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论文 > 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未来取向——十九大报告蕴涵的金融元素
Home > Research > Paper > 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未来取向——十九大报告蕴涵的金融元素

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未来取向——十九大报告蕴涵的金融元素

作者Author:徐义国 2018-10-12 2018年10月12日
文章侧重于解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尤其是金融发展的部署和指向,围绕报告蕴涵的金融元素体现在“转型、创新、开放、安全”等方面的战略性指向,借鉴不同国家或经济体选择金融市场体系的实践经验,基于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特征,集中阐释了适应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中国金融市场体系未来取向。同时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原来服务于政府主导、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金融市场体系,势必进行相应转变,包括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协调基础性金融市场与创新改革、规范政府和国有企业行为、重点发展直接融资、提升监管水平及金融业双向开放等。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金融发展的战略取向定位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着眼于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现代金融的协同发展产业体系”,与推进改革开放的历次重大决议形成了高度一致的递进式发展思路。在具体方略上再次强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局面”“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可见,在以上的变革演进和新体系构建过程中,金融元素以“转型、创新、开放、安全”为战略指向,在“体制改革、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完善层次、全面开放、风险底线”等多个维度将肩负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和建设性的新时代使命。

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结构一直是以政府和银行主导的、以间接融资模式为主的体系结构,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缺乏足够的内生动力,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及我国经济结构性减速的新常态下,诸多“不平衡”和风险性因素日益凸显。只有最大限度地依靠金融市场体系高效率配置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功能,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才能为进一步的金融改革及对外开放提供稳定和高效的基础条件。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处理好基础性金融市场与改革开放的协同关系,推动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平衡发展的互补性竞争格局,以更高效率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和转型。在经济分权体制和垂直集中的官员治理模式下,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央政府难以有效约束地方官员的自利性投资偏好。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凭借强大的经济资源及其支配权,为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形成提供了先天租值和制度红利( 吴延兵,2017) 。

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结构正在从传统的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简单模式演进为银行与市场竞相发展的复杂金融市场体系。“影子银行”和“银行的影子”以罕见的增速和巨大的体量,正在日益渗透和替代正规银行体系的诸多核心功能。在这种复杂的金融市场体系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已经不再是本来的精准概念。在本文中,“间接融资”指非金融部门的储蓄(存款)通过银行部门的信用活动(信贷)“间接地”转化为非金融部门投资。在这种体系中,银行部门的资产负债占比呈显著优势,货币和信用是统一的。相对地,“直接融资”指非金融企业部门发行、居民部门购买的各种信用工具,如公司债券。在这种体系中,银行的存在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创造货币和提供流动性的核心功能是除了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只不过,这时的银行与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下有明显的功能差异:后者偏重于创造信用(货币形式),而前者的信用创造功能则部分或全部地体现为市场化的金融产品或服务。从金融市场体系的结构演化和市场效应观察,“影子银行”可以理解为“直接融资”的自然延伸,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市场主导的金融发展趋向;而“银行的影子”则反映了“间接融资”的进一步演化,在金融体系的变化上突显了银行主导的特征。

论文内容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