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一带一路”建设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多边与区域合作研究室副主任郭晓琼,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蔡真
因为“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理念契合,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跨境使用形成了完整的投融资闭环,未来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上升将是一个自然过程。然而,人民币在“一带一路”跨境使用中在资本输出端和资金回流端依然面临风险,这将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此本文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
“一带一路”建设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逻辑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正式拉开政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序幕。人民币国际化早期采取了“贸易结算+离岸市场”的策略,这一策略在实践中最终沦为离岸在岸市场的“再贷款游戏”(殷剑峰,2011)。因为人民币在2009—2014年面临较强的升值压力,且离岸在岸市场利差较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需求主要来自套利交易。
2015年“8·11”汇改使得人民币形成贬值预期,从而导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放缓;但很快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又重新走上快速发展通道。“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其重要原因在于两者理念一致:“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提升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水平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改变当下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主动承担大国的国际责任,与美元一道促进国际资源优化配置。除了两者理念一致外,“一带一路”能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源在于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即“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产生真实的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以下基于Chinn & Frankel(2007)对国际货币角色的三个分类展开分析。
贸易投资互补性有利于人民币结算功能的提升
交易媒介是货币的首要职能,因为它解决了物物交换经济中“需求双重巧合”不一致的问题。这一概念拓展至国际货币的使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货币是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那么一国交易商为什么要接受他国货币呢?因为他国货币在下一次交易中更容易进口他国商品,因此贸易互补性成为跨境结算的必要条件。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为什么使用的是人民币而不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其他货币?因为中国的产业结构更加高级化,在出口中拥有话语权。
除了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外,投资的互补性也有利于人民币结算功能的提升,而且资本相对于产品而言,在货币使用方面前者更具有话语权。从现实来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本合作,中国主要是资本输出国,而它们则是资本输入国。从合作重点看,“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目标中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重点,而中国在基础设施的投资方面具有成熟经验,既能提供工程建设的整套方案,又能提供相关配套产品。从金融层面看,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边金融机构相继成立,它们可以通过人民币债券、贷款、直接投资等多种形式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并推广人民币使用。
价值链优势有利于人民币计价功能的提升
影响计价功能的重要因素是网络效应,在现实中表现为价值链优势:由于全球贸易分工的细化,最终产品的生产可能经历数次跨境过程;这个过程由跨国公司主导,中间产品交易之间无须进行货币结算,只须内部记账即可,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这时选定最终的计价货币尤为重要,它往往是处于价值链中心所在国的货币。根据Li et al(2019)的测算,2017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亚洲地区的中心,而2000年的中心是日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全球约2/3的人口,占全球GDP的40%,可以形成巨大网络效应;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中国区域价值链中心的地位还将加强,这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计价功能。
对于大宗商品而言,其计价货币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取决于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博弈,有的在需求方(如石油),有的在供给方(如铁矿石)。其次,取决于定价权一方指定什么货币。定价权在需求方,其一般会指定本币,这可以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定价权在供给方,其有可能指定本币,也有可能指定外币。指定外币的原因是:大宗商品供给方往往是经济结构单一国家,大宗商品出口后往往要用赚取的外汇进口他国商品,直接选择外币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可以规避汇率风险。最后,取决于大宗商品的期货品种的计价货币。这些因素作用在一起,大宗商品的计价货币通常是美元。然而随着美元霸权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资源出口型国家面临外汇储备和海外资产的损失;这些国家就会遵循上述大宗商品计价货币的逻辑寻求新的币种。显然,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中是大宗商品的主要需求国,且人民币币值稳定,而上海期货交易所也为大宗商品的波动提供了风险管理手段。
大国经济和“一带一路”理念有利于人民币价值储藏功能的提升
信用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第一,本国经济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实物产品。由于信用货币并不具有内在价值,它是对一国央行债务的要求权,最终兑换成对一国实物产品的购买力;则一国产品越具多样性,货币接受度越强。第二,该货币的币值稳定程度。这里的币值稳定并不是指汇率不波动,而是指该国不发生大的经济金融危机从而影响该币种的购买力。基于这两点,中国大国经济的特点显然有助于提升人民币价值储藏功能,因为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且规模巨大,经济稳定且具有韧性,是全球增长的关键引擎。第三,该国是否会利用货币霸权制裁他国。货币毕竟是国家主权的重要内容,持有他国货币自然要考虑安全性。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习近平,2017),这显然有利于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安全性。
人民币国际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取得的成绩
作为结算货币取得的成绩
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7.1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16.9%,如果不考虑与中国香港的跨境收付,则“一带一路”跨境收付占比为34%。从跨境收付的分类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体现出真实的贸易基础且增速较快:货物贸易收付金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75.7%;服务贸易收付金额2307.5亿元,同比增长35.4%;直接投资收付金额7807.93亿元,同比增长13.9%......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