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研究评论 > 日本首相更替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及应对
Home > Research > Research Comment > 日本首相更替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及应对

日本首相更替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及应对

作者Author:李湛 2020-09-18 2020年09月18日

安倍宣布辞职除了其自身病情原因外还有政治考量。就目前形势看,菅义伟有极大可能接任首相,其政策路线大概率将延续安倍的方针。由于新首相执政时间较短,未来中日关系发展目前还不明朗。为应对将来的不确定性,中方应积极推进中日韩自由贸易谈判,争取在下一次大选前将协议落地。

一、安倍辞职背后的考量

8月28日,安倍晋三在记者会上宣布因病辞去日本首相一职。抛开健康原因,现在确实是安倍晋三辞职的最好时机。近期安倍政府支持率或已达到安倍2012年执政以来新低,且政府还在频繁爆出争议性事件。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日本公众对安倍政府的支持率持续走低。据全球疫情最新通报,日本新冠肺炎病例仍在不断增加,目前已达到65995例,死亡病例已增加到1242例。虽然日本与美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国相比疫情要轻得多,但与邻国韩国等国相比形势则不容乐观。目前韩国的病例为19077例,死亡病例仅316例,日本舆论由此对安倍政府的抗疫能力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批评主要集中于两大方面,一是认为安倍首相在3月以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东京奥运会的筹办上,对当时日本已经蔓延的疫情没有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一些舆论甚至坚持指责安倍首相为了要继续在今夏举办东京奥运会,而故意隐瞒了疫情,导致日本疫情失控;二是指责安倍政府的抗疫举措不够坚决,对外来人员的限制和管控过于宽松,导致日本病例不断增加,病毒发生变异。尽管安倍反复为其政府的抗疫态度和举措辩解,但国民和舆论的批评之声却并未消退。

同时,受疫情影响,日本经济遭到重挫。日本内阁府8月17日发布的2020年二季度GDP初值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日本二季度实际GDP环比萎缩7.8%,按年率计算为萎缩27.8%,跌幅远远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创下的17.8%,为195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差表现。这已经是日本连续第三个季度经济萎缩。从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二季度,日本连续3个季度经济负增长,连续四个季度的三句话就好实际GDP总规模缩水至485万亿日元(约合4.85万亿美元),为2011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意味着,日本首相安倍晋以及日本政府一直推崇的“安倍经济学”的所有增长几乎被抹去。此外,一直以来被期待的“奥运景气”也因为东京奥运会的推迟遥遥无期,反而带来巨额经济损失。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关系逐渐恶化,紧张程度随着近期中美军演达到了最高,东北亚对抗不断加剧。作为美国的盟友,日本在政治上依靠美国,在经济上却和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希望日本充当其在东亚的盟友,且近期美日两国本应商议在日本本土部署中程弹道导弹的事宜,安倍在这个时间点辞职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夹在中美之间左右为难。

二、可能的继任者和政策偏好

按照日本的政治制度,由于现在自民党掌握日本国会多数议席,当选自民党总裁就意味着成为日本首相。而且此次选举采用的是简单选举的方式,所以民调以及地方党员的支持率情况并不重要,自民党内部议员支持率才是决定性因素。

8月30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公开决定竞选自民党总裁,成为竞逐日本首相的热门人选之一。自2012年安倍晋三再度成为日本首相后,菅义伟就一直担任内阁官房长官一职至今,是安倍晋三的得力助手。

目前已经基本可以确认菅义伟将当选下任首相,其已获得了占自民党议员很大比重的五个派系的支持,包括细田派(98票)、麻生派(54票)、二阶派(47票)、石原派(11票)、竹下派(54票),获得了超过70%的自民党议员的支持。即使地方自治团体代表投出“0票”,他也会被选为总裁。

如果菅义伟当选,意味着日本现行的经济、财政和外交政策极有可能延续下去,和安倍时期不会有大的改变。菅义伟的立场是尽可能多地支持经济,同时尽量避免医疗体系的崩溃。菅义伟上周也公开表示,需要考虑加码刺激措施以支持疫情冲击下的经济。

石破茂在日本民众支持率更高,但本身派系力量并不大。石破茂曾在福田康夫内阁担任防卫大臣,有丰富的从政经验。在2012年的自民党总裁选举里,石破茂就是安倍的竞

争对手,在第一轮投票中打败了安倍。在2018年的党内选举中,他是安倍的唯一挑战者,最后大比分输给安倍。

经济政策上,他支持比安倍更为民粹主义的经济政策,表示日本过多的财富都集中在股东及企业主手中。他质疑安倍推崇的宽松政策实际效果,抨击日本央行的超低利率、呼吁政府提高公共支出。如果石破茂当选,他或将试图控制日本央行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可能限制或结束央行的上市交易基金购买计划。外交政策上,石破茂与安倍保持一致的对中关系,力图维持和中国的稳定关系。2018年自民党总裁选举期间,他认为日方不应满足美方提出的所有要求;对朝关系上,石破反对一味对朝施压,认为不应过分依赖美方实现对朝关系突破。修宪问题上,他支持安倍修改日本战后和平宪法的努力,但批评安倍的做法过于草率,他支持日本修改宪法、行使集体自卫权,还曾表示国防是其“终身工作”,并排除了参拜靖国神社的可能性。

石破一直是自民党内罕见的对安倍持批评态度的人士。在首相候选人的民调中支持率一直位列榜首,也很获自民党地方势力的拥护,但他不讨自民党众参两院议员的喜欢,难以得到党派的支持。由此可见在此次选举中当选概率不大。

政务调查会长岸田文雄此前也是主要候选人之一。安倍内阁时期,岸田长期担任外务大臣,与安倍之间配合默契。安倍也曾公开支持岸田参选,但安倍辞职后公开表明拒绝支持。岸田文雄在新冠疫情应对时期主导的对受新冠疫情影响收入减少家庭发放30万日元补贴案遭到撤销,因此领导力遭到民众质疑,民调中处于末位。外交政策上,岸田文雄极有可能延续安倍的外交政策。经济政策上,岸田曾说,基于当前经济情势,认为应持续维持超低利率,并呼吁应大幅增加支出以因应经济危机,但长期货币政策应该适时转向。修宪问题上,岸田属于党内的温和派,对于修宪的热情没有安倍强烈。

1.png

据日本共同社8月31日发布的民调,关于下任首相的合适人选,34.3%的受访者认为是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占比居首;其后为官房长官菅义伟(14.3%),防卫相河野太郎支持率占13.6%。排在第4位的是环境相小泉进次郎(10.1%),第5位是政务调查会长岸田文雄(7.5%)。

2.png

三、对中日关系可能的影响和中国应对之策

短期而言中日关系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日本政治、军事上依靠美国,对华政策上跟随美国的立场不会改变。中日之间因为历史、意识形态等因素难以建立更加紧密的政治关系。同时,新首相、新内阁基本不会改变安倍的外交政策。所以,日本政治上对华强硬态度不会改变。但中日经济往来频繁,相互依存度高,与中国交恶不符合日本利益。

中日关系在现在的基础上是否会激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如果特朗普连任,其如今对华强硬姿态会依旧,甚至可能更加强硬来转移未来美国国内愈加严重的矛盾和舆论压力。如果是拜登当选,其对华态度同样并不温和,但总体态度可能不会像特朗普那么极端。不管是谁最终获选,美国都不会放弃对中国的全面打压,都会要求包括日本在内的盟友保持同一步调。如果未来中美博弈持续升级,日本能在之中回旋的余地会更小。

另一方面中日关系也受到未来首相政治手段和立场的影响。安倍执政期间,中日关系虽有起伏但总体上是较小泉纯一郎时期有所改善的,这部分得益于安倍的审时度势和圆滑的外交手段。中国崛起的趋势已不可避免,中日经贸联系愈加紧密,日本作为美国盟友被要求与美国步调保持一致,对中国实施制裁。在这种情况下,与中国交恶只会损害日本的利益。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博弈加剧,安倍的外交手段使日本能够在中美之间保持某种平衡,表面上对中国态度强硬,但对美国打压中国的举动没有亦步亦趋,并没有让中日关系失控。而新首相能否有同样圆滑的政治手段和对中立场尚无法确定。

对于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中日关系,中国最好的对策是与日本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在经济上加强对日本的制衡。今年8月1日,在中韩经贸联委会第24次会议释放了中韩双方同意推动年内如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的重要信号。中国应加快推动中日韩三国在RCEP的基础上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一方面可以对中日关系恶化起到制衡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减轻美国对中国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