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论文 > 疫情冲击下增长路径偏移与支持政策——基于对企业非均衡冲击的分析
Home > Research > Paper > 疫情冲击下增长路径偏移与支持政策——基于对企业非均衡冲击的分析

疫情冲击下增长路径偏移与支持政策——基于对企业非均衡冲击的分析

作者Author:张平 杨耀武 2020-04-22 2020年04月22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论是在各区域的传播,还是对各行业和企业的影响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其扩散与冲击存在显著的不均衡性。但从各地复工情况看,尽管政府出台了不少支持性政策,但复工仍被整体性推后,很难实现差别复工,这一方面凸显出经济活动的系统性特征,另一方面也表明经济与社会存在高度互动制衡机制。本文依据中小企业复工数据与宏观总量数据进行了估测性对接,讨论了复工时间延后对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偏移的可能影响,同时基于微观企业调查数据,分析了疫情冲击下企业所受影响的差异性,尝试探索中国面对疫情冲击时的企业与政府政策互动,从而更好把握疫情冲击所造成的经济增长路径偏移,并给出了相应的提升政策效率的建议。

一、疫情差别性区域扩散与集中性复工

2020年1月开始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春节期间的出行和国内消费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并对全国物流、人流造成不同程度的抑制,全国复工复产时间被迫推迟。总体来看,此次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走势,但其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冲击不容小觑,而且冲击带有明显的地区、行业和群体性差异。本文以企业复工为线索,讨论疫情冲击的微观不均衡特性和全国复工推后的一致性,尝试分析影响企业复工的因素并对复工延后造成的工作日损失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偏移情况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疫情的非均衡冲击和复工的一致性推后

由于人口流量及流向的差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向全国扩散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许小可等,2020)。随着疫情的发展,到2020年3月中旬,31个省级行政区按累计确诊病例数大致可分为五个层次:最为严重的第一个层次是湖北省;第二个层次包括广东、河南、浙江和湖南,北京、上海从累计确诊病例数来看属于第四层次,但由于是大型中心城市,受返工潮影响较大,需防止二次传播,可划入第二层次;第三层次有安徽、江西、山东、江苏、重庆和四川;第四层次有黑龙江、河北、福建、广西、陕西、云南、海南、贵州、天津、山西、甘肃和辽宁;第五层次包括吉林、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和西藏①。因此,疫情的区域性扩散有着明显差异,但为系统性防范疫情的全国性扩散,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于2020年1月底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湖北武汉则采取了“封城”等更为严厉的措施,这些措施对有效降低病毒传播、加快疫情防控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Yang et al,2020)。

截至2020年3月14日24时,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累计治愈出院病例数为66911,超过累计确诊病例数的80%,山西、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南、云南、西藏、青海和新疆10个省级行政区已无现存确诊病例,天津、河北、内蒙古等9个省级行政区现存确诊病例已经降到10例以下。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非常重要。疫情爆发后,从各地规定的春节后复工时间来看,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和宁夏23个省级行政区明确规定,辖区内非涉及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不早于2月9日24时前复工,湖北省则于1月29日宣布辖区内各类企业不早于2月13日24时复工。这应该是地方省级政府明文规定复工时间的硬约束。同时,各地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政策从2020年2月初以来陆续出台,但复工受到疫情防控限制,进展缓慢。在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变化后,2020年2月23日中央召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提出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此后,各地推动复工复产的步伐有所加快,仅2月下旬就有17个省级行政区调降了应急相应级别。截至3月14日,全国共有25个省级行政区下调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等级,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河南、湖北虽然没有调降应急响应等级,但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复工复产。

1.png

2.png

从2020年2月10日全国大部分范围内允许复工到2月底的宏观经济活跃度指标及微观企业调查数据来看,企业复工情况尚不乐观。实际上,复工与疫情防控高度相关,并非简单是员工-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纯粹经济问题。这表明,疫情发展本身所形成的社会自我约束机制的强大作用,专家意见和疫情数据成为社会制衡的关键性因素。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一些医学专家和学术机构对疫情发展及其未来走势做了一些预测。这些预测有些是基于对传染性疾病的经验认知,有些则辅以SIT等模型进行分析(喻孜等,2020;吉兆华等,2020)。从预测结果看,主要可分为乐观、中性和悲观三类。乐观预测认为疫情防控在2020年2月上旬会见明显成效;中性预测认为2月中下旬病例数将达到峰值,后续病例数可能逐步减少;悲观预测则认为疫情要到3月底至5月底才能到达高峰。在这些预测中,认为疫情将在2020年2月中下旬达到峰值的医学专家占比最高。这些预测结果通过主要媒体被民众广泛获悉,逐步形成疫情发展的公众一致性预期,同时随着每日发布的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数变化,公众对疫情将在2月中下旬达到峰值的预期进一步得到强化。在社会已经形成一致性预期的情况下,各地出台的限制辖区内企业复工复产的时间已经成为非限制性约束(not binding)。特别是目前中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已达4.35亿户,手机用户总数已达15.7亿户,信息传播的范围较以往更广、速度更快。在社会形成一致性预期后,这种预期会受疫情发展和一些突发事件及信息传播的影响,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因误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只是影响社会选择的一个方面,社会的自我管控和约束能力实际上导致经济无法独立于社会而运转。

......

学术论文全部内容请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