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媒体报道 > 去“金融”改“数科”,是监管大势所趋,还是战略所需?
Home > MediaCoverage > 去“金融”改“数科”,是监管大势所趋,还是战略所需?

去“金融”改“数科”,是监管大势所趋,还是战略所需?

2021-09-13 2021年09月13日

又一家金融机构升级为“数科”公司。新浪旗下金融业务板块新浪金融近日宣布,品牌正式升级为“新浪数科”。

此前,京东金融、百度金融、蚂蚁金服、我来贷、360金融、小米金融、同程金服、萨摩耶金服先后去“金融”,各家企业纷纷聚焦于“数字科技”、“产业数字化”,表示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科技去推动相关产业的数字化。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金融科技类公司品牌从“金融”升级为“数科”是近两年的趋势。一方面符合监管趋势,另一方面也是业务拓展的需要。此外,数字科技的定位也更利于其在融资和上市时提升估值。

“新浪数科”问世

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容,金融科技领域也进入高速发展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先技术的应用,让高效率、智能化的金融产品服务成为行业主流,也为金融科技企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悉,新浪金融板块自2017年正式成立以来,在互联网支付、助贷、理财、保险等多个领域先后实现布局,并在金融科技服务领域持续深耕,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新浪数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品牌升级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企业级金融科技业务发展需要,同时也是在数字金融时代全面构建B端金融科技服务和C端数字金融产品的长远规划和战略部署。

于百程指出,新浪是门户网站起家,旗下具有微博这样的现象级产品。依托信息场景优势,生态内既有大量的C端个人用户,也有大量的B端企业客群。新浪数科此前是以C端数字金融产品服务为主,以此次品牌升级为契机,在继续深耕C端个人金融服务基础上,未来在B端企业数字化服务上具有想象空间。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记者表示,新浪金融此次升级为新浪数科,主要是基于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在C端已经拥有一定程度的积累,能够将经验、技术迁移到B端金融科技服务中,但需要关注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风险。此外,B端赛道逐渐拥挤,如何与其他B端玩家形成差异化、有特色的发展路径,新浪数科仍面临考验。

苏筱芮建议,首先在科技建设方面需要保持长远的目光,于夯实科技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创新,在互联网巨头的阵营中逐步形成自身的护城河;其次要在TO B技术输出方面把控好客户需求,技术输出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客户而服务,建议抓住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窗口期,与传统金融形成合力;此外,新浪数科也需要在合规工作上牢牢守住底线,将金融信息安全、用户隐私保护等工作抓实抓细。

“数科化”浪潮

事实上,金融科技类机构此前已掀起“数科化”浪潮。京东金融在2018年9月就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更名为京东数科。此后,BAT等互联网巨头旗下金融科技公司相继更名——去“金融”,加“数科”。

天眼查信息显示,2019年9月20日,北京小米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也变更企业名称为小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一年后的2020年10月,小米数科对外宣布品牌升级为天星数科。

此后,2019年9月25日,WeLab集团旗下的纯线上金融科技平台我来贷宣布将品牌升级为“我来数科”,为工薪族、小微企业主、车主人群提供消费信贷与消费分期服务。

据了解,2020年是金融科技类企业集中更名数科公司的一年。这年8月,美股上市公司360金融对外宣布,启用“360数科”为新品牌。同年9月24日,萨摩耶金服正式对外公布品牌升级计划,更名为“萨摩耶数科”,为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专业的数字科技服务。

2020年10月16日,同程集团旗下旅游产业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同程金服宣布,正式更名为“同程数科”。据介绍,同程金服在经过5年发展之后,业务逻辑已经突破原本的金融业务曲线,逐渐向着数字科技服务旅游产业的方向发展,同时具备了科技输出的能力,业务边界也逐渐纳入到数字科技领域中来。

“监管”or“战略”

金融科技类机构为何纷纷“数科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曾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随着《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出台,表明监管部门是希望让我们的(金融科技)产业,包括(金融)科技公司能够发挥其优势所在的科技能力,而不是完全走向金融机构这个发展道路。”

苏筱芮表示,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数科化”举动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主要包括科技对金融的赋能作用日益凸显,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对提升金融服务的质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内因来看,更名能够更好地体现公司定位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市场估值。

于百程指出,金融科技类公司品牌从“金融”升级为“数科”,是近两年的趋势。这符合监管趋势,金融业务需持牌经营,品牌中带有金融字眼,明显具有强金融属性,但实际上金融科技公司更多是为持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业务强调的是数字科技属性。

此外,于百程认为,金融科技公司定位到数字科技,到新消费服务或产业数字化服务,是业务发展后的大势所趋,也是科技服务能力积累的结果,更名则是这种数字战略的外化表现。除了金融服务外,产业数字化是更大的市场,金融、科技、产业可以互为协同。

“另外,如果公司在未来有融资和上市计划,数字科技的定位也更利于其估值的提升。从这些头部公司看,其金融服务也是扎根于互联网,扎根于技术,其基因和传统的金融服务机构不同,代表着金融业务发展的趋势。因此,此类机构无论是持牌自营金融业务,还是服务于持牌机构的合作业务,均有较大的业务空间。”于百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