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稳”字当头应对外部冲击
稳外贸只是短期政策,长期来看,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快生产方式转变,进一步降低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
如何看六稳
最近,我国宏观经济有两个关键词:金融去杠杆和中美贸易摩擦,一个金融,一个对外。这两个问题都不是短期偶发,而是中长期结构性矛盾的显性化。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40年,一方面,我国经济体量已经是世界第二,经济影响力更是今非昔比,这必然会遭受来自外部的反弹和挤压,中美贸易摩擦只是当下的一种极端表现;另一方面,我国旧的增长动能已经衰竭,旧的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在新旧动能转换、实体经济增速下滑之际,金融业膨胀和金融体系复杂化凸显出来,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无论对于去杠杆还是贸易摩擦,我们都要有清醒认识,不要妄自菲薄、自乱阵脚,也不要妄自尊大、冲动冒进。
如何认识贸易摩擦?大致有三个层次。首先,外贸问题是特朗普竞选期间的重要议题之一,而贸易大棒近期则成为特朗普政府内政外交的重要抓手和工具。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即对自由贸易抱有敌对态度,比如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称为“史上最大的盗窃”,称TPP完全是一个灾难,是被一群希望掠夺美国特殊利益者所推动的。由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正不断升级,从今年1月的国情咨文演讲将中国明确列为“贸易竞争对手”,到3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进口钢铝产品加征关税,4月公布涉及中国500亿美元出口的301调查征税建议产品清单,6月威胁制定2000亿美元甚至5000亿美元的征税清单,再到7月6日开始对第一轮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税,而8月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又正式宣布从8月23日起对价值16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然而,特朗普同时又刻意保持了柔性的一面。从去年11月访华,到双方经济高层的频繁来往磋商,都曾一度让人看到避免贸易摩擦的希望,然而最终却都无功而返。最近,美方有意无意释放出重启谈判的信号,应该又是一种故伎重演。总之,特朗普近期将贸易摩擦作为执政的主要抓手和工具,有为11月中期选举造势的考量。
其次,特朗普在贸易问题上的操作具有比较坚强的民意基础,一定程度上也有经济现实和理论研究的支撑。特朗普当选仰仗的是长期被精英们忽视的白人草根阶层,到目前为止,这一阶层仍然是其坚定支持者。他们相信特朗普所鼓吹的,通过贸易摩擦可以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从而找回工作岗位,改善生活状况;通过贸易摩擦可以增加税收,从而为基建项目和其他社会事业筹集到更多资金。从经济现实层面来看,新世纪以来,以中美贸易失衡为核心的全球失衡一直是众人瞩目的问题。虽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这一失衡已经大幅改善,但是过往的刻板记忆很容易唤醒,从而被政治家反复操弄和利用。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看,美国从来就不乏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正是在民意、现实和理论三方面的支撑下,特朗普才能肆无忌惮地拿起贸易大棒,不断制造贸易摩擦,甚至悍然发动贸易摩擦。
最后,在打击和遏制中国经济的同时,贸易摩擦本身不仅无法缩小美国的贸易赤字,还会损害美国经济,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和分工体系。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和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在内的很多经济学家都指出,从基本的宏观经济恒等式来看,美国出现持续贸易逆差的另一面是投资大于储蓄,需要利用贸易逆差来弥补这一缺口,即储蓄短缺国家注定会存在大规模贸易逆差。而且,由于大规模减税和联邦政府增加开支,未来几年美国的储蓄-投资缺口可能会进一步扩大,从而贸易赤字会更加严重。同时,增加关税会抬高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推高通货膨胀,从而影响美国的经济复苏进程和宏观经济稳定。从全球生产和分工体系的角度看,当前的全球贸易涉及多国供应链,呈现出生产和组装的日益复杂化和碎片化。这种格局扭曲了贸易统计数据,如果贸易摩擦以传统统计数据为依据,那么其结果将难以预料。比如按照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考虑了供应链扭曲之后的统计,中美双边贸易逆差比官方数字要少35%到40%。那么,按照官方数据加征关税的贸易摩擦,其影响很难精准落到拟打击对象身上,而只会扭曲和破坏原有的供应链,甚至打击到美国企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整个过程中,美国一直是主动挑衅和进攻的一方,中国则一直处在防御状态,见招拆招,始终保持克制。而且,在中美为解决贸易摩擦举行的多轮磋商中,中国也展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同意大量增加对美进口和美对华出口,实质性减少中美贸易逆差。然而,由于美方要价过高,缺乏谈判的诚意,最终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7月6日美国第一轮34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启动的同时,中国也立刻实施反制措施,对美340亿美元商品加税。此后,美国在对华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听证会结束并即将付诸实施之际,又开启了新的施压,声称将提高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从此前的10%提高到25%。而中国也随即宣布对美国约6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5%至25%不等。在贸易摩擦爆发前后,我国各个部门一直在积极应对。7月3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主要是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要求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这“六稳”涵盖多个方面,稳就业和稳投资分别针对实体经济的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稳金融针对金融部门,稳外贸和稳外资针对对外部门,最后的稳预期总揽全局。其中,稳外贸被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了出来。此次中美贸易摩擦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遭遇到的最大外部冲击。面对外部冲击,更要稳上加稳,稳字当头。
在“六稳”中,稳外贸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最前沿,需要特别关注。首先,稳外贸不能无底线地退让。目前有一种论调,指责中国在整个应对过程中过于强硬,与中国的实力和地位不符,可能会对中国经济造成较大伤害。可是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虽然有比较广泛的支持,但是贸易摩擦主要只是特朗普近期执政的一个抓手,对美国自身而言是损人不利己。特朗普更多的是试图借此进行威胁和讹诈,达到逼迫对手让步的目的。面对美国的“无理手”,妥协退让只会助长其气焰,只有针锋相对,坚决下出“本手”惩罚对方,才能使双方最终回到平等对话。
其次,稳外贸需要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拓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更好地融入全球生产和分工体系。对美贸易遭受挫折和遏制,凸显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前瞻性和紧迫性。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也要抓住各种机会加强与全球的经贸联系,更好地融入全球生产和分工体系。比如2018年11月将于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窗口。只有加强自身和全球经济的有机联系,才能更好地反制美国在对外贸易上的威胁和讹诈。
最后,稳外贸只是短期政策,长期来看,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快生产方式转变,进一步降低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我国旧发展模式的一大弊端就是“两个过度依赖”,即对外贸和房地产投资的依赖。经过近些年的调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有了较大改观,从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以消费为主的较为均衡的拉动。未来,需要继续深化经济改革,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真正建成技术创新能力突出,产业体系完备,内需潜力巨大的大国经济。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