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朱太辉

特聘研究员

朱太辉  消费金融研究中心 特聘研究员

201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全国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获得者,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

工作经历

2019.09至今,京东数科研究院/京东集团经济发展研究院,高级总监/副院长

2012.07-2019.09,中国银监会/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政策研究/《金融监管研究》编辑部负责人

2011.02-2012.0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兼职)

出版著作

1.沈建光、朱太辉、张彧通,《金融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中国金融出版社,2022年。

2.朱太辉、刘南希、赵伟欣,《从小微金融到普惠银行:地方性银行是如何做到的?》(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2年。

3.朱太辉、颜慧、张泽一,《货币从哪里来?》(译),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

4.朱太辉,《货币信贷内生扩张及其经济效应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年。

5.朱太辉,《债务、风险与监管——实体经济债务变化与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

6.魏加宁、朱太辉、赵伟欣,《“十三五”时期经济风险评估:方法、结论与对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年。

主要论文(2010年以来)

1、金融科技与金融数字化

1) 朱太辉、张彧通,小微金融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研究——基于美国的经验启示,《国际金融》,2021年第12期。

2) 朱太辉、张彧通,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如何高质量推进?——基于内外联动框架的研究,《金融与经济》,2022年第6期。

3) 朱太辉、张彧通,金融数字化的运行模式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22年第5期。

4) 朱太辉、张彧通,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振兴研究——兼论“双链联动”模式创新,《南方金融》,2022年第4期。

5) 朱太辉、张彧通,金融数字化的发展逻辑,《中国金融》,2021年第22期。

6) 朱太辉、张彧通,农村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研究,《金融监管研究》,2021年第4期。

7) 朱太辉、张夏明,中台模式加速银行敏捷化转型,《中国农村金融》,2020年第10期。

8) 朱太辉,金融科技破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困局,《金融理论探索》,2020年第8期。

9) 沈建光、朱太辉张彧通Big Tech与金融数字化变革,《当代金融家》,2020年第6期。

10)    沈建光、朱太辉金融数字化进阶之路,《中国银行业》,2020年第5期。

11)    朱太辉、张皓星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机制及潜在影响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20年第5期。

12)    朱太辉、马晓,金融科技企业如何在开放金融中创新发展,《银行家》,2020年第3期。

13)    朱太辉,智能金融发展的潜在风险与监管应对研究,《国际金融》,2020年第2期。

14)    朱太辉,我国Fintech发展演进的宏观分析框架,《金融监管研究》,2018年第1期。

15)    朱太辉、陈璐,Fintech的潜在风险与监管应对研究,《金融监管研究》,2016年第7期。

2、征信与助贷业务

1) 朱太辉、龚谨、张彧通,助贷业务的监管框架和转型方向研究,《金融与经济》,2021年第12期。

2) 朱太辉、张彧通,美国助贷业务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演变,《国际金融》,2021年第12期。

3) 朱太辉、张彧通,美国征信监管与助贷业务发展研究,《国际金融》,2021年第5期。

4) 朱太辉龚谨助贷业务监管演进的逻辑与建议,《中国银行业》,2020年第3期。

5) 朱太辉张彧通张夏明龚谨,助贷业务的主要争论和解决方案研究,《金融与经济》,2020年第2期。

6) 朱太辉龚谨张夏明助贷业务运作模式、潜在风险和监管演变研究,《金融监管研究》,2019年第11期。 

3、监管沙盒与监管科技

1) 朱太辉,“监管沙箱”的发展成效和未来演进,《中国银行业》,2022年第3期。

2) 中国“监管沙盒”的优化演进,《金融时报》2020年10月12日版。

3) 朱太辉、张夏明,我国金融行业沙盒的设计与实施,《审计观察》,2020年第11期。

4) 朱太辉、张夏明,监管沙盒设施和实施的国际经验,《金融博览》,2020年第4期。

5) 朱太辉、张夏明,“监管沙盒”的国际借鉴和中国实践,《金融时报》,2019年12月30日版。

6) 朱太辉,以监管沙盒破解监管困局,《中国金融》,2018年第13期。

4、数据要素和数字经济

1) 沈建光、朱太辉、张彧通,以价值导向畅通数据交易流转,《数据》,2022年第8期。

2) 朱太辉、龚谨,数字经济的作用机制与发展路径,《金融博览》,2022年第4期。

3) 朱太辉、龚谨,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内涵与路径,《清华金融评论》,2022年第2期。

4) 朱太辉、林思涵、张晓晨,数字经济时代平台企业如何促进共同富裕,《金融经济学研究》,2022年第1期。

5) 朱太辉,以市场化机制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金融与经济》,2021年第7期。

6) 沈建光、朱太辉、张晓晨,全面释放数字经济动力,《清华金融评论》,2021年第5期。

5、债务、风险与监管

1) 李波、朱太辉,债务杠杆、财务脆弱性与家庭异质性消费行为,《金融研究》,2022年第3期。

2) 王磊、朱太辉,系统性预期错误与民间借贷危机,《金融评论》,2020年第12期。

3) 李波,朱太辉,债务杠杆、金融素养与家庭金融脆弱性——来自微观家庭数据CFPS的经验证据,《国际金融研究》,2020年第7期。

4) 李彤玥、朱太辉,如何重塑金融韧性?——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分析框架,《金融监管研究》,2019年第3期。

5) 朱太辉,实体经济债务究竟如何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理论机制和解释框架,《金融评论》,2019年第2期。

6) 朱太辉边卫红,如何从根源上改进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基于实体经济债务视角的研究,《金融评论》,2018年第5期。

7) 朱太辉,我国实体经济债务:演变、风险与治理,《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

8) 朱太辉、张晓朴,金融危机的人口—信贷—房价模型,《金融评论》,2015年第5期。

9) 魏加宁朱太辉我国中长期经济风险:一个新的评估框架,《金融监管研究》,2015年第6期。

10)    张晓朴、朱太辉,当前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反思,《新金融》,2013年第1期。

11)    魏加宁、宁静、朱太辉我国政府性债务的测算框架和风险评估研究,《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第11期。

6、金融发展与改革

1) 李波、朱太辉,银行价格竞争、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基于“中介因果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20年第7期。

2) 朱太辉,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根源和应对研究——一个系统分析框架,《金融与经济》,2019年第1期。

3) 朱太辉、黄海晶,中国金融周期:指标、方法和实证,《金融研究》,2018年第12期。

4) 朱太辉、魏加宁刘南希赵伟欣,如何协调推进稳增长和去杠杆?——基于资金配置结构的视角,《管理世界》,2018年第9期。

5) 王磊、朱太辉,存贷利差与利率市场化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金融评论》,2016年第6期。

6) 冯柏、朱太辉,金融市场化改革路径: 稳定与效率的跨期均衡,《国际经济评论》,2016年第5期。

7) 张晓朴,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第4期。

8) 朱太辉魏加宁我国地方债发行的金融学理论基础,《财政研究》,2012年第5期 

7、货币内生与货币政策

1) Lei Wang , Taihui Zhu,populatoin aging and money demand,《Economics Letters》,June 2021.

2) Lei Wang , Taihui Zhu,The Myth of China's Monetization,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16 Aug 2017。

3) 王磊、朱太辉,高货币化率的非货币化解释,《国际金融研究》,2016年第12期。

4) 虞云、朱太辉,货币的内生性及其影响,《中国金融》,2020年第4期。

5) 李威、朱太辉,基于DSGE模型的货币供给内生性研究——兼对非常规货币政策效果的解释,《国际金融研究》,2018年第2期。

6) 朱太辉,货币供给的内/外生争论:起源、演进和迷局,《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第2期。

7) 朱太辉,货币供给的内外生争论迷局,《金融评论》,2013年第5期。

8) 朱太辉,信贷内生扩张下逆周期资本监管效力的初步研究,《金融监管研究》,2012年第5期。

9) 朱太辉,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国金融》,2019年第9期(卷首语)。

10)    朱太辉,美元环流、全球经济结构失衡和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