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研究评论 > 美债收益率波动的微观机制何在?
Home > Research > Research Comment > 美债收益率波动的微观机制何在?

美债收益率波动的微观机制何在?

作者Author:田晓林 2021-03-26 2021年03月26日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发展,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例如,北京时间上午9点之后,日本和韩国市场开始交易;9点半之后,中国大陆和香港市场的债券、股票、外汇开始交易。下午3、4点中国大陆和香港市场闭市后,欧洲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以及英国市场开始交易。到了晚上10点后,美国市场开始交易,直至次日凌晨4点闭市。其中,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有几个小时是同步的,不少股票和债券品种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同时上市,时差套利机会大大缩小,使得这两个市场价格信号透明度增高,融合度提高。在亚太市场,日韩和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地区以及新加坡的市场也有重合的交易时间,虽然同时上市交易的品种数量没有欧美两个地区多,但是市场一体化特征也十分显著。特别是部分亚太市场和欧美市场不受外汇管制,市场流动性好,市场有效性大大提高。全球金融市场20多小时不停交易,股市、债市这种能够瞬时交易的模式,实际上产生了一种连续竞价拍卖机制,即产生了市场对短端(即时)资金的定价基准。正因如此,美国国债收益率与美元指数、中美汇率,以及与A股、港股指数都有非常密切的分时联动关系。

金融市场中资金与其他有效市场一样,受供求规律所左右,决定资金价格的基础仍然是市场力量对比。货币需求主要分为几个类别:(1)日常生产生活的交易需求,(2)证券市场的投资需求,以及(3)为未来准备支付生活开支,暂时不需要支付的储蓄寻找投资保值增值的需求,居民银行储蓄、保险保障支出等,都可以大致归为此类。其中,(1)为工商企业需要进行采购、流动资金和居民需要日常开支的生活必备资金,这类资金大致相当于实体经济活动所需的资金。(2)(3)大致属于为获取远期更多回报所投入的流动性很强的金融性资金,一般不会流入实体领域,但是在实体经济开始扩张、资产价格开始明显上升时期、收益率变得有吸引力的时候,也会流入实体经济,甚至某些时刻会以较大量规模流入实体经济,比如厂商为了囤积未来需要的原材料,向银行借入款项,这笔资金在银行账户中,也许并非是自有资金,而是储蓄客户的存款资金,也许是其他同业金融机构拆借过来的资金,也许是保险公司借给银行的保险资金。这种资金在(1)和(2)(3)之间大范围流进流出的活动,就是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相互结合的一种直观表现,也是著名的IS-LM曲线所要表达的意思。在(2)(3)中,资金流动的激励机制比较简单,主要受收益率影响,但在(1)中,相对复杂一些。从宏观的角度看,能源和原材料是影响实体经济生产流通的上游部门,因此,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价格成为激励实体经济活跃(扩张)和萎靡(收缩)的重要基准价格。在其中,又以石油和重要金属为少数重要品种,由此,石油和少数重要金属价格成为左右(或者激励)实体经济周期性活动的重要工具。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厂商和个人投资者,对于生产资料的价格波动十分敏感,原材料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厂商利润;厂商之间的供应链关系会放大这种对资金的需求幅度,因此生产者对于生产过程中的采购储备和其他生产要素价格的波动,以及对于资金的需求往往超出一般的线性关系。

从货币供应的传导机制看,中央银行在金融危机期间向市场投放更多货币,使得这些新增货币进入(1)(2)(3)中。通常,中央银行投放的货币是有约束性的,需要偿还;投放渠道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货币传导到通过至(2)(3)、特别是(3)中进行。(3)将资金压低利率后,开始向市场传递资金便宜的信号,刺激居民和厂商增加资金使用需求,居民和厂商通过抵押贷款借到资金后,通常首先投资到流动性好的市场(因为这些资金需要偿还,当偿还时,可以迅速变现。一般实体经济变现速度较慢,更为主要的是,此时实体经济中存在相当的生产过剩,市场远未出清,尚不具备对新借入资金的激励)。在这个时点,价格最先反映出的是股市和债市,随后是房市,然后乐观的情绪逐渐向消费领域蔓延。同时,由于资金也投放到了能源和原材料市场,生产端的价格开始抬升,劳动力开始抬升,一直到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市场开始扩张。在市场货币总量相对稳定时,按照费雪公式(货币乘数短期内不会迅速变动),市场扩张引起了对资金的更多需求,在市场资金存量没有得到更多注入(央行开始放缓甚至停止资金注入)的情况下,市场资金价格开始上涨,作为资金市场拍卖机制的证券资产价格开始下跌,债券收益率上升正是这种机制的反映。

从当前国际金融环境背景看,自今年年初拜登政府执政以来,各方面政策的系统性逐渐增强,其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路表现在防疫抗疫、财政、货币、税收和基建投资等多方面。在欧美经济体量大、联系广泛等背景下,经济复苏预期引起市场扩张和资金价格上升有一定的必然性。是否会形成新一轮较大的扩张周期,还有待继续跟踪研究。

作者:田晓林,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公司,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