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研究评论 > 实现“四个转变”,做一名有担当的社科青年学者
Home > Research > Research Comment > 实现“四个转变”,做一名有担当的社科青年学者

实现“四个转变”,做一名有担当的社科青年学者

作者Author:李广子 2022-05-31 2022年05月31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针对年轻干部的,对于社科青年学者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就如何成为一名有担当的社科青年学者谈一些体会。

第一,在研究立场上,从追求纯粹学术创新向为人民做学问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对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青年学者来说,坚持为人民做学问就是我们必须坚守的理想信念,体现了在研究立场上的担当。“一切研究都是宣传”,这一点在社会科学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其研究的结论往往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而研究结论的细微差别却可能带来重大的社会影响。社会科学研究的这种特点决定了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必须有鲜明的立场。与高校等其他科研机构追求纯粹的学术创新不同,作为社科院的科研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为人民做学问的立场和方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

第二,在研究视角上,从专注细分领域向聚焦“国之大者”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心怀“国之大者”,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心系‘国之大者’,关注国之大局、国之大要、国之大事、国之大计,就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党中央关心、强调的战略和政策问题,聚焦新时代新发展阶段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这应当成为社科院青年学者从事科研工作的一项根本遵循。不少青年学者刚走出校门,比较习惯聚焦于某一细分领域,而忽略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宏大叙事。不是说专业细分领域不重要,而是对于社科院的青年学者来说,在未来确定研究方向和选题时,必须坚持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要想清楚这个方向和选题是否是党中央关心、强调的战略和政策问题,是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重大关切,是否有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从单一基础理论研究向基础理论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进入社科院之前,不少青年学者可能主要从事相对务虚的理论研究,与现实世界保持一定距离;进入社科院之后,则需要迅速转向,要把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做有理论支撑的应用对策研究。作为社科院的科研人员,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既是党中央赋予的神圣职责,我们责无旁贷,也是我们确立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中把握好平衡?我的一个体会是,一方面,可以在应用对策研究中将更多精力集中于那些突发性、时效性较强的研究问题,要始终保持对重大现实问题的敏感性,利用好社科院国情调研多、与政府决策部门联系密切的优势,深入实践、深入基层,站在国家的高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提高研究的时效性;另一方面,可以在理论研究中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那些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研究问题,立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

第四,在研究定位上,从研究的跟随者向研究的引领者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这些论述同样适用于社科青年学者。作为社科院的青年科研人员,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把自己从研究的跟随者转变为研究的引领者。这是社科院作为社科领域研究的国家队定位所决定的。什么是国家队?国家队是标杆,国家队是旗帜,国家队是在关键时刻能够顶上去的那些人。所以,尽管大家可能刚走出校门,但千万不要小看自己,在很多人眼里,我们就是社科研究领域的国家队。我们应该经常问自己:如果这种问题我不去研究,还会有谁去研究?青年时代是创造力最强的时期。马克思在26岁时开始写《资本论》,30岁时和恩格斯一起写出了《共产党宣言》。只要我们坚定自信,明确方向,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成为各自领域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