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研究评论 > 监管沙盒能否填补创新与监管的“鸿沟”
Home > Research > Research Comment > 监管沙盒能否填补创新与监管的“鸿沟”

监管沙盒能否填补创新与监管的“鸿沟”

作者Author:胡滨 2021-01-05 2021年01月05日

过去四五年,金融科技在以互联网、区块链、云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支撑下蓬勃发展,为金融发展持续提供了创新的活力。一方面,金融科技推动金融创新,成为全球跨界融合创新的典型代表,是各个经济体金融体系竞争力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另一方面,科技与传统的金融业务相融合后衍生出来的新业态、新理念正深刻改变金融服务的供给体系,金融服务趋于多元化,服务渠道不断丰富,产品供给也更加完善。

机遇与挑战并存。金融科技发展及其相关创新对金融服务供给结构、供求匹配以及风险布局等带来了实质性变化,对金融监管体系带来了更为显著的监管挑战,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平衡问题也因此凸显。从金融科技发展特征与传统监管范式的适配性来看,在金融科技发展进程中,金融科技以其跨界化、去中介、分布式、智能化等特点给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带来了重大的挑战,亟须寻找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监管框架来缓释金融科技引致的风险和监管问题。

面对这一难题,国外监管当局对于金融科技发展、创新及监管匹配提出了较多的改革思考和探索,其中,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 box)成为多个经济体探索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平衡的一个重要尝试。综合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经济体的监管沙盒机制的政策背景、框架、工具和进展,监管沙盒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监管沙盒具有时限性;二是运作更具包容性和灵活性;三是监管理念更具主动性。当然,各个经济体监管沙盒的政策框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在政策的适用机构范围大小、具体政策目标和适用领域等方面各国都根据自身情况实施了不同的设计方案。

那么,监管沙盒能否填补创新与监管的“鸿沟”?从各国监管沙盒实践来看,一方面,监管沙盒包容性和主动性监管理念有助于企业实现创新方案,提高合规能力,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创新产品或服务面世后的监管成本;另一方面,监管沙盒在增加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前瞻性和技术性以及提供更为丰富的监管工具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监管沙盒依然存在目前无法忽略的局限性。概括来看,监管者责权边界、收益风险权衡、监管技术(Regtech)的应用、安全空间与现实状况的差异、微观监管与宏观审慎的协调等问题使监管沙盒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且监管的有效性也需要进一步观察。

回到中国。近年来,中国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尤其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金融科技局部领域(如第三方支付)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随着科技与金融的联系愈加紧密,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未来仍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亟待金融监管体系进行相应的变革。

为适应金融科技行业发展、防范新型金融风险,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已经陆续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监管规则,逐步确立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在互联网金融集中整治之后,金融科技监管实践不断深入。201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以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更好地引导新技术在金融领域正确使用。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方向和路径。2019年12月,央行发布公告表示,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政策。

从金融监管改革实践来看,中国已取得了一些局部性、阶段性的突破,在北京市率先开展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更是表明我国正致力于探索金融科技监管规则体系,以寻求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的平衡。国外监管沙盒实践为中国金融科技监管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国版监管沙盒的推进路径符合中国改革开放的一贯思路,即局部试点、先行先试,一系列政策出台和制度创新为打造全国性的监管沙盒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然而,就目前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及对其监管现状来看,中国版本的监管沙盒机制探索道路依旧漫长。除了国际经验中存在的监管者责权边界等协调问题,在国内实施监管沙盒机制还有两个重大挑战:一是监管沙盒的实施对监管资源提出了较高要求;二是监管沙盒的实施缺乏法律依据,尚没有明确的保障机制。那么,中国版的监管沙盒应该如何来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可通过借鉴国际经验,依据我国国情,逐步构建起统一、完整的金融科技监管制度体系。

鉴于此,我们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的专业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学者就监管沙盒的理论框架、国际经验以及中国版监管沙盒机制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我们在开篇第一章首先提出了本书的核心观点,即提出中国版沙盒之构想,后续章节中分别对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和荷兰等经济体的监管沙盒的背景、框架以及政府职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各国监管沙盒制度设计对于中国的可借鉴之处。监管沙盒为创新促进与风险管理的融合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对于这一全新的管理机制,中国如何更好地借鉴、吸收、调整和完善,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议题,本书也希望对此方面问题的研究有所贡献。

是为序。

(本文系《监管沙盒:理论框架与国际经验》序,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