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已逾十年,美联储历次宣布实施和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举措,都为世界经济带来了较大震动。而今,面对美联储起伏不定的加息节奏和缩表步骤,全球各经济体都在积极应对其带来的影响。本文总结了美联储十年来执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三个阶段,并对我国政府各类预案措施和相关机制建设进行展望。
宏观杠杆率高和经济出现结构性扭曲是当前一些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二者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使用国际清算银行(BIS)、华尔街日报社与美国传统基金会等统计的全球35个国家1995~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面板logit等模型对宏观杠杆率、结构性扭曲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宏观杠杆率偏低时对经济自由度较为有利,但伴随着宏观杠杆率数值的...
本文借鉴后凯恩斯主义要素收入分配理论,将资本报酬划分为食利者利润和非食利者利润,在理论上拓展了对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和总需求关联机制的认识。在实证方面,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资金流量表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要素报酬与总需求的长期均衡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存在,中国的内需体系是工资领导型,即总收入中工资份额的上升有助于扩大内需。第二,考虑国外部门以后,...
中国实体经济增长放缓,以增长、价格和就业看总体平稳,但外部冲击引发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和监管部门的“竞争性监管”等叠加效应,导致了金融市场的普遍恐慌,反过来压制了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基础性特征发生了变化,城市化率达到60%,汇率、资本流动、资本市场、房地等资产价格波动影6响大于实体经济,因此金融稳定成为了经济稳定的前提。要稳定经济短期降杠杆到可持续水平,特别是要重视汇率政策参数的作用,同时要推动实体经济...
长期以来,由于特殊的体制性原因特别是由于政府隐性担保的存在,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在资金可得性和融资成本方面相较大型企业和国有经济而言一直处于劣势,形成某种二元融资结构的特征。进入 2018 年以来,前期金融去杠杆的滞后效应开始显现,由信用紧缩带来的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困境进一步突出,二元融资结构问题有进一步固化的趋势。在紧融资约束下,民营经济的违约风险上升,经营压力增大,亏损退出与被动加杠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