承担理财产品集中登记工作,是具备理财产品托管业务资格的专业机构,同时也是理财产品第三方信息披露机构。借助自身独特的市场定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长期以来致力于为理财监管、市场机构以及投资者提供全方位服务。五、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从产品期限来看,长期限产品发行力度稳步提升,募集能力进一步增强。期限在1年以上封闭式产品累计募集资金同比增长37.86%。从募集方式来看,公募理财产品是银行理财的绝对主力。2020年底,公募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4.75万亿元,占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95.71%。从投资性质来看,理财产品投资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84.34%。六、投资收益稳步提高。全年累计实现客户收益9932.5亿元,同比增长7.13%。银行理财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居民投资渠道,增加了财产性收入的来源,极大满足了投资者资产保值增值需要。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教授应邀参加了《年报》发布会,并进行了点评。曾刚主要分析了当前银行理财市场发展和转型的突出特点:一是银行理财转型仍是进行时。尽管2020年净值型产品发行提速,但不可否认地讲行业的转型还没有完成。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年底,在转型过程中个别银行还会面临一定的存量产品转型压力。目前监管部门对于这一块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银行理财机构还是要大力推动转型过程加快,并做到转型的同时,保证对整个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机构分化的影响在过渡期结束后会很快显现。未来绝大多数的银行机构无法直接开展理财业务,这些银行需要思考在存量产品压降完毕后,未来的在理财业务中的定位会是怎样的。对于大量的小银行而言,下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大小银行之间的合作,产品技术的输出等。过渡期结束之后,市场格局和产品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重新进入一个新相对稳定的状态。

曾刚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作为一类全新的金融机构,其制度建设还在逐步完善,在此过程中面临很多挑战,一定需要在实践发展中反复的这种完善和优化。未来从市场增量角度来讲,银行理财发展实现新的大转型,还涉及到监管政策上的一些创新,建议从三个方面探讨:第一,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保护问题。这二者之间,我们目前强调的投资者保护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也需要关注面临投资效率问题。我们希望投资者接受净值型产品,并作出理性的投资选择,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的工程。在这个层面上,需要行业协会等发挥作用,单家机构推进是非常困难的。第二,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业务资质问题。比如,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并没有养老第三支柱相关的投资和业务资质。一方面,银行理财子公司在这个领域,无论是客户端还是投资者的优势都是非常明显的。另一方面,银行理财子公司对于推动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也有很大好处,因为目前中国金融体系当中银行还是占主导。第三,理财产品的流通交易或者说是二级交易市场建设问题。这是一个长期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与银行理财产品端的流动性、投资端的投资期限和范围,都非常相关。目前而言,投资者的需求还是比较短期的,但从市场经济转型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它是长期的资金。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推动二级市场的建设。且从实际运行层面,我们看到它是有市场需求的。通过二级市场的发展可以支持一级市场发展。二级市场的发展有可能会改变一级市场发行的期限,增大一级市场的产品空间,并把长期资金引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