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论文 > 蓝皮书(9)|我国电影金融发展状况
Home > Research > Paper > 蓝皮书(9)|我国电影金融发展状况

蓝皮书(9)|我国电影金融发展状况

作者Author:张琦 2018-10-31 2018年10月31日
2017年,我国高度重视文化经济及文化金融领域的发展,颁布了多条重量级文化金融相关的政策文件,带动了电影与金融业相互促进、转型升级的新契机,同时也为电影产业投融资体系建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了拓展得空间。尽管电影与金融的结合模式日趋丰富,但目前仍存在需要不断磨合的状态。我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正在进入调整时期,资本进入需要审慎,资本的运作也需要更加科学和理性。

一、公司上市及再融资

根据互联网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影视行业大约有1100亿存在“市值蒸发”现象。由于近期市场监管日趋成熟,文娱上市公司再融资考核更加严格。“据统计,在2017年的文娱类上市公司中,只有慈文传媒和奥飞娱乐两家公司的定增方案获批,整体募资额不到2016年的30%。2017年IPO企业较2016年同期有所增加,据中国经济网统计,2017年我国IPO的文化企业达24家,其中选择在A股上市的21家,中国香港上市的有3家,较2016年有所增长。2016年整体IPO文化企业有15家,选择在A股上市的为11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有2家上市,此外,还有一家公司在纽约IPO上市。”[i]

2.jpg

3.jpg



图2.1

根据以上三板发展情况:“2017年挂牌新三板的影视公司总共有23家,2016年则有66家,相比降幅高达2/3。不仅如此,2017年新的挂牌公司实力也逊色不少。2016年有唐人影视、和力辰光、大地院线、长江文化、中汇影视等多家比较知名的影视公司相继登上新三板,而2017年上板公司中效益较好地只有越界影业、今世界、华海影业等三家影视公司。横向比较2017年全国新三板挂牌的公司总数为11630家,比2016年底增加了1467家,增长幅度为14.43%,”[ii]回顾2016年挂牌公司总数几乎翻倍的涨幅,可以看出2017年总体走向低迷,而影视公司上板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不但挂牌公司总数呈下降趋势,而且公司效益亦为堪忧。

截止到2017年12月13日,国内企业有92家完成再融资,总共融资规模达到11342亿元。与2016年相比,缩减了5832亿的融资规模,幅度缩减至1/3;再融资企业的数量也缩减了300家。

4.jpg


图2.2

二、债券融资

随着2017年金融监管政策的调整,再融资形式被暂停使用,文化娱乐公司开始选择发行公司债券进行融资。与定增募资相比较,债券融资具有审批通过相对容易,不会稀释现有股东股权的优点。2017开始,光线传媒、华谊兄弟,以及新文化、骅威文化、当代东方、慈文传媒、唐德影视、当代明诚、大晟文化等影视公司相继宣布发行公司债券。

自2015年开始光线传媒获准公开发行公司债不超过20亿元,截止到2017年7月,首期发行的光线传媒公司债已经达到10亿,票面利率为3.50%。接下来,光线传媒还将继续发债融资10个亿。光线传媒在2018年的投拍计划中,计划投拍制作高成本影片10部、中小成本影片20部、电视剧及网络剧6部,计划投入约26.80亿人民币的流动资金,同时公司计划对于优质IP资源的储备还将投入约3亿元。而已完成9.3亿定增募资的慈文传媒,2017年4月底将以公开和非公开两种方式宣布发债,分别募资不超过5亿元和10亿元,资金将用于《爵迹》、《沙海》、《寻找爱情的邹小姐》等IP剧集的制作。

当然,上市公司发债融资同债券市场的行情走向息息相关,也存在相应的金融风险,不景气的债市会增大发行的难度,拉长利润回收时间。同时也会给公司带来不小的利息支出。目前,发行可转换债券也成为A股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融资方式。目前A股上市的三七互娱、湖北广电、利欧股份、平治信息等几家公司,都在大力推进发行可转换债券,这种模式未来也可期待。

三、投资基金

2017年,红杉、腾讯、IDG等多家公司相继在文娱领域进行投资:而在文娱一级市场投资频次最高的公司是腾讯,全年投资38次。除此之外,阿里在大面积布局文娱领域。但如果从文娱投资金额上计算,2017年的排名第一的投资机构应该是红杉资本,红杉去年在文娱领域投资金额将近100亿,它通过今日头条、爱奇艺等多笔大额投资,进一步巩固在文化娱乐领域的优势地位;相比之下,经纬中国2017年在文化娱乐领域的投入相对谨慎,从金额上看,几乎跌出2017年文娱投资前十。

更值得关注现象,是各家机构投资关注的细分赛道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尤其是传媒领域正在成为各家投资机构的重要投资对象。在2017年腾讯38次投资中,有15次投给传媒领域,IDG、真格基金、华人文化等投资机构,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的投资。以文娱产业的大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为背景的新基金的不断增加,成为2017年投资基金的新现象。2017上半年,猫眼与辰海资本合作,共同成立“妙基金”;两点十分公司则与峰瑞资本合作成立武汉互娱基金;中信聚信携手磨铁集团,设立了文娱产业发展基金。此外,还有上市公司成立的文化产业基金。2017年9月,东方网络发公告,公司将与金葵花资本共同发起设立文化娱乐产业基金,初步确定为50亿元,分期多次募集。不少上市公司在并购时,并不是通过上市公司主体,而是通过产业并购基金的方式去投资。这种“资本+产业”的投资方式,相对而言更加灵活。未来这种模式可能会继续加速整个文娱行业的整合。

四、电影信托产品

自从2012年以来,随着“一壹影视(一期)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设立,这是最早的国内电影信托产品。从此以后,电影信托开始新产品的不断开发。2014年,设立了由影视艺术品投资基金结构化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成立的五矿信托。该产品形式灵活,结构优化设计。同期,中信信托与百度、中影集团联合开发作为影视文化产业金融平台的“百发有戏”,其运用“消费众筹+电影+信托”的理念,提供了资金平台,募集超过1800万元的资金,成为该产品的首个落地实现的项目。2015年,“星美国际影商城”被中信信托、百度、星美联合推出,该项目作为影院消费众筹产品,形成跨越影院和互联网相关消费权的消费平台。而用于星美影城建设的资金将有中信信托进行监管。

电影信托产品需要有配套风险控制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股权质押、电视剧版权质押、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担保以及结构化设计等。

2017年,中粮信托、万向信托等4家公司发行了多款影视投资信托产品。不同的信托产品针对不同性质的影视公司,比如直接投向影视制作公司,亦有用于投向并购包含多家院线的综合影视公司。例如,中航信托发行的“天启【2017】225号中影并购基金”,这项资金主要作为认购共青城腾轩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LP份额。

五、创投平台

近年来,电影项目创投平台正逐步走向成熟,2017年全国有5家较为知名的有影响力的创投会(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HAF)、金马创投会(FPP)、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创投会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会、北京国际电影节创投会),共入围电影项目123个;2017年,有4部国产影片获得创投支持并在电影市场发行。其中,影片《指甲刀人魔》入选2014年HAF电影计划、影片《爱情冻住了》于2012年入选金马创投会、影片《上海王》2007年入选金马创投会并获得贰等奖、影片《暴雪将至》入选2015年第九届FIRST影展创投会,四部影片作为创投平台的优秀特色项目,开启了创投平台推向市场的前景。

目前,电影创投平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创投会提供给青年电影人优渥的资源。在创投会上,青年电影人可以与众多行业内优秀电影人深入交流,向影视公司或是投资人推荐自己的项目。其次,创投会带给影视企业、投资人的便利。从创投会中脱颖而出的项目都是经过精心挑选有质量保障的优秀项目,适合影视企业或者投资人从中发掘有潜力的新人进行培养。

由于创投平台并不十分成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国内创投平台目前偏爱的影片多是中低成本文艺片,影片类型较有局限,不适合多类型多风格影片的发展;其次,国内有影响力的创投平台数量少,投入创投平台的各项目间竞争激烈;第三,入围创投会的作品,在后续的开发中依旧困难重重,只有很少的项目最终能拍摄完成投入市场;第四,创投平台目前多数只是专注于做平台,未能形成电影项目孵化制作的上下游全产业链。

未来创投平台应不止于做一个平台,加快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建设,真正自主孵化和制作出影视项目是下一步创投平台发展的关键;同时,加快推进国内创投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升国内有影响力的创投平台数量,扩大创投平台市场规模;扩展创投平台入围作品的类型、风格的选择,让平台项目更多元化也是未来创投平台发展的重要环节。

六、“合纵连横”电影投资主要模式

当前的国产影片投资模式,出现了“多家出品方风险分担、资源共享,上市公司资源优先,网络平台与窗口同时售票”的电影市场现象,这一现象在春节档期会尤为明显。2017年春节档国产影片《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祖宗十九代》、《熊出没•变形记》都为多家公司联合出品。影片《红海行动》更是有28家公司联合出品,《女儿国》27家公司联合出品。

除了传统的影视制作公司,多家互联网平台和影院也参与影片的制片和发行。“淘票票影视”网参与了《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西游记女儿国》三部电影的制作和发行,“猫眼”网也参与投资了《熊出没•变形记》和《捉妖记2》。大地时代、金逸影业、保利影业、幸福蓝海等多家影院参与合作电影制片,成为2017年国产电影市场的重点现象。不同行业资本注入电影市场,追逐利润的同时带来“流量明星”火热宣传化、电影内容世俗化、叙事结构松散化等创作方面的不足出现。如何在不同行业资本共同参与电影市场的情形下,在电影创作源头进行金融包容性渗透与倾斜,规范电影金融的运作,做好资本与内容本体的结合才是发展的关键。

七、国有银行文创信贷业务

近年来,不断有国有金融机构推出资金政策支持优秀影片创作。北京银行在影片《战狼2》的前期制作与后期发行过程中,均提供了大力支持。北京银行为《战狼2》的出品方和发行方累计提供贷款支持超过10亿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末,北京银行文化金融贷款余额539亿元,累计发放超过1500亿元贷款,支持实现长足发展的超5000余户文创企业。在北京地区国有银行中,北京银行为首都文创企业累计投放贷款和市场份额,保持了连续9年第一。在《战狼2》这部影片中,北京银行采用的是“信用+追加股权质押+锁定《战狼2》票房回款”模式,为出品方提供了综合授信8000万元,用于影片前期的拍摄和制作。《战狼2》由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启泰远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提供保底发行8亿元,其中,北京银行早在2001年与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已累计提供文创7500万元贷款。2017年4月初,北京银行与北京启泰远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支持,提供了3500万元贷款,用于支持《战狼2》的宣传发行。

北京银行近年围绕文创特色支行发展,不仅仅是《战狼2》,同期上映的影片《建军大业》的制作方博纳影业,也是北京银行形成长期合作的电影公司。早在2008年,保利博纳公司与北京银行签署了首轮战略合作协议,在之后的十年中,北京银行为博纳影业提供了《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龙门飞甲》、《楚汉传奇》、《窃听风云》,电视剧《十月围城》等多部影视作品的金融支持。北京银行成为保利博纳公司从总资产不足百万元发展到囊括制作、发行、院线覆盖整条产业链的行业龙头企业的支持者和见证人。作为国内最早介入文化产业的国有金融机构之一,北京银行从金融政策和金融服务方面,相继支持了博纳影业、光线传媒、万达文化、新丽传媒、山东影视、微影时代、凯撒国旅、耀莱院线的发展。

2017年10月14日,北京银行宣布文创金融事业总部成立,在此次发布会上,北京银行同时宣布成立了两家文创专营支行并发布了行业类第一个IP产业链文化金融服务方案“文化IP通”。项目主要包括融资通、投资通、服务通三大系列。“IP服务通”则着眼于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合作开发,带动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北京银行“文化IP通”体现了银行从传统的“融资”向“融资”+“融智”的转变。

作为国有银行,又是首都金融行业的发展代表,北京银行在深入市场调研、创新发展理念、完善文化金融发展手段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并旨在完善形成一套可行的,有效解决有形担保的电影金融支持机制。北京银行在创新金融体系中走在了行业发展的前列,亲自参与到首都电影金融的财税收入体系中,开拓金融纽带,为首都电影发展搭建良性发展的桥梁。

 

[i]资本江湖热点频频,2018最可能上市文娱企业,谁将成最大赢家?_搜狐财经_搜狐网

http://www.sohu.com/a/219916073_824915

[ii]《2017年挂牌新三板影视公司骤降2/3 耀客传媒、新媒诚品等逃离》,2018.1.18,娱乐资本论,杨柳青

[iii]《2017仅两例再融资获批,文娱上市公司为何遭遇融资难?》2017-12-21,创事记,娱乐资本论


侯光明,系北京电影学院理事长/教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创始成员

张琦,系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特邀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