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周报】金融风险周报 2025年第37期
Home > SeriesReport > 【周报】金融风险周报 2025年第37期

【周报】金融风险周报 2025年第37期

2025年09月22日

一、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 构建金融数据融合应用新范式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七届中国金融科技论坛于2025年9月10日-11日在北京举行。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总经理范贵甫出席并演讲。风控中心根据建设方案要求,明确了机构发展的“一个定位”和“两项职能”。“一个定位”是“国家级专业化的金融科技风险防控基础设施”建设定位;“两项职能”一是为金融管理部门开展金融科技监管工作提供支撑,增强金融科技监管的专业性、穿透性和数字化水平,,二是为金融机构做好金融科技风险防控提供支持,构建金融科技风险联防联控体系,输出数智化风控产品及服务,个性高危风险进行一对一风险提示,行业共性高危风险将发布风险预警。未来的建设规划采用“三步走”策略,一是开展跨机构数据融合应用,二是风控中心作为金融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运营方将联合数据提供方、数据使用方、数据服务方共同建设金融行业的数据流通与融合应用,三是“总对总”对接跨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推动金融与相关行业数据资源有序共享。(新浪财经)

二、超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升级 新规明确压实责任

9月5日,财政部公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相关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下称《规定》),规范了专项债项目单位会计核算,从而加强专项债还本付息资金管理及项目资产管理,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益。该《规定》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所谓专项债,是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或专项收入作为还本付息资金来源的政府债券。专项债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政策工具,近些年专项债发行规模快速攀升,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高达4.4万亿元。此次《规定》正是通过完善专项债会计处理,来推动项目单位规范使用专项债券资金、合理预期财务风险,并通过提交专项债项目投资表及资金还款情况表,为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加强专项债券项目、资金、资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上述《规定》分别明确了专项债行政事业类项目单位和企业类项目单位的账务处理具体规定,以真实反映项目单位的财务状况,压实管理责任。(财联社)

三、上市银行地产风险持续出清 零售贷款不良压力上升

202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仍保持优秀水平。记者据A股42家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报数据,梳理各银行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风险管理指标发现,上半年多数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稳健向好,仅有7家银行不良率较年初有小幅反弹,其余35家均保持资产质量平稳或优化。值得注意的是,上市银行普遍加大不良资产拨备计提,导致近七成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下滑。日前,多家上市银行高管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回应银行资产质量话题,这些高管提及风险管理有两大趋势:一方面,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的风险得到持续出清;另一方面零售领域如个人经营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资产质量承受压力,不良率有所上升。(证券时报)

四、金融监管部门开出今年以来金额最大罚单

9月5日下午,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披露多条行政处罚信息,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建信投资三家金融机构受到行政处罚,工商银行原职员李某、易某彬2人均遭到禁业处罚。其中,华夏银行因相关贷款、票据、同业业务管理存在多项违规,遭监管罚款8725万元,这也是2025年至今开出的金额最大的金融业罚单。记者从华夏银行获悉,该罚单系金融监管总局2023年对该行开展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之后,开出的行政处罚的决定书。华夏银行回应称,对于监管部门的处罚决定,该行诚恳接受;对于监管处罚问题,该行高度重视,将分析问题成因、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问责。(券商中国)

五、票交所披露最新承兑人逾期名单

近日,上海票据交易所披露最新《承兑人逾期名单》。2025年3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发生3次以上票据逾期,且月末有逾期余额或当月有票据逾期行为发生的承兑人数量为815家。这一逾期企业数量环比上月的991家有所减少,同时刷新了近一年以来的最低值。A股上市公司方面,财闻据快查、同花顺iFinD数据不完全统计,7月新出现在《承兑人逾期名单》中的公司,涉及A股公司的有13家,截至8月末仍有余额的有两家,分别为ST合纵的子公司北京合纵实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截至8月末有逾期余额122.55万元;以及亚士创能的子公司亚士创能新材料(滁州)有限公司,截至8月末有逾期余额20.06万元。(同花顺财经)