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媒体报道 > “一带一路”全球化的中国引擎
Home > MediaCoverage > “一带一路”全球化的中国引擎

“一带一路”全球化的中国引擎

2018-03-26 2018年03月26日

中国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在“一带一路”战略的驱动下,中国应该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3月14日晚,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做客清华大学“全球经济、金融和能源大讲堂”,紧密围绕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给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一带一路”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球化稳步发展。从2012年,习总书记提出的“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一带一路”被提升至理论水平;到2017年的达沃斯论坛上,习总书记就经济全球化问题发表演讲,引发强烈共鸣;再到十九大上,“一带一路”被写入党章。李扬认为,“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狭义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合作倡议,更是目前中国的全球化战略。目前,“一带一路”的理论仍在不断地丰富之中,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解,是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和全球化战略的基石。但李扬也指出,目前对于“一带一路”的理论研究仍是远远不够的。

接下来,李扬从全球化的历史切入,深入挖掘了“一带一路”全球化战略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支撑。李扬将全球化定义为“主权国家间在跨境贸易、资本流动、劳动力转移、信息传播等领域的关联日益紧密、依赖日趋增强的过程”。回望全球化,全球化已历经了作为全球化前史的“白银资本”时期,发达经济体主导的“百年和平”时期,二战后以美、苏两大阵营对立为特征的“半球化”时期,世界各国都参与其中的“大稳定”时期和以大危机为开端的“全球化调整时期”的五个阶段。在李扬的研究中,“白银资本”时期(15世纪-19世纪)成为了全球化开端的划断。在这一时期,东方国家是国际贸易的主角,意在获取更多的货币材料,尤其是白银。此时,世界贸易和资本流动形成了“互通有无”的基本格局,国际分工以水平分工为主。李扬认为,以“白银资本”为划断,是意在打破“欧洲中心论”,强调亚洲(主要是中国和印度)在西方世界兴起之前对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如今亚洲的新崛起及其引领全球化的新格局找到有案可稽的历史渊源。到了“百年和平”时期(1815-1939),开始有了明确的国际分工,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美国在一战后超越英国,成为了全球商品和资本输出的主要来源。二战后的美苏对峙,划分了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全球化进程进入了“半球化”时期(1945-1991)。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苏联解体和跨国公司的崛起,劳动力市场进入全球化、全球产业链重组、储蓄-投资格局的改变,世界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大稳定”时期(1991-200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面对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时,出现了“去全球化”的声音。在李扬看来,“去全球化是假,调整全球化格局才是真的”,“去全球化”趋势实际上是主宰世界200余年的传统全球化范式的渐趋式微。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积极探索全球化的新理念、新范式和新路径,寻找“再平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习总书记在达沃斯论坛上指出了世界经济的三大矛盾: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经济治理滞后和全球发展不平衡。因此,与颇具殖民色彩的传统全球化不同,“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粹是合作共赢,是承认世界多元、各国一律平等的前提下,致力于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合作共赢,打造命运共同体,并且各国积极探寻符合自己发展利益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多元共赢是蕴藏在‘一带一路’中的中国智慧”,李扬如是说。“一带一路”战略承认多元差别,以发展为导向,推进各国实现工业化,将发展为第一要务,实现产能合作,是帮助参与国解决贫困问题的全球化。另外,中国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也能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借鉴。

最后,李扬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提供区域公共品的必要性,并认为中国的全球化战略,必须借鉴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李扬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研究和精彩演讲,给在场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就同学们关心的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的发展方向、中国的对外投资和开发等问题,李扬与现场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