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周期及其相关理论

    全文Detail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有关国家政府和央行系统联手对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缓解了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剧,给经济复苏提供了宝贵的条件。然而前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并未得到根本消除,金融救助的副作用也在显现,期间形成的巨额债务负担正在侵蚀全球经济的活力和动力,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大量文献讨论过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本文结合中国经济2013年以来形成的债务型经济特征,剖析了金融周期基本规律及其相关影响...

    田晓林   2019年07月25日

    全文Detail >

    田晓林   2019年07月25日

  •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碳排放管制效率研究

    全文Detail >

    选择投入、产出变量构建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计算中国不同省份的碳排放管制效率,研究碳排放管制效率的区域差异。结果发现,中国碳排放管制效率整体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但区域差异性明显,东部地区的碳排放管制效率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低,东北区域则出现剧烈波动;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对中国碳排放管制效率存在显著影响,过度城市化会降低碳排放管制效率,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

    王增武   2019年06月01日

    全文Detail >

    王增武   2019年06月01日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一个逻辑框架

    全文Detail >

    本文以经济体系为核心概念,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方法,建立一个逻辑框架,阐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理论逻辑。主要结论如下:(1)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本质上是经济体系转换的过程,即从传统经济体系转换到现代化经济体系; 具体包括“四个转向”: 社会主要矛盾、资源配置方式、产业体系、增长阶段等方面的特征性变化。(2) 与“四个转向”相对应,现代化经济体系运转体现为“四个机制”,即社会主...

    汤铎铎   2019年04月22日

    全文Detail >

    汤铎铎   2019年04月22日

  • 金融去杠杆、竞争中性与政策转型 —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全文Detail >

    本轮经济增速放缓需要从两个视角分析,一个是短期视角,另一个是长期视角。短期看,经济增速放缓的主因是金融去杠杆,主渠道是房地产开发和基建投资下降,民营经济也遭受较大冲击。逆周期宏观调控是应对经济波动的正常操作,也是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正交性的检验和协调配合的探索,不能简单解读为“放水”或政策转向。扶持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可以看作在竞争中性原则确立之前的权宜之计,也有稳定预期的作用。长期看,我国宏观...

    汤铎铎   2019年04月15日

    全文Detail >

    汤铎铎   2019年04月15日

  • 实体经济债务究竟如何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理论机制和解释框架

    全文Detail >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高债务与金融体系高风险并存,实体经济高杠杆已成为当前我国宏观金融脆弱性的总根源。这背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实体经济债务究竟如何影响金融体系稳定?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分析了“金融不稳定假说”“债务—通货紧缩理论”“金融加速器理论”“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等经典理论,探析了实体经济的债务扩张、债务收缩、债务供给和债务需求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理论机制和具体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构建了一...

    朱太辉   2019年04月10日

    全文Detail >

    朱太辉   2019年04月10日

  • ««
  • «
  • …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