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媒体报道 > 全球经济复苏中应警惕我国与他国情况“背离”之处
Home > MediaCoverage > 全球经济复苏中应警惕我国与他国情况“背离”之处

全球经济复苏中应警惕我国与他国情况“背离”之处

2017-07-26 2017年07月26日

“当前,全球经济延续向上复苏转折的态势,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经济复苏。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是美国经济次贷危机修复过程中,完成了杠杆率的腾挪——美国整个非金融部门的杠杆率没有任何下降,而杠杆率的腾挪,体现在了居民部门去杠杆上,而这个去杠杆,去的就是与房地产相关的按揭贷款。另外,美国金融部门也在去杠杆,但是金融部门不是简单地去杠杆,而是去掉了与次贷相关的证券化产品。”对于全球经济的形势判断,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殷剑峰给出了他的看法。

放眼国内,殷剑峰表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趋势非常明显:在产业结构方面,服务业已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而且在服务业中,信息、计算机这些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在不断扩大,使得我们国家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即使在传统的制造业,也可以看到,高端制造业增长已非常显著,特别是随着兼并重组的增加,传统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在增加,很多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利润也得到了改善。

在需求结构方面,居民储蓄率从2012年开始出现趋势性下降。储蓄率的下降意味着消费率的提升,消费近年来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而核心CPI和服务品CPI数值相当稳定,说明我国经济形势复苏的态势非常明显。

在技术改造方面,我国的成就也是显著的。到2016年,我国研发投入已相当于2009年的6倍,仅次于美国。在研发投入中,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投入非常明显。

不过,殷剑峰提出,在实体经济结构转型、复苏向上的同时,一些风险值得警惕。就杠杆率而言,2016年总杠杆率为244%,比2015年上升13个百分点,而这一水平还在上升。

殷剑峰认为,目前加杠杆的部门主要是两个:一是地方政府,二是居民部门。地方政府加杠杆的现象较为明显,风险值得高度关注,地方政府可动用的财力主要来自于土地出让金,而土地出让金与目前房地产市场有密切的关系。从“房子是给人住的”角度去分析区域房地产市场,可以发现中西部的一些地区,房价的上涨与人口的集聚呈现分化的趋势。比如河北、河南、甘肃、黑龙江这些地方,房价与人口集聚是分化的趋势。相反,北京、上海、浙江、广东这些地方,尽管房价比中西部地区高,但是人口是在向这些地区集聚的。如果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直接、间接负债,比如地方政府债,比如城投公司债,可以发现,中西部地区的风险是值得高度关注的,一些地区、一些省份的地方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

同样,居民部门是加杠杆的主要部门。此外,金融部门也是加杠杆的部门,我国金融部门杠杆率在2007年不到40%,而到了2016年已接近100%,这一过程中,美国金融部门的杠杆率从2007年的120%降至目前的80%左右,说明我国金融部门的杠杆率已经超过了美国。

殷剑峰认为,在金融部门杠杆率迅速上升,主要成因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从银行拿到融资后,又投入到了与基建、房地产直接相关的项目。“以信托为例,信托在过去几年里发展很快,其中主要的管理项目是资金信托。2016年底,在17万亿元的资金信托规模中,投给地方基础产业资金2.7万亿元,占比16%,投给房地产1.4万亿元,占比8%,如果加上其他项目,资金信托中至少有24%投入地方政府的基建和房地产当中。”殷剑峰表示。

不仅非银行金融机构偏好房地产、基建,传统信贷对其同样有偏爱。殷剑峰表示,我国信贷中,大概50%左右是与房地产基建直接相关的科目,另外,在这几年快速发展的债券市场中,主要增长的是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公司债,这也是与基建、房地产相关的项目。总体来看,在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转型、需求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整个金融部门的资源被严重倾斜到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项目,而由此产生的金融风险需要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