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研究评论 > 从供需视角理解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
Home > Research > Research Comment > 从供需视角理解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

从供需视角理解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

作者Author:李湛 2020-08-07 2020年08月07日

7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将深刻影响“十四五”规划思路。

发展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格局,中国是有较强经济基础和国家实力的。一是中国经济体量大。2019年中国GDP总量相当于美国的67%,是第三名日本的约2.8倍,是第四名德国的将近4倍。二是2019年中国零售总额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零售消费市场。在全球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消费需求方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三是中国是全球12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深度融入现有的全球价值分工体系中,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短期内世界贸易离不开中国。

发展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可以从供需两个维度理解。从供给端来看,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从产业链下游逐渐向中上游发展,实现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转型。中国凭借以5G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发优势,可以推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并有机会“弯道超车”,实现价值链附加值的攀升。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或者周边国家转移,这些地方劳动力成本更低,也有利于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工业化水平,但转移速度需匹配国内适龄劳动力人口减少的速度。

从需求端来看,主要关注三条消费升级主线。一是科技升级。包括对手机、汽车、电脑等电子信息类产品需求的升级。二是品质生活需求升级。主要是对日常消费品多样化和高品质的需求。考虑到海外疫情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民众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可以通过在海南自贸区购买免税进口商品满足。三是医疗和教育需求升级。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身体健康和下一代教育的关注会更多,相关产业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以内循环为主并不意味着不要外部市场。而且,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意味着中国希望与世界人民共同进步,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果实。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疫情全球蔓延导致外需可能将长期萎靡,过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模式可能面临巨大挑战。考虑到中国有14亿人口,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有待开发。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制造业产能中心,若是中国也能形成与自身产能相匹配的国内需求市场,以内循环为主导、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格局是非常有可能实现的。

所以,我们需要主动调整发展模式,以便经济能够实现更持久的发展。中国与外部市场的交流,主要通过资本和商品两方面实现。过去我们主要通过销售商品换取外汇购买我们需要的原材料、高科技产品等商品。以内循环为主导的模式主要是通过庞大的国内市场吸引外资流入以及相关零部件的全球分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相应地,中国需要在科技、军事、金融、外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才能保证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格局有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