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媒体报道 > 业界共话!金融多渠道支持科技创新
Home > MediaCoverage > 业界共话!金融多渠道支持科技创新

业界共话!金融多渠道支持科技创新

2023-05-04 2023年05月04日

4月26日,在2023科创金融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应加快构建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打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良好生态,进一步推动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业界共话科创金融未来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张晓晶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冷思考”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风险定价与风险配置是金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而科技创新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创新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因此,‘风险’因素使得金融与科技创新产生了天然联系。

当前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补足:

1)避免脱实向虚,降低金融相关成本,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发挥民营企业在承担风险与科技创新方面的先天优势,重点理顺国有主导的金融体系如何服务好民营实体经济以及科技创新;

3)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在风险定价和风险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4)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要遵循金融规律,金融功能的发挥正是在波动中实现的;

5)假如技术发展完全由市场或金融法则决定,可能会偏离社会最优目标,因此还需要政府、社会、科学共同体等来进行适度干预和纠偏。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则表示,科创活动、科创企业是基于人的创新,投入的主要是智力、知识和思想,属于轻资产领域,基于物的信用,就会导致无论是贷款还是上市股权融资、债务融资,都会遇到信用不足的问题。大力发展科创金融,要先“道”后“术”,改变底层逻辑,然后才是模式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

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看来,技术可以极大拓展对产权的界定,这使得交易的范围更加广阔。前提在于,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共识,能够确保私人部门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使得创新不会被金融规则所异化,更大程度上是由技术规则推动了金融创新。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付万军也谈到,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倾力浇灌,同时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金融支持科技企业更精准

科技部火炬中心近日召开的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推进会透露了一组数据:2022年,前两批59家试点高新区依据量化积分,共为积分企业提供财政资金支持达307.4亿元,促进积分企业获得创业投资达1294.9亿元;20多家银行与各试点高新区对接合作,开发上线了区域性“积分贷”专项金融产品,2022年已为积分企业提供无抵押、低利率授信贷款1178.6亿元。

这些真金白银的流向表明,企业创新积分制成功引导了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精准配置,是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策创新。

金融“活水”助科创

4月27日的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举行2023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中关村中心支行行长毛笑蓉指出,2023年3月末,专营组织机构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353.8亿元,同比增长11.2%;有贷户数3935户,同比增长24.8%;专营组织机构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35%,较上年末下降66个基点。

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强化激励引导机制,推动金融机构使用科技创新再贷款22.3亿元,并引导金融机构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特点,量体裁衣。

齐鲁银行济南科创金融中心支行是齐鲁银行为支持建设济南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的科创金融专业机构,截至2023年3月末,齐鲁银行科创企业授信余额412亿元,授信户数2404户;其中,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授信余额116亿元,授信户数863户,高新技术企业授信余额147亿元,授信户数1527户。

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通过企业走访、政策宣传等形式向辖内高新技术企业宣传“科技创新再贷款”等金融政策,依托对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支持政策,采用信用方式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庆万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250万元,保证了公司订单的正常生产。

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外,股权投资机构也在向科技创新也投入更多关注。

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应用

持续推进中

2019年12月,在央行支持指导下,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随后试点范围逐步拓展至上海、深圳、重庆、杭州、苏州、雄安、广州、成都等地。

首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出箱”一年有余,北京新一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完成测试。4月27日,据央行营业管理部发布的公告,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工作组从创新价值、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合法合规、技术安全、风险防控、商业可持续性等方面对申请结束测试的创新应用进行全面评估。

央行营业管理部介绍称,此次完成测试的3个创新应用聚焦普惠金融、便民支付等应用场景,融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支付标记化等新技术,采取严格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在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夯实金融安全基础等方面成效明显,对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增强金融惠民服务能力具有示范作用。

深圳地区由微众银行和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申报的“基于区块链的境外人士收入数字化核验产品”在4月11日宣布完成测试,项目类别为科技产品;上海地区“基于区块链的小微企业在线融资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供应链融资服务”“基于大数据的商户服务平台”3项金融服务产品于4月24日宣布完成测试。

4月27日,央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公示一项黑龙江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创新应用,为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申报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土地承包贷款服务”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北京、深圳、重庆、上海等地已有14个创新应用项目通过测试顺利“出箱”。全国已累计公示至少140个创新应用,参与主体多为银行以及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