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研究评论 >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与启示
Home > Research > Research Comment >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与启示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与启示

作者Author:李育 肖柏高 刘凯 2020-06-04 2020年06月04日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了一定转向,但总体上,美元的主导地位并没有被撼动,欧元继续保持第二大国际货币的地位,人民币的地位有所提升但国际化水平仍然较低。由于美元的主导地位没有被根本削弱,其与多极化发展的世界经济极不匹配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在改善国际收支平衡和促进全球经济金融稳定发展方面依然做得不够。目前,一些积极因素正在发生变化,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度调整积聚力量。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而言,依然要适应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不能忽视美元储备的重要性,中短期内不宜与美国经济完全脱钩。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对外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都要以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稳定为前提,要增强经济韧性、防范重大系统性金融风险,欧元区的经验教训值得重视。同时循序渐进地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协调。

一、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币体系的转向

距离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已经过去十多年,世界经济还没有完全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国际货币体系存在诸多弊端,国际社会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改革也得到实行。然而,国际货币的使用有着很强的惯性,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将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虽然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但危机以来,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贸易计价和融资中所占比重,均远高于美国总产出占世界总产出的比重。但是,一些重要的局部性变化预示着美元的货币霸权开始减弱。例如,采取各种形式与美元“挂钩”的货币数量在过去十年间显著减少,人民币国际化持续稳步推进,IMF 特别提款权(SDR) 改革在G20的推动下得以实施,欧元区在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特别是特朗普政府提出“美国优先”的外交政策以来,世界各国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了加速“去美元化”进程,有意识地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伊朗宣布其石油交易的计价预结算不再使用美元,俄罗斯开始逐步在自然资源贸易中使用本币或欧元,欧洲则提出要建立独立于SWIFT 的国际结算体系。全球经济“去美元化”的趋势意味着,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其他货币在国际经济中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国际国币体系转向多极化的可能性日益增大。

然而,“去美元化”不会一蹴而就,人民币走向国际舞台也不会一帆风顺。在持续低迷的全球经济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国际货币体系将面临更多的冲击和挑战,多极化的货币体系也将面临更大的汇率波动和资本流动风险。为此,我国应如何积极地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笔者拟在梳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前两大货币——美元与欧元演进情况的基础上,以期为人民币下一步的国际化方向提供参考与建议。

......

研究评论全部内容请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