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论文 > 福建自贸区与两岸经济合作的路径探索
Home > Research > Paper > 福建自贸区与两岸经济合作的路径探索

福建自贸区与两岸经济合作的路径探索

作者Author:胡滨 2016-12-16 2016年12月16日
两岸经济合作作为自贸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福建自贸区得到重点体现,为增强两岸经贸合作乃至经济一体化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本文首先介绍了福建自贸区的对台开放政策;继而分析了自贸区战略为两岸经济合作可能提供的新机遇,以及两岸经济合作面临的内外条件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主体的两岸经济合作路径,以及此路径下福建自贸区建设的具体措施;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福建自贸区与两岸经济合作的路径探索

文/杨 楷 胡 滨

引言

从经济特区到自贸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这样的特殊试验区域一直是大陆参与全球经济的桥头堡两岸经济合作是自贸区战略的重要部分自贸区内更加优越更加国际化的管理和营商环境有望对两岸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发挥新的重要作用虽然台湾政局近期出现了变化两岸经贸合作面临政治因素造成的降温风险但自贸区建设所带来的机遇是客观的符合两岸经济合作的现实需求只要两岸合作能正常开展就应该按照市场规律适应新的环境变化采取合适的合作路径让两岸企业和人员自主利用自贸区平台共同构建符合两岸利益的经济合作局面

理论方面关于自由贸易区这种开放形式本身的研究较为丰富在自贸区发展的历史演进功能地位和建设模式等方面的经验介绍与比较成为多数学者关注的重点①② 现阶段针对我国初步实施的自贸区战略的相关研究也正在快速增加研究内容既包括自贸区建设对经济开放的意义与影响又包括主要依托于上海自贸区对自贸区战略在各个层面的具体实施尤其是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经济发展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等的影响①②③④ 就自贸区发展与两岸经济合作的关系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考察福建自贸区建设中的两岸经济合作定位林晓伟李非着重分析了闽台贸易的状况以及福建在两岸经济合作中的优势建议加强闽台互补与协同单玉丽指出自贸区的各项改革措施正适合构建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台湾海峡经济区”。二是专门探究福建自贸区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影响李鸿阶建议福建自贸区发挥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共同家园的作用彭海阳等深入发掘了福建自贸区中的厦门片区在对台合作方面的排头兵作用丁昶则认为福建自贸区可以弥补ECFA在效率方面的不足为两岸合作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其他还有部分研究分别从文化农产品服务贸易和金融开放等具体层面对相应影响进行了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在福建自贸区与两岸经济合作关系的已有研究中较少考虑两岸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本文突出福建自贸区在两岸经济合作中的先行先试定位探索两岸经济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利用自贸区战略机遇为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两岸经济的融合发展探索道路

福建自贸区实施概述

实施自贸区战略的背景

就自贸区战略实施的宏观经济背景看第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世界贸易增速下滑自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陷入持续的低迷阶段2012年至2014全球贸易增速连续年低于3%年均增速仅为2.4%远低于1990年以来年均5.1%的增速第二贸易规则正发生深刻变化WTO之外美欧正主导另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和多边服务业协议PSA),以重塑美欧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规则制定者的绝对地位第三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发生重要改变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施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成为转变发展模式构建开放新体制的必然选择

(二)福建自贸区战略布局

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大自贸区在成立伊始就有着明确的顶层设计定位各有侧重和不同福建自贸区的突出特点在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在区域功能方面福建自贸区由三个片区构成相互之间功能定位不同见表)、各有侧重其中平潭的共同家园功能是其他自贸区所没有的


就对台开放的具体安排看福建自贸区的建设突出了创新两岸产经合作机制增强闽台经济关联度的战略在两岸合作方面先行先试为整体推进两岸深化合作积累经验成为福建自贸区的最大特色就具体措施而言福建自贸区结合两岸合作特点在对台的开放程度上提升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平潭片区被明确突出开放措施更加具体见表2)。其他自贸区虽没有明确提出两岸经济合作的内容但长三角和珠三角向来是台资企业的聚集地并不存在与自贸区对接的障碍因此两岸经济合作不仅是福建自贸区的独特功能而且是包含在整体自贸区战略中的有机部分



自贸区战略与两岸经济合作机遇

两岸经济合作现状

自金融危机以来两岸双边贸易规模整体上呈逐步扩大趋势2013年和2014年基本持平目前大陆是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而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长期以来两岸贸易往来中的大部分都属于货物贸易近年来货物贸易规模的增加速度低于贸易总额的增速货物贸易占比有所下降见图)。


就两岸投资发展的状况而言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数量稳步增加2009年至2014年的六年时间增加了12000多个增幅为15%左右平均每年新增大约2000个新项目上升趋势明显这说明大陆对台资企业仍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不但台资项目的增量可观而且大陆实际使用的台资数额相比之下也有较快上涨已经从2009年的495.4亿美元增加到了2014年的611.5亿美元增幅为23%左右见图)。


在两岸贸易和投资往来的背后制度化规范化的两岸经济合作安排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两岸自20086月启动中断长达九年的协商机制以来先是在2010年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明确以自由化为两岸经济往来的重要目标为两岸经济在更高层次的合作协调推进和争议解决等建立了有效的保障机制作为ECFA 后续协商的协议之一2013年两岸又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详细规定了两岸服务市场的开放清单出台了众多便利两岸服务业合作的优惠措施除此之外两岸还在运输金融和投资等方面签署了多项协议

自贸区战略带来的机遇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两岸经济发展的共性越来越多除了面向同样的区域经济外两岸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都受到内外因素双重挤压经济增长都面临转型的问题中小企业同样都是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等等大陆开启自由贸易区的新开放模式为两岸在行业产业层面的生产端合作提供了契机概而言之两岸经济合作的自贸区机遇主要体现在窗口效应和平台效应两个方面

第一窗口效应首先自贸区建设有利于对接两岸市场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升级自贸区强调国际化市场化和法制化建设与共同市场的统一开放竞争以及规则性的内在要求一致而共同市场建设正是实现两岸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步骤在这背后还有大陆规模巨大且多元化的需求而且大陆提出了包括城镇化和供给侧改革在内的多项新的经济战略这为自贸区企业的市场扩容要素流动等提供了众多新的机遇其次大陆的一带一路等战略蕴含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据统计2014年大陆与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双边贸易总额接近7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了7%左右约占同期大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4而福州片区着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平台可望进一步拓宽台湾通向丝路沿线国际市场的道路

第二平台效应首先两岸产业合作深化将受惠于自贸区建设自贸区明确了对台在多项服务业和金融业领域的开放措施两岸产业的合作范围更广内容更加丰富有利于充分发挥台湾在服务业方面的优势为实现两岸在更高层次上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巨大便利其次优惠的政策环境将使自贸区成为两岸企业发展的沃土一方面自贸区主动打破政府管理体制的障碍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权利环境标准技术标准政府补贴等领域的制度安排得到改善能够使区内企业从容应对国际贸易环境的新变化增强外向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不但提升了外资管理的国际化水平而且使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投资需求得到更大释放再次自贸区有望成为两岸企业联系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自贸区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措施有利于整合全球的资源与市场尤其是对国际航运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产业集聚区的共同打造将进一步提升两岸在区域和全球贸易与投资中的影响力

两岸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福建自贸区突出两岸经济合作是为了推动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让两岸人民从经济发展当中受益为此有必要基于自贸区战略对两岸可能的经济合作路径进行探索

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为基础

首先正如上文所指出的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且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状况进一步分化全球贸易总额增速放缓国际资本从新兴经济体回流发达国家的趋势明显通过自贸区以点带面的方式实现两岸经济合作并最终建立共同市场有利于实现两岸需求的互相加强其次两岸经济都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大陆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动力转换都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同时台湾经济在面对出口压力提高国际分工地位时同样需要创新的支持两岸共同的需要正是自贸区要先行先试重点建设的方面再次两岸传统贸易所基于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面对大陆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逐渐升级且土地和环境成本等都有所上升的新情况两岸经济互补与竞争共存的局面将愈加明显而自贸区开放的对台政策将有利于两岸企业共同探讨解决之道携手走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

两岸可能的经济合作路径

随着两岸自贸区规划的实施从加工贸易等产业转移的形式转变为更高层次的产业合作更加便利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着更为有利的环境对内可以提升双方的产能对外可以共同应对国际竞争符合内外部条件变化的客观要求

通过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法治体系为自贸区内企业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是整个自贸区战略的基础有望带来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制度红利这样的政策环境可以引导生产要素在区内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进而企业可以在商品和投资自由贸易条件下选择适当产业进行合作生产并进一步增加国际竞争力实现更高层级的对外开放促进两岸经济增长如图所示)。


具体而言第一正如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中要求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环境是自贸区建设的主要着力点也是释放经济活力的基础以简政放权为代表的行政体制改革法治化建设是全局性的宏观层面的产业支持政策贸易便利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具有明确的引导作用是中观层面的在微观层面税收优惠和工商注册等则是对企业的实质性支持与此同时探索两岸在自贸区发展规划市场监管利益分配争端解决等方面的共同管理机制也十分必要

第二促进两岸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资金人员技术和货物服务等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是两岸深入融合发展的重要条件福建自贸区已经放宽了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居住时间和企业经营许可范围方面的限制在国际化的教育医疗和社会服务以及车辆往来便利等配套措施方面也进行了加强创新人才集聚和培育机制不断完善

第三扩大金融服务开放合作两岸在金融合作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是经贸合作中不可或缺的领域能够产生新的积极效应一是深化金融机构合作二是扩大金融业务发展在为经济活动提供资金便利的同时鼓励两岸开展创新型金融业务三是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为基础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

第四强化两岸产业合作两岸产业优势互补和供应链合作已经成为共识此外两岸在服务业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从内部结构看一方面台湾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70%左右但遇到了发展速度不高的情况另一方面大陆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不到50%但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见图)。


第五共同培育内部和外部两个市场首先大陆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和生产销售网络台湾企业在电子科技产业和服务外包等领域具有优势两岸能够通过有效分工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贸易合作实现融合发展互利共赢其次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两岸企业在诸如技术标准联合研发技术转让等领域加强合作以共同应对挑战与此同时两岸同为外向型出口经济体如何保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拓宽国际市场是两岸共同面对的问题两岸企业通过强强联合等方式以自贸区为平台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推动企业走出去对两岸维护出口增长具有积极意义 

新路径下的福建自贸区构建  

福建自贸区肩负着两岸经济合作示范的重要战略使命应针对性地突出对台特色将两岸经济可能的合作路径走好走实

第一坚持落实自贸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要求首先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商事登记制度货物贸易通关便利方面的改革探索负面清单制度的灵活调整,在风险管控的前提下,针对两岸经济合作的有效需求为负面清单瘦身等。其次,自贸区需要在市场制度方面不断完善,建立起公平的竞争环境,强化产权保护制度和产业支持政策等。同时,完善两岸贸易合作和外商投资法律和评估机制,借鉴自贸区税收政策国际惯例,完善自贸区配套税收政策并抓紧落实。再次,借鉴新加坡等地的经验,加强法治化建设,为市场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

第二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台湾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在以福州片区为主的自贸区内集聚发展大陆着重发展的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等新兴战略产业不但为台湾的先进制造业带来了机遇而且与台湾为推动产业升级而推动的绿色能源生物科技观光旅游健康照护精致农业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具有一致性

第三发挥中小企业在创新两岸产业合作中的主体作用帮助中小企业在自贸区建设中把握商机目前台湾有企业133万多家其中95%以上是中小企业而大陆中小企业的数量也占到企业总数的90%以上应建立两岸中小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提供包括场地技术人才信息和资金等方面的创业保障发挥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健全成果转化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此外还应重视企业商会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信息共享及投资贸易促进机构发挥其在企业间相互沟通协调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推动两岸金融合作与创新发展两岸金融合作应遵循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一方面通过为区内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创建一个高效便捷的融资环境放款准入限制允许设立台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允许相应机构在区内开展人民币信贷业务建立贸易融资平台推动厦门片区建设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投融资中心另一方面通过便利贸易结算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开放还可以发展供应链金融高效整合资源密切上下游产业联系同时优化金融监管安排实行分类监管完善金融监管措施建立金融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健全风险监控指标提升金融监管执法效能严格防范自贸区金融风险

第五,促进人员流动是解决两岸经济问题乃至政治问题的关键。首先,建立创新创业园区,简化工商注册流程,适当放宽标准,为两岸青年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创造高标准的营商环境和创业氛围,吸引两岸青年共同创新创业。其次,在平潭片区,以建设共同家园为载体,开展文化、医疗、旅游等的合作,便利人员、车辆往来,稳步推进执业开放和社会保险等的对接工作。 

五、结论与建议

 

面对自贸区建设为两岸经济合作带来的新机遇福建自贸区可以在进一步便利两岸贸易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制度创新更加侧重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实现两岸生产要素的有机融合为两岸在更高层次的产业合作创造更多可能并最终实现两岸经济的共同增长首先应增强两岸政治互信降低政策壁垒形成对称性开放为两岸在自贸区框架下的发展建立稳健的政治基础并逐渐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两岸合作机制其次应探索建立福建自贸区的合理管理机制一方面坚持福建自贸区的定位在实现地方经济突破的同时还应关注对台合作的示范作用避免成为地方经济竞争的工具造成政策走形另一方面建立统一机构切实落实自贸区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各个部门的工作和利益协调同时自贸区建设既要放得开也要管得住防范纯粹的政策套利行为强化风险管控实现有序合理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