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为互联网银行解缚 助力小微企复工复产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抗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接下来如何尽快恢复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推力企业复工复产,将此次疫情对国民经济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成为当下和今后一段时间最重要的议题。就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业而言,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银行业的贷款质量、业务经营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作为重要的服务业和金融中介组织,银行又需要担负起支持复工复产、国民经济恢复和稳定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
一、金融抗疫政策仍有短板
新冠疫情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多次强调发挥金融机构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措施,并重点针对个体工商户加大扶持,帮助缓解疫情影响、纾困解难。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下,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密集出台,相关效果也不断显现。在各项政策的执行和落地过程中,如何实现政策的精准触达、如何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评估政策的价值意义,都成为决定此次金融“抗疫”胜利与否的关键。就政策而言,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还是如何最大范围的惠及更多的微型企业和经济主体,将优惠政策精准地触达最需要资金的经济社会末梢。
银行的传统信贷模式在疫情下难以触达中小微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银行业务网点很难展业,常规的贷前风控和贷后管理受到影响,金融支持和优惠政策很难迅速触达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特别是那些主要依靠传统线下手段展业的商业银行,在贯彻执行“抗疫”政策时犹如被捆住手脚的困兽,很难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金融政策,将政策优惠及时传递给小微企业,担负起稳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社会责任。
多数的微型企业还不是政策支持的重点。疫情之下,目前大多数的金融支持政策主要针对中小企业,但从认定标准和信贷投放上看,占比接近50%的微型企业受各种风控约束很难被覆盖。例如,近期被媒体聚焦的西贝、海底捞等大型餐饮企业以及一些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目前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但与他们相比,在餐饮企业中占绝对主体的微型企业更需要扶持,他们抗风险能力更弱,歇业受到的伤害也更大,需要更多、更大的政策扶持。
个体工商户和个体经营户的政策支持难以落地。与小微企业相比,个体户更难获得目前的金融政策支持。目前,个体户可以包括个体工商户和个体经营户,其中个体工商户是指按照相关法律规在部门注册登记过的个体户,而个体经营户主要指没有工商注册但实际从事个体经营活动。从当前情况看,对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对民生生活冲击最大的应该还是个体工商户,特别是个体经营户。虽然,近期出台了《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3000亿元低息贷款定向支持个体工商户,鼓励互联网平台联合互联网银行、中小银行,帮助个体工商户拓展融资渠道,提供定期免息或低息贷款,但由于没有官方的登记注册,缺乏抵押担保品、没有银行信贷记录以及稳定的银行流水,更多的个体经营户基本都被排斥在现有的全部优惠扶持政策之外。
反观一些具有互联网和科技基因的金融机构,则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借助自身平台和技术优势,快速调配其自身特有的信息流、商品流和资金流,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成为稳经济、稳信心的重要支持力量。特别是一些互联网银行,运用“无接触服务”“非接触贷款”等模式,通过在线申请、无需人工接触的数字贷款方式为中小微企业和更多的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并迅速得到其他各大银行的相应,联合开展金融服务。
3月13日,银保监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亦表示(银保监会:加大产业链资金支持鼓励大行和民营银行合作),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强与主要依靠互联网运营的民营银行的业务合作,为小微企业精准滴灌,提高复工复产小微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
......
研究评论全部内容请详见附件。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