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金融结构特征与金融体系发展:大国的比较
金融比较这一命题具有较为久远的历史,纵观主要大国崛起的过程,无不伴随着金融体系的发展,不同的金融结构特征成就了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金融体系的核心在于动员和跨期配置资源。提高金融效率、增强金融实力是实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保障。现代经济学愈发重视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呼吁在宏观经济学中加入金融因素,重新构建理论模型,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统一。戈德史密斯通过对各国金融体系的比较,认为金融发展的实质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引致效应。提高金融效率的基础在于正确的金融理论指导,而正确的金融理论来自于对金融结构演进规律的深刻认知。易纲利用金融资产负债表,对中国金融资产结构进行了将近30年的长期跟踪研究,分析总结了中国1978年以来金融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并据此为中国金融发展路径提出了建议。遗憾的是这项研究主要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特征及金融体系演进,未能与其它主要发达国家进行对比,难以看出哪些是中国独特的模式,哪些是大部分国家发展的共性。
本文利用国家资产负债表数据,将中国金融发展路径与美英日德等主要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在更宽的维度上总结出有效的规律,并提供政策建议。国家金融资产负债表中所蕴含的大量信息,是经济金融发展积累的结果,既体现了一国经济发展模式,也是研究金融结构和金融体系发展的基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都更为重视金融资产负债表的统计工作,国际机构也积极建立统一的核算标准。当前编制金融资产负债表的国际一般准则为联合国等机构出版的《国民账户体系2008》(SNA2008)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6年出版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和编制指南》。通过标准的统一,各国金融资产负债表数据有了更强的横向可比性。
整体上看,尽管中国金融市场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当前仍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银行业总资产远远超过包括保险、养老金在内的非银金融机构资产,银行业的力量在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中也占据主导。与此同时,中国金融体系的演进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集中表现在金融规模持续膨胀、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产品日益多样、金融机构关联性上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金融体系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路径。在金融体系日益复杂的趋势下,中国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更多待解的问题。来自金融“血脉”的资金“养分”无法被保质保量地输送至经济“肌体”,导致金融资产日益膨胀与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并存,金融部门资金空转与实体企业融资困局共存,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重大结构性失衡”。作为改革主体,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涉及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等多个维度。而金融结构理论正是以包含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在内的金融系统供给方的结构为研究对象,因此可以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一个视角。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单纯以完善金融结构的形态与比例为目标,更是对金融服务供给与金融制度建设缺陷的根本性调整。本文将中国与几个主要大国的金融资产负债表进行比较,探讨各国金融结构的共性和主要不同,以便在金融体系日益复杂化的环境下把握发展方向和路径。
......
学术论文全部内容请详见附件。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