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媒体报道 > 李扬:我国物流费用占GDP比重远高于发达国家,切忌以内循环名义搞地方保护
Home > MediaCoverage > 李扬:我国物流费用占GDP比重远高于发达国家,切忌以内循环名义搞地方保护

李扬:我国物流费用占GDP比重远高于发达国家,切忌以内循环名义搞地方保护

2020-12-24 2020年12月24日

1.png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前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李扬

12月24日,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的2020中国金融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会上表示,畅通国内大循环应注意降低制度成本,破除软预算约束,消除潜规则,不能层层搞本地区的“内循环”,切忌以双循环的名义搞地方保护。”

李扬预测,2021年风险依旧,由于疫情控制不力,全球经济继续“闭锁”,增长乏力。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债务高企,将导致金融风险加剧,除此之外,行之多年的“超常规”货币、财政政策的副作用渐显。

李扬认为,无论形势如何变化,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都是我们的立足点。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坚持扩大内需,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大国都不会听任其经济保持较高的对外依存度。2019年,德日美三大国中,唯有德国对外依存度高于中国。”

李扬指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需要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这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

在生产环节,重点在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产业布局,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在分配环节,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工资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优化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分配格局;优化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宏观配置结构。

在流通环节,疏通流通渠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至关重要。中国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1991年为23.7%,2019年为14.7%。发达国家为6.5%。李扬认为,除了降低可见的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要降低维持货币金融运行的“纯粹流通费用”。

在消费领域,应当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放宽市场准入,畅通国际循环。

李扬认为,畅通内循环还应注意降低制度成本、体制成本,破除软预算约束,消除潜规则,构建高效率、亲民营经济的市场体系,减少非生产性体制障碍造成的摩擦损耗。“除此之外,还要破除地方保护,要破除自我封闭的地方小循环,不能层层搞本地区的内循环。切忌以加强内循环的名义搞地方保护。”

最后,李扬认为,金融改革要为市场化资源配置创造条件,要完善引导资源配置的信号体系,需要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即: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