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论文 > 金融去杠杆、竞争中性与政策转型 —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Home > Research > Paper > 金融去杠杆、竞争中性与政策转型 —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金融去杠杆、竞争中性与政策转型 —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作者Author:汤铎铎 2019-05-28 2019年05月28日
本轮经济增速放缓需要从两个视角分析,一个是短期视角,另一个是长期视角。短期看,经济增速放缓的主因是金融去杠杆,主渠道是房地产开发和基建投资下降,民营经济也遭受较大冲击。逆周期宏观调控是应对经济波动的正常操作,也是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正交性的检验和协调配合的探索,不能简单解读为“放水”或政策转向。扶持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可以看作在竞争中性原则确立之前的权宜之计,也有稳定预期的作用。长期看,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就业和通胀的折衷,转变为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的折衷。金融去杠杆背后并非表外业务回表和传统体制回归,而是整个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打破金融诅咒,续写增长奇迹。

一、引言

2018年是颇具象征意义的一年。它既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全球金融危机10周年。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国家统计局2019年1月发布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GDP增长率为6.6%,创28年以来的新低;工业增加值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均处在历史低位。数据印证了政府的担忧,全社会经济预期也普遍悲观。

经济增速放缓需要正确的应对,正确的应对来自正确的分析。本轮经济增速放缓需要从两个视角进行分析,一是短期视角,另一个是长期视角。短期看,本轮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大致可以归为三类:第一是税负、社保和环保等因素导致企业负担较重,或更广泛地称作营商环境恶化;第二是中美贸易摩擦为主的外部因素;第三是主要由金融去杠杆引发的货币和信用紧缩。这些因素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要厘清主次、辨明性质。我们认为,金融去杠杆是本轮经济增速放缓的主因,中美贸易摩擦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影响有限(李成、汤铎铎,2018),所谓营商环境恶化更多是经济增速放缓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汤铎铎,2019)。

长期看,本轮经济增速放缓成为观察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经济发展相继受挫之后,作为东亚奇迹最后支点的中国大陆将何去何从(史塔威尔,2014)?具体而言,人们越来越关心这样的问题:中国能否实现“无危机的转型”(特纳,2016);中国的渐进主义对金融发展有效吗。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伟大的增长奇迹联系在一起,一直是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提到“奇迹”。第一次是在总结40年的成绩之后,指出中国人民变不可能为可能,创造了人间奇迹。后两次在讲话结尾,鼓励中国人民创造新的更大奇迹。如何延续辉煌,再创奇迹?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目前来看,除了扎实推进经济转型、努力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有两大扰动因素需要警惕,一是金融风险,一是外部环境。

...

论文内容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