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研究评论 > 宏观经济学的危机与革命
Home > Research > Research Comment > 宏观经济学的危机与革命

宏观经济学的危机与革命

作者Author:汤铎铎 2021-06-17 2021年06月17日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对新的宏观经济现实缺乏预见性也未能及时提供合理解释,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面临严峻挑战。这一挑战甚至已经深入教科书层面。比如,美联储最近的报告指出,在当下流行的六本经济学原理教科书中,关于货币政策操作的描述与现实情况大相径庭。在满分12分的测评中,有三本得分为负,其中包括著名经济学家曼昆《经济学原理》的最新版。

一、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三大原理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经济学十大原理。后三个事关宏观经济,分别为:一国的生活水平依赖于其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当政府印刷了太多货币,价格水平上升;社会在短期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权衡取舍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最终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所以,第一条原理是说一国的人均GDP越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就越高。在各国生活水平的比较中,GDP确实是重要衡量指标。各国发展经济提高GDP,其最终依归也应该是提高居民福祉。论及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弗里德曼的名言经常被引用:通货膨胀无时无处不是一种货币现象。虽然货币数量论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有很多不同版本,但是政府发行过多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钱多了自然就不值钱了,钱不值钱了其他东西当然就贵了,就会有通货膨胀。这里的钱普通老百姓可能会理解为纸币,是印钞厂夜以继日生产出来的。而学过宏观经济学的人大都知道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派生存款,最终形成广义货币。总之,钱是政府和中央银行制造出来的,造多了就会有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折中关系也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这一关系最终成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基石,也是宏观经济政策必要性的来源。扩张性政策可以降低失业率,但是要以一定的通货膨胀上升为代价;反之,紧缩性政策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但是要以一定的失业率上升为代价。之所以强调短期,是因为根据20世纪70年代的经验,这一关系对于长期不成立。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是宏观经济学发展史上的著名公案,曼昆的表述也是各学派融合妥协的结果。这三大原理并非曼昆的发明,而是在学术界有着广泛共识。然而,全球金融危机后,这三大原理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

二、平坦的菲利普斯曲线

作为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替换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必须有正常斜率。如果过于陡峭甚至垂直,那就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只能改变通货膨胀,不能降低失业、影响实体经济。反之,如果过于平坦甚至水平,那就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实体经济,而不用担心造成通货膨胀。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菲利普斯曲线遭遇过两次重大危机。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时期,美国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现象。也就是说,在通货膨胀上升的同时,失业没有下降,菲利普斯曲线陡峭化。滞胀困境在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的强力紧缩措施下最终被克服。但是,这一现象支撑和激发了货币主义革命和理性预期革命,使得宏观经济学发展走上新的轨道。经过激烈的辩驳和争论,最后学术界普遍接受的结论是划分长期和短期: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有正常斜率,宏观经济政策有效;但是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宏观经济政策无效。曼昆的第三条原理,正是基于这一共识。菲利普斯曲线的第二次危机要从沃尔克紧缩说起。在沃尔克紧缩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主的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开始下降,开启了大稳定时期。此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普遍保持在低位狭窄区间,出现了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趋势。对政策制定者而言,通货膨胀受到控制自然是好现象。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认为,除经济结构变化和好运气以外,这一现象可能也得益于好的货币政策。与伯南克的严谨和克制不同,大稳定时期弥漫着对宏观理论的赞叹和对宏观政策取得成功的乐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彻底打碎了这些赞叹和乐观。即使通货膨胀得到控制,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虽然通货膨胀保持稳定但金融风险却在不断积累,这种情况下,以菲利普斯曲线为核心的理论进路和政策信条遭遇挑战。甚至有经济学家宣布,菲利普斯曲线已经死亡。曼昆最近给出一张美国就业和平均时薪图,强调菲利普斯曲线“活”得很好。这遭到另一位经济学家科克伦的激烈反对,他批评曼昆有选择地使用数据,并明确宣布菲利普斯曲线已死。如果说曼昆和科克伦处在两个极端的话,那其他经济学家至少对菲利普斯曲线的信念已经动摇。他们一方面坚信该曲线仍是检验理论的试金石,另一方面也对难以解释的通胀行为困惑不已;一方面认为该曲线仍是中央银行制定政策的默认基准,另一方面也强调要保持开放心态,对其他选择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量化宽松下的低通胀困惑

稳定的低通胀不仅让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失效,也让另一个宏观经济学原理面临困境,那就是货币数量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主要发达经济体在政策利率触及零下限后,普遍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从1万亿美元上升到4万亿美元。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使得各国中央银行重启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再次扩表,规模从4万亿美元飙升到超过7万亿美元。可是,在美联储如此大规模“印钞”之后,美国依然保持着稳定的低通胀,在货币数量论早已深入人心的当下,这确实令人困惑。政府印刷了如此之多的货币,通货膨胀为何始终缺席呢?在2010年一次被广为引用的演讲中,美联储前副主席唐纳德·科恩明确指出,教科书描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现实并不相符,即作为基础货币的存款准备金派生货币,货币供给影响实体经济和通货膨胀。科恩当时就发现,美联储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大量购进资产,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大幅增长,但是银行贷款仍在急速收缩,使得货币供给受到抑制。此后,经济学家开始频繁质疑从存款准备金到货币供给,再到实体经济和通货膨胀的传导链条。一方面,现代货币供给更多由商业银行贷款决定,具有内生性,货币乘数概念存在的必要性不大;另一方面,很多研究者发现,各个层次货币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也并非像货币数量论者宣扬的那样,呈现出强烈正相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1年1月的工作论文中更是无情地指出,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始作俑者弗里德曼在研究中存在实用主义行为。在其名著《美国货币史》中,弗里德曼并没有从先验的理论视角定义货币,而是根据不同成分与名义增长的关系进行取舍。也就是说,弗里德曼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迎合名义增长而构造了货币总量数据。

四、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

从2014年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问世以来,收入和财富分配问题迅速进入大众视野。发达经济体的很多社会和政治问题,都有分配不公的总根源。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停滞不前,不满和抱怨成为孕育民粹主义的温床。然而,最近几十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并非停滞不前,其平均增长率在2%左右,美国稍高,欧洲、日本稍低。GDP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因显而易见。曼昆的第一条原理需要加上另外一半:一国的生活水平不但依赖于其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也依赖于公平的分配机制。

五、将更多的金融因素纳入宏观经济模型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三大原理似乎已经全部跌落神坛。接下来的重要问题是,既然通货膨胀如此稳定,那是否就意味着政府可以毫无节制地印钞,随心所欲地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呢?答案是否定的。除了金融危机的约束以外,更可怕的约束是收入和财富分配。疫情后发达经济体的量化宽松已经导致更严重的贫富分化,富人通过金融市场获得了高得多的收益。一个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社会是不可持续的。最后,所有主流宏观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的扞格之处,似乎都可以归于金融因素。概言之,宏观理论长期以来忽视了金融体系和金融部门。货币当然很重要,但它不是金融工具的全部。通货膨胀当然也很重要,但它也不是金融与实体经济发生联系的唯一纽带。同时,金融业膨胀和金融体系复杂化本身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金融风险,它们也是导致贫富分化的重要推手。很多宏观经济学家正在致力于将更多的金融因素纳入宏观经济模型。如果说一场宏观经济学的革命正在进行的话,那核心应该在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