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金融网络结构与风险传染理论述评
一、引言
银行危机历来都是系统性金融危机的重要表现形式。从上世纪的大萧条到10年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大都是由银行危机所直接引发的,否则就是在发展过程中触发了银行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总结中也认为,这次危机重新引发了大家对于银行危机成因及影响的研究兴趣,也包括面对这样的危机该用怎样的最优政策作为回应(Laeven和 Valencia, 2013)。实际上,在过去的50年里,危机发生的频率超出我们直觉上的认识。自1970年至2011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147次系统性银行危机。危机对宏观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是显著的,损失中位数达到了GDP的23.2%,并由此引发政府部门杠杆率上升了12%(Laeven和Valencia,2013)。
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在金融稳定性方面具有最为核心的作用,也历来受到学术界和监管部门的重视。随着金融创新以及“发起-分销”(Originate and Distribute)模式的盛行,金融部门内部结构愈发复杂,现代金融系统呈现出一个复杂的网络特征(Acemoglu等,2015)。从宏观审慎管理角度看,金融机构“太关联而不能倒(Too-Connected-to-Fail)”的风险与“太大而不能倒(Too-Big-to-Fail)”的风险同等重要(Chan-lau,2010)。从金融网络视角识别金融机构间的联动性与风险传染,对防范金融危机的爆发,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资产定价与风险管理体系等,均有着极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Ballester等,2016;Elyasiani等,2015)。
金融杠杆率过高是造成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崔宇清,2017)。金融风险传导渠道既可能是由特定金融机构违约风险暴露导致交易对手直接损失或金融市场资产价格剧烈波动而使得其他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受损,也可能是通过市场预期渠道或非理性心理恐慌渠道快速传染至整个金融体系。基于资产负债表关联的风险敞口,由期限错配导致的流动性冲击,以及共同风险暴露和非理性恐慌引发的信息传染,成为金融风险传染的主要方式。在风险传染过程中,金融网络结构如何影响传染的速度和广度,金融网络连接的紧密度提高是会增强还是会减弱对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冲击?金融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内在形成机制是什么?上述问题已成为学术界近几年的研究重点,并在某些方面尚存争议。
随着物理学和计算科学的发展,学者对金融机构网络模型的研究更为深入。这主要体现为三个方向:一是风险的传染方式和传播渠道,以及基于实际数据如何对金融系统进行稳健性分析;二是真实金融系统的复杂网络特征;三是金融网络的形成机制,以及对最优网络结构的探讨。随着国外学者在金融网络理论方面探讨的不断深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运用这一理论来讨论银行及资本市场的网络结构问题。但大家遇到的普遍困难是缺乏描述银行间资产负债的数据,难以形成有效的实证研究。鉴此,本文将金融网络理论模型的发展路径与最新进展作为主要关注点,以为我国确定金融去杠杆的目标和路径提供理论依据。
下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通过金融网络模型的形成,并以银行为例,描述了一个典型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金融网络;第三部分和第四部门主要针对风险的传染方式和传播渠道,总结违约和流动性两种金融风险的传染方式和传播渠道。第五部分主要归纳真实金融系统的复杂网络特征,从不同维度对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考察,并总结这些特征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第六部分针对金融网络的形成机制,探讨网络形成机制和最优网络结构,这本质上是对上一部分模型的动态化拓展(最优结构的本质也是探讨金融稳定性的最大化,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的探讨目前仅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达成一致的结论)。第七部分为总结及评论。
学术论文详见附件。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