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媒体报道 > 新形势下我国开放金融实践路径
Home > MediaCoverage > 新形势下我国开放金融实践路径

新形势下我国开放金融实践路径

2020-11-03 2020年11月03日

在《开放金融:理论、实践与监管》新书发布上,与会专家学者对新形势下我国开放金融实践路径进行了研讨。

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认为,开放金融背后蕴含着从经济数字化到金融数字化变革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与经济数字化相适应,金融数字化带来功能、组织、市场、产品等一系列变革。数字化与互联网环境下的开放、融合、网络效应、规模经济等概念密切相关。开放银行表达了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遇到了一些挑战,但是这个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这种开放理念进一步拓展到金融业其他子行业当中,保险、信托、类金融组织、金融科技企业需要在开放环境下更好适应数字化转型的新挑战。

对于开放金融的问题和痛点,杨涛提出,以如何处理效率与安全的边界这一跷跷板问题为例,这个问题始终贯穿在新金融变革和传统金融运行之中,在讨论开放金融的时候变得更加突出。比如银行业机构信息被第三方所使用,是否需要通过白名单机制对第三方使用信息给予一定的行为约束,否则错误利用这些信息可能会危害行业利益。与此同时,这种新模式与传统模式不断磨合的过程中还有大量系统风险、业务风险、平台风险,所以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安全的边界问题是未来开放金融能否真正成功的重中之重。

此外,我国开放金融创新具有需求拉动型的特征,如何更有效地探索中国特色开放金融发展路径,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波士顿咨询全球资深顾问孙中东认为,当前中国金融行业整体处于信息化末期、移动化成熟期、开放化成长期、智能化探索期。领先者在“四化”上的进程与追赶者已拉开距离,这意味着追赶者需要“四化并举”、面临艰巨的任务。从竞争角度来看,业绩分化加剧。以股份制银行为例,处于数字化转型(开放化)第一梯队的银行(招行、平安)在经营指标与市场估值上都与后续梯队近年拉开差距。展望未来,金融行业传统业务增长见顶在即,开放金融将重塑金融业竞争格局。金融机构基于自身禀赋/战略,定义生态主战场,占领生态制高点,多业务条线合力深度经营生态。

光大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李润东认为,开放金融是一种平台化商业模式。在国外金融业各子领域内,均已出现具有一定规模和普遍性、且在不断发展的开放式创新实践。金融业不同子领域内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呈现出不同特点。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刘勇认为,在开放金融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制度、经济、技术、人才、文化五大要素的推动。只有在综合作用的前提下,金融机构才会加快建立开放的账户体系、数据接口和运营渠道,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服务。

结合当前开放金融的实践,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袁田认为,契合数字经济发展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信托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加速数字化转型,将信托制度创新与信托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建设开放信托新模式,形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生态。

京东数科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彧通提出,开放金融也是一个闭环系统,实施的落脚地要考虑金融机构对于开放平台的偏好和资源禀赋,监管的落脚点要关注数据使用与隐私保护的平衡、开放金融的生态构建等。

据了解,《开放金融:理论、实践与监管》是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和金融科技50人论坛协同研究并组织编写的。新书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开放金融的发展状况,充分把握国内外开放金融领域的演进路径、创新实践和监管态度,深入探讨开放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带来的变化和意义,动态跟踪国内外开放金融领域的理论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