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周报】金融风险周报 2025年第41期
一、持续注入流动性 央行开展1.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节后首个工作日,央行开展十月首次买断式逆回购。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0月9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数据显示,10月将有8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这也意味着10月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加量续做3000亿元。市场分析普遍认为,此举旨在应对资金面收紧压力,稳定市场预期。综合来看,10月政府债券还会进行较大规模发行;9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宣布,当前正在加快推进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关工作,预计接下来会较大幅度拉动配套贷款投放。(经济参考报)
二、金融监管升级 整治非法“校园贷”乱象
近年来,非法“校园贷”借助数字平台不断变换马甲,以“培训贷”“美容贷”“回租贷”“刷单贷”等名目渗入校园,其“无抵押、低利息、秒到账”的诱人话术,瞄准了消费意愿强烈但金融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学生群体。许多学生在缺乏足够金融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情况下,轻信贷款平台,最终陷入高额息费、暴力催收甚至隐私泄露的困境,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为了遏制这一问题,国家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业内称“助贷新规”),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要求商业银行实行总行集中管理与合作机构“名单制”(白名单)管理,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各地监管部门密集发布消费者风险提示,披露非法“校园贷”等常见伪装;各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对金融“黑灰产”开展联合打击,构建全面的金融防护网,推动网贷市场从无序扩张走向合规发展。(中国城市报)
三、保险业首例债券违约 天安财险发布公告
9月30日,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安财险”)发布关于公告显示,公司2015年资本补充债券(简称“15天安财险”)应于2025年9月30日到期兑付,本期债券预计无法还本付息。天安财险在公告中称,根据资本补充债券发行公告,公司只有在确保偿还本息后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且有能力清偿其他负债的本金和利息的前提下才能偿付本期债券本息。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不能确保在偿付本期债券本息后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且有能力清偿其他负债的本金和利息,因此公司无法向本期债券持有人就本期债券还本付息。公告显示,公司已与本期债券的债券持有人开展积极沟通,全力配合债券持有人的相关诉求,后续将在公司的风险处置工作中对本期债券统筹安排、处理。(证券时报)
四、北京银行被罚530万 涉违规办理票据业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张罚单,剑指北京银行及相关责任人。罚单显示,北京银行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为: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金融投资业务减值准备计提不充足,违规办理票据业务,贷款数据不准确,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不规范,法人商用房按揭贷款贷前调查不到位,违规为土地储备项目融资。徐某、王某对上述相关事项负有责任。针对上述违法违规行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金融监管局对北京银行罚款合计530万元;对徐某、王某分别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财联社)
五、违规炒股 1人被罚没1.59亿 5年市场禁入
近日,证监会连续披露四则行政处罚决定,均跟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有关。其中,展某通过他人违规投资交易多个公司股票6年多,被罚没1.59亿元,同时被罚市场禁入5年;金某平违规买卖股票16年,被罚没1001万元。其余两位当事人则分别被罚没32.67万元和52.50万元。从现有案例来看,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多是被以责令依法处理股票(如仍持有)、没收违法所得和罚款为主。近年,同时被处以市场禁入处罚的案例多是当事人违法情节严重,案涉时间长,且多为管理层。上述4人案涉时间均跨越新旧《证券法》。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峰对券商中国记者提到,由于罚款金额不根据违法所得,因此对这4人的实际处罚力度和处罚金额可能已经涵盖了此前的违法行为范围。(证券时报网)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